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
2016-01-27李立金
李立金
(四川省雷波县农牧局616550)
雷波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
李立金
(四川省雷波县农牧局616550)
1 现状
1.1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
1.1.1 兽药饲料监管工作
一是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二是开展采样工作。配合州动物卫生监督所积极开展抽检活动,从2014年以来共抽取了饲料、兽药及添加剂等样品160份,检测了“瘦肉精”18000余份,送州检尿液50余份,处理不合格饲料案件3起,假兽药案件1起,劣兽药案件2起。
1.1.2 落实标准化养殖小区监管工作
一是定期对养殖小区的养殖档案和台账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养殖小区和养殖户建立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登记制度,完善养殖档案、免疫档案和无害化处理等记录,确保投入品使用安全。二是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动物的调进调出监管,认真落实检疫申报、引种审批、隔离观察等制度,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三是定期对标准化养殖小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1.3 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监管
一是加强对畜产品经营、交易场所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贩运、定点屠宰场、动物诊疗机构等人员的备案登记管理,对雷波县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贩运人员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培训。
1.2 加强动物检疫工作
一是强化动物产地报检工作,认真落实动物产地检疫申报制度。雷波县共设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指定通道1个 (S307),检疫申报点12个,产地检疫覆盖率达100%。二是加强屠宰检疫工作。2014年以来共检疫屠宰动物6万余头 (只),屠宰动物的受检率达到了100%,检疫出证率达到了100%,检出病害生猪520余头,全部按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三是积极开展指定通道检疫监管工作。2014年以来指定通道共检疫猪10528头只、牛748头只、羊4353头只、禽31900羽,有效杜绝了外疫传入雷波县。
1.3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是狠抓动物免疫接种。重点抓了以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为主的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雷波县免疫密度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在70%以上;二是加强环境消毒工作。2014年以来共配发消毒剂6000kg,消毒面积达960多万平方米。三是全面开展疫情监测。
1.4 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生猪规模养殖场和定点屠宰场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严格执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二是强化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严防乱抛乱弃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尸体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出售、贩卖病死畜禽的违法行为。
2 存在的问题
(1)饲养管理不科学。
(2)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能全覆盖。
(3)动物疫病是影响畜产品安全的重大隐患。一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由过去的季节性散发转变为常年性多点发生。二是O型口蹄疫疫病在国际国内已逐渐成为常见多发病。三是雷波县曾发生猪多病种混合感染的“高热病”,给养猪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四是狂犬病、巴氏杆菌病、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在部分地区有所抬头。五是牛出败、羊痘等疫病仍有零星散发。
(4)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和化学物质、微生物污染。一是有的养殖户不按规定剂量、范围、配伍和停药期使用兽药。二是畜产品在加工和流通过程中受化学粉尘、废水、废气的直接污染。三是动物在养殖过程中饲喂了被化学污染的饲草饲料和污水。四是畜产品在加工和流通过程中被微生物和微生物毒素污染,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人接触或食用畜产品,引起人的感染和中毒。
(5)法律法规不健全或不配套。病死畜禽的处理等随意性很大,畜产品安全的行政和技术监控措施难以到位。
(6)资金投入不足,检测手段落后。
3 对策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2)推行健康养殖模式,开展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3)严格监管,加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测。一是加强对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执行合理用药制度和休药期制度。二是兽药生产企业大力推行GMP标准,兽药经营实行GSP连锁经营模式。三是完善市场管理,严格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四是加强对肉品市场的监督检查。
(4)依法治疫,切实搞好动物养殖环节的疫病防治工作。使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5%,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5)严格检疫,坚决打击违法经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行为。一是把好动物产地检疫关。二是严把屠宰检疫关。三是来自省外的动物及产品,必须经过指定通道,接受公路检查站监督检查。四是加大执法力度。
(6)增加投入,加强畜产品安全工作基础设施建设。
(7)加强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全民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及食品安全进社区、食品安全进校园、食品安全进农村活动,广泛普及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促进公众树立科学的畜产品消费理念,提高畜产品安全意识和预防、应对风险的能力,增强畜产品生产者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监管人员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营造人人关心、人人维护畜产品安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