兔螨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6-01-27赵颖
赵颖
(辽宁省北镇市畜产品安全监察所121300)
兔螨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赵颖
(辽宁省北镇市畜产品安全监察所121300)
兔螨虫病是由痒螨科和疥螨科的各种螨虫寄生于兔皮肤内和体表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它的特征是剧痒、脱毛、结痂,高度接触传染。本病传播迅速,尤以冬季兔舍阴暗潮湿,蔓延很快,发病率可高达40%以上,可引起患兔的死亡。本病分布广泛,对养兔业危害极大。
1 引起兔螨虫病的螨虫种类
引起兔螨虫病的螨虫种类包括疥螨科和痒螨科的各种螨虫。兔疥螨病通常是由两种病原体引起,即疥螨科疥螨属的兔疥螨和背肛螨属的兔背肛螨;兔痒螨病通常也是由两种病原体所引起,即痒螨科痒螨属的兔痒螨和足螨属的兔足螨。
2 螨虫的生活史特点
2.1 兔疥螨的生活史
兔疥螨和兔背肛螨发育相似,螨虫咬破表皮钻到皮下发掘隧道,吞食组织细胞和体液。雌雄交配合产卵(一个雌虫可产卵20~40个),经3~7天孵出幼虫,幼虫进一步发育蜕化为若虫,若虫再蜕皮发育为成虫。全部发育期为14~21天。雄虫生存期35~42天,雌虫产卵后生存21~35天。
2.2 兔痒螨的生活史
兔痒螨和兔足螨的发育相似,螨虫寄生于皮肤表面,雌雄螨交配后产卵 (一个雌螨产卵约60个),卵多产在长毛的深密处,卵经3~6天孵出幼虫,又经2~3天变为若虫,再经5~6天发育为成虫,全部发育时间为17~20天。
3 螨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各种螨虫的都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本病的感染方式主要为接触传染。健康兔和病兔在舍内,运动场等处互相接触,造成感染。此外,通过兔笼等用具、工作人员的衣物和手等也可传染。
(2)冬季为螨虫病的高度发期,尤其是在潮湿、狭窄的兔舍中密集饲养时更易感染,到了春末夏初,由于兔体换毛,体表受阳光充足照射,形成了干燥的环境,螨虫病相对发病较轻,此时患部长出新毛,但病原体仍存在,到秋冬季节往往复发。
(3)瘦弱和幼龄兔容易发病;突然更换饲料时容易发病。
4 螨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4.1 兔疥螨的主要临床症状
先从嘴、鼻孔周围和脚爪部发病。异常发痒,病兔不停用嘴啃咬脚部,用脚抓嘴、鼻孔等处解痒。严重发痒时,病兔有前后脚抓地等特殊动作,患部常有结节形成,互相粘连结痂,使患部变硬。造成采食困难,脚爪上出现灰白色痂皮块。
4.2 兔痒螨的主要临床症状
兔痒螨和兔足螨都寄生在兔的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可见病兔摇头,或用后脚抓搔头部和耳,有时随着自伤可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病初在耳内出现干的灰白色以至黄褐色的渗出物并形成痂皮。随着病情的发展,痂皮变成干燥的糠麸样物质,有时堵塞耳道。耳变重下垂。从耳中发出难闻的气味。有时能蔓延到筛骨及脑部,引起癫痫症状。
5 诊断
根据明显的症状和发病季节等,便可初步确诊。最后根据实验室检出病原体后确诊,实验室检查采取患部皮肤病料,检查有无虫体。
6 防治
兔各种螨虫病的防治方法相似,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6.1 治疗
6.1.1 局部药物涂擦治疗
适用于病兔数量少、患部面积小和寒冷的季节。涂擦药物前,为使药物能和虫体充分接触,必须将患部及其周围处的被毛剪掉,并用温肥皂水彻底刷洗,除去痂皮和污物,然后用来苏儿刷洗一次,擦干后涂药。可用5%的敌百虫水溶液,配方是:来苏儿5份溶于100份温水中,再加入5份敌百虫即可,涂擦患部。
6.1.2 药物注射治疗
适用于病兔数量较多、患部面积大或全身感染发病,选用依维菌素皮下注射,按每千克体重0.2毫克颈部皮下注射。
6.1.3 喷洒药浴治疗
主要适用病畜数量多和温暖季节,此方法既能预防,又能治疗。可选用下列药物:0.025~0.03%林丹乳油水乳剂;0.05%辛硫磷乳油水剂;0.05%蝇毒磷水乳剂等,在药浴前应先做小群安全试验。
以上各种治疗方法中,均需要在第8或9天再治疗一次,同时要采取药物喷洒的方法对笼舍、地面和饲养用具等进行彻底杀虫。
6.2 预防
兔舍要保持干燥、透光,通风良好。饲养密度不要过大。兔舍要经常清扫,定期消毒。
经常观察兔群中有无发痒和掉毛现象,发现可疑病兔,要及时进行隔离饲养和治疗,以免互相传染。
外引兔要隔离观察一周以上,确定无螨虫感染后再进舍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