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奶牛养殖场污染问题与治理方式

2016-01-27王威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污物蚯蚓粪便

王威

(吉林省四平市畜牧工作总站136000)

规模奶牛养殖场污染问题与治理方式

王威

(吉林省四平市畜牧工作总站136000)

为了保障奶牛养殖业的正常发展和周边环境的清洁,必须加强对规模奶牛养殖场的污染治理与环境清洁工作,为畜牧业的高效高产提供坚实的保障。文章通过分析养殖场污染问题的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治理措施。

奶牛养殖;规模化;污染问题;治理措施

随着先进养殖设备的应用和管理手段的成熟,我国畜牧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其中的奶牛养殖已经成为了畜牧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奶牛养殖场的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规模养殖场的污染问题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种。

1 规模奶牛养殖场污染问题带来的危害

(1)由于养殖场的奶牛数量多,密度大,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加上缺乏及时、合理的处理措施,往往会给奶牛养殖场和周边地区造成污染。部分养殖场为了降低粪便处理运输费用,将大量粪便随意堆放在养殖场附近的空地上,不仅给养殖场及周边地区的空气环境造成了污染,不利于奶牛自身的成长。而且过量的粪便还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透气性差等问题,影响土地利用价值。

(2)场内出现牛类传染性疾病,导致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下降。除此之外,在夏季高温时节,大量堆积的粪便还会滋生蚊蝇,大大增加了传染病的发生几率,如果遇到多雨天气,雨水冲刷使得污物汇入河流,间接的影响了水源以及水产养殖业的效益。

(3)奶牛反刍会呼出较多的CO2和CH4,加上养殖场奶牛数量较多,还有可能导致局部区域的CO2浓度增加,影响养殖场以及周边地区的空气环境。

2 影响规模奶牛养殖场治理污染问题的因素

2.1 废物处理设施不全,政府资金支持不足

奶牛养殖场是地区牛奶供应的保障,牛奶及其附属产品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规模奶牛养殖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包含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加上奶牛养殖场的污染问题具有范围性和公共性,因此,治理奶牛养殖场的污染问题,不仅需要养殖场本身做好基础设施工作,还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例如,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环保小组,通过募捐、宣传、义演等多种方式,积极主动的为当地奶牛养殖场筹集资金,用于优化养殖场的基础环保设施建设,降低环境污染问题的危害。

2.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废物处理途径缺失

我国农业结构包括农、林、牧、副、渔五大种类,各种类之间即相互独立,有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各部分之间动态发展、均衡发展,才能保持农业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但是近年来,城乡发展差异增大,部分郊区放弃了土地种植业,转为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以奶牛养殖为例,传统的奶牛养殖数量较少,奶牛粪便可以供周边地区农作物种植使用,但是随着养殖业发展,土地种植量减少,打破了两者间的平衡,使得养殖场粪便大量堆积,不仅影响了空气环境,也导致了土壤板结、有机物含量过高等问题。

2.3 污物处理能力有限,处理技术相对落后

首先,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奶牛养殖场开始关注废物处理与循环利用。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养殖场的处理设施不健全、污物处理能力有限,不能将粪便、污水等彻底处理,很难实现废物利用的目的。其次,没有明确的养殖场废物处理管理办法,不能从制度上为污染治理提供保障,难以实现法律化和强制性。尤其是对于郊区和农村的奶牛养殖场,一方面是养殖场分布分散,管理困难;另一方面是群众的环保意识相对淡薄,通过说教很难起到显著的效果。

3 规模奶牛养殖场污染问题的治理措施

3.1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制定污染排放标准

国家宏观调控具体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加强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奶牛养殖场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支持力度,帮助当地奶牛养殖场建立健全基本的污染处理设施,从根本上实现污物的自我处理与消化,防止污物外流,影响周边地区环境。二是加强政府部门的立法工作。根据当地发展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为奶牛养殖场的污染治理提供制度保障,使之有章可依、有据可循。在立法基础上,制定恰当的奖惩措施,对于季度或年度排放标准达标的养殖场,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对于排放不合标准或是违规排放污物,造成周边环境污染的养殖场,要给与一定的处罚措施。

3.2 研制生态营养饲料,加强污染源头控制

国外一些养殖场尝试利用新型的环保饲料喂养奶牛,提高了粪便的降解速率,虽然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但为国内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发现,奶牛粪便含有大量的氮元素,而这也是导致土壤板结和有机物含量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奶牛喂养过程中,降低高含氮量饲料的喂养,从源头上降低污染来源,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3.3 利用蚯蚓消解粪便,提高生态利用效率

蚯蚓具有良好的消解功能,使用蚯蚓处理奶牛粪便后,不仅能减少粪便中的水分,同时还能去除臭味,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奶牛的粪便处理中。处理后的奶牛粪便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含有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且奶牛粪和蚯蚓粪混合后能抑制植物的病虫害,提高植物中酶的活性,促进植物的生长,从而降低农作物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民的资金投入。同时,还能带动农民养殖蚯蚓的积极性,帮助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3.4 农牧结合,发展生态系统工程

积极发展生态系统工程,该生态系统工程包含奶牛养殖场粪、尿、冲洗污水三质分流处理的系统工程。蚯蚓消化牛粪为主的固形有机物,产生蚯蚓和蚓粪;牛尿一部分与蚓粪混合生成蚓粪复合肥基料,进一步与化肥配制成蚓粪复合肥;剩余的牛尿经除臭发酵后制成液态肥;冲洗污水经蚓粪滤坝过滤后,再流入水生植物净化池放养浮萍,最后达标排放或灌溉回用。该流程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大棚发酵脱水技术、高温堆肥技术、粉碎干燥技术及有机肥生产技术等。

猜你喜欢

污物蚯蚓粪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Purex流程中铀、钚、锆、钌混合溶液界面污物的成因研究
吸污车卸料装置结构设计
Gas from human waste
“害羞”的小蚯蚓
画蚯蚓等
揭秘蚯蚓的10大秘密
保护车辆电子设备免受污物和密封失效的影响
蚯蚓家的惊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