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护理干预

2016-01-27张媛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8期
关键词:灌流肝炎机体

张媛媛

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护理干预

张媛媛

目的研究因重症肝炎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56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8例。常规组实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机体健康水平、生理功能、精神情绪、情感交流及社会融入感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2.86%,高于常规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常规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肝炎患者接受血液灌流治疗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大多数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好。

血液灌流;重症肝炎;护理干预

重型肝炎主要病理特点为机体肝细胞出现大面积坏死,是临床肝病类型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病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发展至后期会引起肝衰竭甚至威胁生命,是造成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临床针对此病主要治疗方法有血液灌流,其主要原理是将机体血液引流至体外,通过在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进行血液净化,以清除血液中存在的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后再将净化血液输回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2,3]。本文研究因重症肝炎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0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8例。常规组男19例,女9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51.7±6.1)岁;干预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0.6±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行一般护理,包括为患者做好血液灌流治疗方式宣教,与患者保持沟通交流,做好心理护理,为其提供良好治疗环境等。干预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重症肝炎患者对疾病不了解,较担心病情,对血液灌流治疗感到恐惧,造成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疾病疗效,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缓解其不良情绪。②遵医嘱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评估血管情况,观察意识状态,治疗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嘱其在治疗前少量饮水,锻炼床上排便。注意观察穿刺点情况,并保持足够休息。③遵医嘱每日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做好晨晚间皮肤护理,嘱其不要使用碱性溶液清洗皮肤,保证机体清洁。④做好病室内清洁消毒工作,保持空气流通,在为患者置管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做好导管护理工作,及时查看伤口处敷料情况并及时更换,嘱其饮食应少食多餐,不应暴饮暴食,摄入低蛋白饮食,多进食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发生。⑤观察有无出现并发症早期征象,注意有无出血倾向,皮肤有无出血点。注意观察面色、甲床、口唇颜色等情况,判断其有无出现低血压情况。

1.3 观察指标 采用健康调查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机体健康水平、生理功能、精神情绪、情感交流及社会融入感等5个项目,分数越高,其生活质量越高。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常规组机体健康水平、生理功能、精神情绪、情感交流及社会融入感评分分别为(76.92±1.45)、(77.31±1.07)、(76.30±1.64)、(77.05±1.34)、(78.61±1.24)分,低于干预组的(89.14±2.49)、(89.04±2.68)、(91.15±2.66)、(89.47±2.63)、(90.40±2.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4、21.51、25.15、22.27、20.13,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常规组满意15例,较满意1例,一般满意4例,不满意8例,常规组满意度为71.43%;干预组满意21例,较满意3例,一般满意2例,不满意2例,干预组满意度为92.86%;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常规组伤口感染3例,出血2例,无过敏患者,血压降低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干预组伤口感染1例,无出血及过敏患者,血压降低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

3 讨论

重症肝炎一般由于药物因素、病毒感染及有毒物质接触等原因引起,机体血液中毒素含量不断提高,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肝细胞出现大片坏死而产生。给予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指在人体外建立体循环,将机体内血液引流至树脂罐内,待吸附掉血液中含有的毒性物质及代谢废物后再将净化后干净血液回流至机体的治疗过程[4]。临床针对此类患者应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为患者做好疾病知识宣教,告知其此治疗方法优势及预后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信心,血液灌流治疗期间应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处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情况[5]。

经研究得出,常规组患者机体健康水平、生理功能、精神情绪、情感交流及社会融入感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度为92.86%,高于常规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实行一般护理措施,没有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工作,大部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不高且生存质量评分较低,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较多;干预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向患者做好健康宣教,严格遵循无菌护理操作原则,大部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患者生存质量较好,与相关研究相符[6]。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肝炎患者接受血液灌流治疗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大多数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好。

[1]张万会,鄢立辉.重症肝炎并发多器官衰竭的护理.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455.

[2]冯远贞,敖小敏,梁桂兰,等.67例重症肝炎病人的护理.全科护理,2013,11(4):339-340.

[3]李燕.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肝炎的意义.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198-199.

[4]姚玉华.63例重症肝炎病人的护理.全科护理,2013,11(11): 1003.

[5]刘俊英.重症肝炎38例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5):131-132.

[6]周晓群.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36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75-7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168

2016-08-30]

113015辽宁省抚顺市传染病医院理疗科

猜你喜欢

灌流肝炎机体
《世界肝炎日》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邓俊峰作品选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