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脑脊髓炎临床特点及预防控制

2016-01-27韦秋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里雍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45101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脊髓炎致死率种蛋

韦秋兰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里雍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45101)

鸡脑脊髓炎临床特点及预防控制

韦秋兰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里雍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45101)

鸡脑脊髓炎是由 “禽脑脊髓炎病毒”侵损中枢神经系统而引发的一种表现典型神经症状的病毒性、高危害性禽病,易感群包括鸡、火鸡、雉鸡、鹌鹑等,其中以低龄雏鸡病死率最高、危害性最大。规模化养鸡应结合本病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临症特点采取准确诊断,果断处置阳性鸡,长期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从种鸡净化、健康鸡群组建等重点环节入手,加强源头控制,最大化降低本病感染风险,以保障当前养殖效益。

鸡脑脊髓炎;嗜神经性强毒株;流行病学特点;症状特点;预防控制

1 病原学特点

鸡脑脊髓炎 (AE)的致病原为禽脑脊髓炎病毒 (AEV),属微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粒子直径约为24~32nm。AEV的主要特点有:

1.1 生化抵抗力较强

AEV对氯仿、酸、乙醚等常用消毒剂有相当的抵抗力,对胰酶、胃酶、去氧核酸酶、去氧胆酸盐也有一定抵抗力,中、低强度的日光 (紫外线)照射短时间内不易致其灭活,室温条件、存在于有机物 (粪便、潮湿垫料等)载体内,则可长期存活。

1.2 对中枢神经组织具有高度亲和性

AEV是肠道病毒中高度嗜神经性强毒株,因而本病的确诊病例脑组织中可分离到多量该病毒,发病个体普遍表现典型神经症状。另外,AEV在神经胶质细胞、鸡胚肾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胰细胞中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1.3 毒株毒力及感染性较强

AEV分离毒株需在鸡胚内连续传代后才能引起病理变化,临床上AEV适应鸡胚后,5~6日龄鸡胚经卵黄囊接种经10~12d增殖达到致死量,未致死的鸡胚孵化出壳后10~14日龄出现典型神经症状 (震颤),刚孵化的雏鸡自然感染多于5~7d后出现明显症状,20日龄以内雏鸡感染发病后多为预后不良。

2 流行病学特点

(1)本病主要感染家养鸡、火鸡、雉鸡、鹌鹑,以1~20日龄雏鸡发病症状最具典型性。其中,低龄雏鸡出现典型症状时多为预后不良,致死率高达90%以上;成年鸡群有一定抵抗力,耐过后生长发育减缓或中止,机体逐渐消瘦、免疫力低下;产蛋鸡发病后产蛋量及孵化率下降10~20%,带病个体所产的蛋孵化出的雏鸡多于一周后发病及死亡,综合繁殖性能、生产性能明显下降。因此,本病会造成疫病防治投入费用过高、养殖效益严重打折扣。

(2)本病致病原 (AEV)主要在肠道内增殖,经消化道传播,种鸡可将本病传染给雏鸡 (垂直传播),也可通过群内接触到传染源而构成水平传播;带病鸡排泄物污染环境,特别是污染饮食源,可造成循环再传染;垂直传播是本病主要的传播方式,产蛋鸡感染3周内所产的蛋即带有病毒。

(3)本病在易感群中传播极为迅速,属于一种较强的免疫抑制性病种,常与其他鸡的常见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结果,特别是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鸡传喉等重大疫病区、新疫区雏鸡发病率、致死率高达70%以上,老疫区的一般发病及致死率相对下降,约20~50%,成年鸡群感染后死亡率一般不高,但产蛋母鸡产蛋量明显下降 (20~40%)。

(4)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呈常年发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随群内易感鸡多少、毒株的毒力强弱、发病鸡日龄大小不同等有一定差异;病史区、病史场、新疫区发病率最高;生物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养殖环境污染严重、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的规模鸡场极易发病;即时发病个体、病死个体撤离不及时,包括发病舍内粪污、垫料等无害化处置不到位,用具消毒处置不严等,均可造成本病进一步扩散蔓延。

3 症状及剖解病理特点

本病经种蛋垂直传播感染的,雏鸡的潜伏期很短,约1~3d;健康种蛋孵化的雏鸡后天感染的,潜伏期约7~15d,经1~3d在群内迅速蔓延,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发病鸡主要表现为神情呆滞、双眼发直,头颈部震颤,行走时步态不稳(运动失调),普遍出现共济失调症状;部分病鸡脚趾卷曲、逐渐干枯,双翅下垂、羽毛松散,呈角弓反张状,重症病例肢体麻痹、瘫痪、侧卧不起,全身运动器官麻痹、消化机能减弱,最终产生严重的营养不良,期间易继发或并发其他感染,最终衰竭致死。

剖解本病典型致死病例 (7~20日龄以内雏鸡),可见脑部轻度或中度充血,偶见透明状脑水肿,肌胃内壁散在分布灰白色坏死灶,后肢关节炎性病变。组织学病变症见非化脓性脑脊髓炎症,内脏重点器官淋巴细胞显著增生,以肌胃、腺胃、胰腺最为明显;重点病变部位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和部分内脏器官,这点具有诊断学意义。

4 鉴别诊断要点

本病以症状鉴别作出初步诊断,一般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和上述典型症状特点,即可作出初步诊断。其中,高度易感群 (20日龄以内雏鸡)出生后陆续出现饮食欲不良、肢体麻痹瘫痪、运动失调、头颈部震颤和批量死亡等情况,应首先认定为本病。鉴于科学的严谨性,进一步确诊本病应进行实验室诊断方法,临床上常采用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鉴定、间接免疫荧光和被动血凝抑制试验等。

5 预防控制

5.1 防控原则

本病为高危害性病毒病,自繁自养的规模化鸡场一旦传入本病,将留下长期疫病安全隐患,难以实现自场净化控制,具有很高的死淘率,难以达到预期的养殖效益,且目前针对本病发病鸡尚无有效对症治疗药物,因此必须坚持 “以防为主”的原则,树立起本病 “可防不可医”的理念。规模鸡场对低龄发病鸡、种鸡应果断淘汰及作无害化处置,不推荐采取药物治疗。

5.2 防控措施

AE病史区 (场)、发病场首要任务是强化相关疫苗接种,推荐采用AE灭活疫苗 (安全性较高)对18~20周龄种母鸡进行肌肉注射接种,免疫期为9个月,以确保所产种蛋获得有效母源抗体,可预防初生雏鸡感染本病;20日龄以后普通易感鸡群推荐采用AE活疫苗 (毒力较强,易造成20日龄以内雏鸡感染,但对中大鸡效果较好)进行饮水免疫接种,饮水中宜添加0.5%脱脂乳保护疫苗活性,接种后7~10d产生有效抗体,免疫期为1年;新建规模鸡场应加强种鸡的检疫检验,严防引入阳性个体,造成本病在自场垂直传染;自繁自养鸡场要严防种蛋孵化过程中被污染、消灭带毒种蛋,从源头上控制本病扩散蔓延;加强场内消毒、隔离、无害化处置措施等,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降低本病感染风险。

韦秋兰 (1978.12-),女,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人,本科,助理畜牧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养殖、防疫管理。

猜你喜欢

脊髓炎致死率种蛋
低毒高效空仓烟雾杀虫技术应用探究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台湾致死率升至5.2%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针灸治疗现状
种蛋运输车尾板与车内轨道设计研究与应用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火星丁丁当·优质种蛋
S. longicaudum X—7线虫对草坪地下害虫小云斑鳃金龟幼虫的致病力
甲泼尼龙与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