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特点及预后

2016-01-27于鹏申敏许惠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6期
关键词:目击者监护人心肺

于鹏 申敏 许惠敏

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特点及预后

于鹏 申敏 许惠敏

目的总结儿童呼吸骤停或心脏骤停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推断出提高儿童心肺复苏治疗成功率以及存活率的有效措施。方法整理分析80例儿科进行心肺复苏急诊患儿的患病原因、临床表现、是否进行过院前急救以及预后的临床资料。结果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率为68.42%,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率为47.62%,患儿经过院前抢救存活率为88.89%,高于未经过院前抢救的53.52%。结论儿童心跳骤停或呼吸骤停后经过心肺复苏急诊的死亡率高,但是经过院前急救的儿童存活率高于未经过院外急救的儿童,因此提高儿科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除了医生治疗手段的高超,还在于第一时间对患儿进行抢救,这就要求监护人或者目击者具备儿科急救方法和相关常识。

儿科;心肺复苏;预后;措施

急诊心肺复苏简称CPR,作为危重患儿抢救质量的保障是临床儿科急救类型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儿童器官发育不完全,抵抗力差,CPR救治成功率普遍偏低[1]。本文分析了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的特点,提出提高心肺复苏存活率的措施,现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7月~2015年4月在本院儿科进行心肺复苏急诊患儿的临床资料80例,其中男40例,女40例。患儿年龄5~14岁,平均年龄(8.0±1.7)岁,80例患儿中由于心跳骤停使用心肺复苏42例,呼吸骤停使用心肺复苏38例,病发后未经过任何急救措施直接入院救治71例,送诊前经过简单按压胸部、人工呼吸等抢救方法9例。80例患者中不包括送诊时已经死亡的患儿。上述资料均由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如实记录而来。

1.2方法 患儿到达医院后,医院立即召集儿科心肺主治医师、麻醉师、急诊护士等进入ICU,同时启动急救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让患儿达到抢救室。依据《儿科高级生命支持指南》,对患儿进行口鼻腔清除、供氧、气道插管、胸外按压等,并配合使用与心肺复苏相关的药物。

1.3观察指标 患儿患病原因、临床表现、是否经过院前抢救、患儿经过抢救后生命体征是否恢复正常以及患儿出院后是否成功存活。

2 结果

2.1发病因素 80例患儿的患病原因主要分为三类: 意外伤害(包括溺水、呼吸道梗塞等)39例,占48.75%; 心血管疾病21例,占26.25%; 感染性疾病20例,占25.00%。

2.2临床特征及存活率 呼吸骤停入院者38例,抢救成功26例(68.42%),死亡12例(31.58%);心跳骤停入院者42例,抢救成功20例(47.62%),死亡22例(52.38%)。

2.3是否院前治疗 在经过院前抢救的9例患儿中成功8例,存活率88.89%。未经过院前抢救的71例患儿中成功38例,存活率为53.52%。

3 讨论

3.1预后 预后是指对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进行预测。同一种疾病,由于患者的年龄、体质、疾病史、接受治疗的时机等诸多因素存在区别,导致同样的治疗,预后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别[2]。比如对于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的患者,医生要及时地对其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估,这是考虑到左心室功能减退的患者心脏骤停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较差而进行预后的第一步,随后就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密切观察,准备救治方案。患者心肺复苏后住院期甚至出院后死亡,出现抢救成功但仍旧不能存活的现象,最常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缺氧性脑损伤和继发于长期使用呼吸器的感染以及低心排血量,这是预后很差的结果[3]。此外,患儿复苏后按时服药、遵守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则发生再次生命危险的几率较低,这就是预后较好的结果。

3.2措施 由于意外的不可预测性,大部分患儿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在院外,在病发后被人发现以及送往医院这一段时间中,往往是进行救治的关键时刻,但很多情况下,监护人或目击者采取无作为方式错过了最佳时机,导致儿科CPR成功率降低[4]。实际上,监护人或目击者第一时间拨打“120”后,可以采取的措施还有很多,而且这些措施不具备操作难度或者技术专业性要求,比如对于意外伤害(溺水等)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监护人或目击者可及时清除患儿口鼻腔内的异物;然后对患者实施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最后采取人工呼吸进行氧气输送。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因此,要提高儿科心肺复苏成功率,要从医院和患者家属两方面入手。

3.2.1医院方面 要本着“患儿第一,生命第一”的理念,加大医院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比如充足的救护车配备、完善的ICU(PICU/NICU)病房设施、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等。同时,要对医护人员外出救治的效率加强培训,包括人员配合和分工。对于需要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来说,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心跳骤停一旦发生,必须及时地给予抢救复苏,否则4~6 min后会对患者的脑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跳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果断开启急救反应系统如胸外按压等。

3.2.2在监护人或目击者方面 要加强急救常识的学习。根据数据分析,在院外及时地急救,尤其是救护车以及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前进行关键的抢救,对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进行院外抢救的患儿存活率达到88.89%。因此,对于我国来说,中国心肺复苏术普及培训工程的开展很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这能为心肺复苏儿童的治疗包括所有心肺复苏的成年患者争得宝贵的治疗时机和生命。

综上所述,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的成功率高低,需要患方和医方的共同努力。当意外发生时家长切忌慌张,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判断患儿心跳骤停后,立马进行口腔清除、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一系列措施。若心肺复苏术普及,可使患者的生命多一重保障。

[1]李璧如,王莹,杨燕文,等.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特点与预后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1):890-893.

[2]王立中.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的特点及预后探讨.中外医学研究,2014(5):157-158.

[3]薛碧萍.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的特点及预后分析.河北医学,2011,17(8):1057-1059.

[4]尚德信.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中国医药指南,2012(25):418-4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054

2015-10-10]

475000 开封市儿童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目击者监护人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目击者隔街相望
四人中谁是凶手?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电梯吃人”事件后,目击者可这样消除心理阴影
经过栅栏外的目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