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研究

2016-01-27杨殿滨吉占全徐化静冯均庆牛红星石静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6期
关键词:搭桥术体外循环冠脉

杨殿滨 吉占全 徐化静 冯均庆 牛红星 石静宝

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研究

杨殿滨 吉占全 徐化静 冯均庆 牛红星 石静宝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例行冠脉搭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观察组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效果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作为临床外科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冠心病;冠脉搭桥;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

冠心病是临床老年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类疾病,虽然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是目前一种比较成熟的治疗方式,但是体外循环技术对患者心脏功能及身体损害较大[1]。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是指在心脏未停止跳动的情况下给予冠脉搭桥手术,具有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已经成为临床外科冠脉搭桥手术的新趋势[2]。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行冠脉搭桥术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并对体外循环下和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旨在为需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行冠脉搭桥术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中女10例,男20例,平均年龄(60.3±2.4)岁,血管病变数(2.49±0.31)个,术前危险因素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10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4例;观察组中女16例,男24例,平均年龄(61.1±2.9)岁,血管病变数(2.54±0.30)个,术前危险因素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13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均在胸骨正中处作一小切口,多数患者选取的血管移植物为大隐静脉和左乳内动脉,少数患者选取的血管移植物为右乳内动脉和桡动脉。对照组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实施冠脉搭桥手术,患者首先注射肝素(3 mg/kg),并将患者右心房下腔静脉和主动脉提高,随后建立体外循环,务必保持温度在浅低温度,体温循环建立后,采用4:1比例对患者实施血停跳液灌注,同时在心跳停止状态下对远端吻合口进行吻合,待患者心跳恢复后将升主动脉和静脉桥进行吻合。观察组患者实施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首先给予1.0~1.5 mg/kg肝素,然后将升主动脉和静脉桥进行吻合,随后固定患者靶血管邻近心肌,并使用心表固定器,暴露所有冠脉分支后,医务人员在心表固定器协助下为患者实施心脏搭桥手术,搭桥手术一般为吻合患者左前降支和左乳内动脉进行吻合,再对角支进行搭桥,随后对后降支和钝缘支进行搭桥。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ICU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5.66±1.17)、(2.89±0.15)、(7.33±0.64)d,对照组分别为(22.02±2.43)、(5.80±0.59)、(17.37±1.34)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8.0416、-43.4209、-58.941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心律失常1例、二次开胸1例、术后肾功能不全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心律失常3例、二次开胸2例、术后肾功能不全4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4/40)与对照组的30.0%(9/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4083,P=0.0001<0.05)。

3 讨论

冠心病的发生主要是因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或者脂质成分依附在冠脉内膜上,导致心脏闭塞而使供血受到影响,进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严重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甚至发生死亡[3]。目前外科治疗冠心病较为有效的方法为冠脉搭桥,其原理为在冠脉狭窄的远端和近端间建立新的通道,让血液能绕过闭塞或狭窄血管处,从而为心肌细胞提供营养和氧气,进而提高心脏功能。

传统的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会导致患者机体内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生成,进而引起全身炎症性反应,导致组织和器官发生损伤,甚至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细胞坏死等严重并发症[4]。研究报道,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可不需在心脏停止情况下进行,手术期间可保持患者冠脉灌注压,同时手术期间心脏血液流动分布与术前未见明显变动,不会导致心内膜非缺血区域发生缺血,而且在手术期间可随时对近端进行吻合[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的观察组患者其术后住院时间、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宋跃[1]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效果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作为临床外科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1]宋跃.30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1):72-74.

[2]朴雄,李星云.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4(32):250-251.

[3]吴秀华.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分析.中外医疗,2013,32(25):76.

[4]王世杰,李斌,谢延坤.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116例临床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818-1820.

[5]冯立锋,殷传军.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9):3845-38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049

2015-11-10]

455000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心胸外科

猜你喜欢

搭桥术体外循环冠脉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急性冠脉综合征搭桥术后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