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西教授从温化、分消辨治痰湿证经验*
2016-01-27索红亮
索红亮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毛德西教授从温化、分消辨治痰湿证经验*
索红亮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毛德西教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 a余,擅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胃肠病等,尤善运用中医思维治疗疑难杂病。介绍毛德西教授从温化、分消辨治痰湿证经验,体现其临证用药轻灵,注重温化、分消,善从三焦辨证的特点。
痰湿;经验;医案;中医师;毛德西
毛德西教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 a余,擅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胃肠病等,尤善运用中医思维治疗疑难杂病。现将毛老从温化、分消辨治痰湿证经验介绍如下。
1 痰湿的成因及其时代特点
痰湿成因,或因先天禀赋,或因外感非时之气,或因后天饮食不洁。先天禀赋者即所谓“痰湿体质”,其人多呈家族性肥胖,甚则节食减肥难见成效,多属气虚,脾运不及,若受外因,多从湿化。外感非时之气者,乃指雾露雨气、潮湿地气,若着于体表、肌肉,则发为寒热、身痛等;入里,可导致痰湿咳嗽、湿热泄泻等;流于关节,则生湿热痹证,甚至侵袭心脉,发为心痹。从内而生者,多因后天饮食不节,如嗜食肥甘油腻及生冷瓜果,吸烟、饮酒,伤及胃肠,则发为痞满、呕吐、泻痢等。
毛老谈及痰湿成因,往往提及地域特点与时代背景对中医辨证的影响。中医的辨证用药甚至流派产生,均与地域特点或时代特征密切相关。唐代孙思邈[1]曰:“凡用药皆随土地之所宜。江南岭表,其地暑湿,其人肌肤薄脆,腠理开疏,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土地刚燥,其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重复。”指出地域对临床用药的影响。金元战乱,流离失所,人多饥寒,故补土派盛行,此时粳米、大枣为治病良药,反映了时代背景对医学流派的影响。当今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多鱼多肉,多盐多糖,则易生痰湿。由此可见:时代发展、饮食结构变化是导致当今人们容易内生痰湿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不论南、北均多见痰湿证,表现为舌质淡胖,苔厚腻,或偏润、或偏燥,色黄白不一。
2 痰湿证的病机特点
痰湿证有多种不同的表述,有重于痰,有重于湿,有偏于寒,有偏于热,病位有上、中、下三焦之别,有湿阻不同脏腑之分。痰湿之邪发病多端,由此可派生出许多疑难怪病,如麻木、失语、震颤、谵妄、癫痫、偏瘫、积聚等。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论痰饮言:“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变幻百端,昔人所谓怪病多属痰。”即所谓“百病多因痰作祟”。毛老认为:痰湿证总的病机特点乃湿为阴邪,其性黏腻,发于脾胃,涉及三焦;疾病多缠绵难愈,病程相对较长。临证时应预测病变进程,与患者及时沟通,提高患者依从性,进而提高疗效。
湿分外湿、内湿。外感寒湿,则见寒湿头痛、寒湿感冒、寒湿痹痛等,治法当宗《金匮要略》治湿之法,方用麻杏薏甘汤、麻黄加术汤、白术附子汤之类。外感湿热,见于湿热温病,湿热弥漫,气机失和,湿乃重浊之邪,热乃熏蒸之气,一经感受,“漫无出路,充斥三焦,气机为其阻塞而不流行”。上焦之气,肺主之,湿热上犯,肺失清肃,则发为咳嗽、寒热、痰饮、噎气等;横逆心包,则为神昏;上扰清阳,则发眩晕、耳聋等。中焦之气,脾胃主之,湿热困脾,则会出现不饥不食、痞满、肿胀;若熏蒸肝胆,则发为黄疸、结石等。下焦之气,肾主之,湿热下注,肾失气化,则乱二便,出现淋证、癃闭、泄泻、痢疾等。治宜循三焦辨证,行分消走泄之法,方用三仁汤之类。
毛老指出:临床最常见的痰湿证仍属内湿为主,内湿可由外湿传化所致,亦可由内伤饮食或脾胃素亏、痰浊内生所致,痰湿多与肺、脾、肾3脏相关。肺“为水之上源”,主输布津液,失其司,则津液停滞,化为水饮、痰湿;脾主运化、水湿,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失司是痰湿内生之由,而治疗痰湿证多责之于脾胃,脾喜燥恶湿,用药宜香燥之品;肾为水脏,司气化,主二便,肾气失司,则开合不节,发为水肿、癃闭、鼓胀。
3 痰湿证治法刍议
毛老认为:痰湿证治法总要一则为温法,一则为分消走泄法。温法言其治法之常,分消走泄法言其治法之用。
3.1温法为纲,兼顾津液
温法出自《金匮要略》,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法屡经后世医家发挥,成为痰湿治法总纲。临床凡见舌苔厚腻、证属痰湿证者,多于辨证基础上佐以温化之品,如苍术、白术、陈皮、半夏、藿香、佩兰之类,效必如期。
痰湿证首重望舌,望舌除舌质、舌体外,毛老还注重观察津液多寡,常于舌苔厚薄、黄白等表述后,又言其偏润、偏燥或腐腻、水滑等。偏润、水滑者,寒湿为多,治宜苦温燥湿,属温化,多选苍术、白术、陈皮、半夏、厚朴等;偏燥者,多为湿热,治宜温化基础上酌加苦寒之品,属清化,多选黄连、黄芩、荷叶等;腐腻苔者,多用芳香化湿之味,如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等。毛老指出:痰湿证用药多偏温、偏燥,临证时需注意顾护津液,防药燥伤阴,可适当少佐荷叶、芦根、石斛等甘寒清润之品。
案1患者,男,43岁,2011年10月31日初诊。主诉:口中流涎不止半个月余。患者既往患慢性胃炎3 a余。现症:每于夜间醒后口吐清涎,口气臭秽,乏力、四肢末端稍凉,睡眠差,大便不调、或溏或秘,舌质淡暗,苔薄白腻而润,舌中部稍厚,六脉细滑。西医诊断:慢性胃炎。中医诊断:多涎症,辨证为脾虚湿盛证。给予四君子合藿香三味饮加减,处方:党参10 g,生黄芪15 g,炒白术10 g,藿香10 g,佩兰10 g,陈皮10 g,砂仁10 g,益智仁15 g,诃子10 g,莲子10 g,生姜5片,大枣3枚。7剂。每日1剂,水煎服。2011年11月6日二诊,患者夜间吐清涎、乏力明显减轻,口气臭秽症状消失,睡眠仍较差,偶有烦躁,舌质淡红,苔薄白稍腻,中部偏厚,六脉弦细,守上方,去益智仁、诃子,加生薏苡仁 30 g、合欢皮10 g。继服14剂,病愈。
按本例患者虚实夹杂,实则中焦湿浊,影响脾之升清、降浊,故见涎下、口气臭秽、舌苔白腻。治疗以温法为先,芳香化湿祛浊,但一味化湿非其治也。清代沈金鳌在《幼科释谜》中言:“多涎,亦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若不治其本,补益中气,而徒去其痰涎,痰涎虽病液,亦元气所附,去之不已,遂成虚脱。”毛老认为:本病案属本虚标实,本为脾虚失于统摄,脾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津液失其常道,故见流涎。治疗采用补脾经气之药,如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取李东垣“补中益气”之意;因“脾喜燥恶湿”,故伍以藿香、佩兰、陈皮、砂仁,祛其湿气,同时芳香之品可祛口气之臭秽;益智仁、诃子乃收敛之品,助参芪统摄之效;莲子功用健脾镇心降逆。诸药合用,共奏补脾祛湿收敛之效。
3.2轻可去实,分消走泄
“分消走泄”法[2]出自叶天士,后经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发挥,形成温病一大治法,是治湿温、湿热的主要治法之一,后世医家逐渐将其运用于痰湿证的治疗。所谓分消,“明明为分解之义”;所谓走泄,“开沟渠以泄之耳”。合而言之,即将湿热之邪分解消散,使湿去热孤,病自趋愈的治法。凡湿浊、湿热为病,均可选而用之,如辛凉清上、辛开苦降、苦辛通络、辛淡肃降、芳香化浊、淡渗清利、辛寒通利、辛温通阳等法,是三焦辨证在痰湿证上的一大发挥。
毛老认为:分消走泄法来源于“轻可去实”,多取轻清灵巧之品,如植物之叶、花、皮、果、茎、芽等,看似平淡,却为流动之品,极易展布气分、通利三焦。毛老遍览历代医家关于分消走泄法的著述,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如下用药规律。
3.2.1治上焦如羽,轻宣肺气
上焦湿热,重在开肺气,选轻清辛味之品,如杏仁、枇杷叶、瓜蒌皮、桔梗、桑叶、旋覆花、苇茎、紫菀、薄荷、苏叶、竹叶等,方用杏苏饮、桑杏汤、小陷胸汤、三仁汤等。
案2患者,女,60岁,2012年3月13日初诊。主诉:咳嗽、咯痰迁延不愈1个月余。患者既往有慢性气管炎病史多年,曾于某医院查胸部正位片提示右肺感染,经抗感染、平喘、止咳等治疗后,遗留咳嗽不愈。现症:咳嗽,痰黏难咯,动则汗出,口干口苦,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稍腻,六脉弦细。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断:咳嗽,辨证为木火刑金兼有上焦痰热。给予小柴胡汤合藿香三味饮,处方:银柴胡10 g,黄芩15 g,炒杏仁10 g,防风10 g,射干10 g,藿香10 g,佩兰10 g,砂仁8 g,霜桑叶15 g,浮小麦30 g,北沙参20 g,甘草6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12年3月10日二诊,诸症明显减退。
按本例患者咳嗽,兼有口干、口苦,六脉弦细,为肝火犯肺少阳证(小柴胡汤证)。方中银柴胡、黄芩取小柴胡之意,和解少阳,清上焦热;炒杏仁、防风、射干取“轻可去实”之意,疏散风热,宣肃肺气,止咳;藿香、佩兰、砂仁祛湿浊,化痰涎;桑叶、浮小麦敛汗;北沙参养肺阴止咳,防热盛伤津。因本例患者口干,有津伤之象,而柴胡劫肝阴,故毛老习用银柴胡替代柴胡,防柴胡辛燥之性。方中多选轻清之品,使湿热之邪,自表而散。
3.2.2治中焦如衡,重健脾运脾
中焦湿浊,为枢机不利,重在运脾气,治宜调畅气机、通达上下,可选辛苦温或芳香之品,如苍术、薏苡仁、半夏、厚朴花、代代花、佛手、藿香、佩兰、稻谷芽、砂仁、石菖蒲、大麦芽,方用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黄连温胆汤或半夏泻心汤等。
案3患者,男,40岁,2011年10月31日初诊。主诉:肢体不利1 a,加重1周。现症:行走蹒跚,动作不协调,乏力,偶有震颤,舌质暗红、体胖大,苔厚腻、稍黄而干,六脉弦滑。西医诊断:脑梗死后遗症。中医诊断:颤证,辨证为湿热生风。给予加味四妙丸,处方:炒苍术10 g,黄柏8 g,怀牛膝30 g,生薏苡仁30 g,当归 10 g,防己10 g,川萆薢15 g,龟板15 g(先煎),秦艽10 g,木瓜30 g,生黄芪30 g,生甘草10 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其后数次就诊,症状较前稍有缓解。
按本例患者多于潮湿环境工作,平素体虚,外感湿邪,郁而化热,湿热熏蒸,筋肉失于润养,故见震颤。《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其中的“掉”即含震颤之意。毛老认为:湿热侵淫经络、经筋,病见口噤、四肢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乃湿热生风所致,可用风药宣通经络,宜选秦艽、防己、鲜地龙、威灵仙、滑石、丝瓜络等药。方中苍术燥湿健脾;黄柏清热燥湿;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薏苡仁利湿热;当归、防己、秦艽祛风湿,活血通络;川萆薢分利湿浊,取其分消之意;龟板养阴柔筋,平肝息风;黄芪健脾益气扶正;木瓜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挛者尤为要药,且其酸甘化阴,可防温燥伤阴。用药后上症稍有缓解。其后多次就诊,用药多于四妙散基础上加减,其用药不离温化、分消走泄之意。
3.2.3治下焦如权,重少阴为枢
治下焦如权,需重肾与膀胱,少阴是三阴之中出入之枢纽,故选药多入肾经或膀胱经。下焦湿热,重通利膀胱,可选淡渗通络之品,如茯苓、猪苓、泽泻、滑石、瞿麦、寒水石、晚蚕砂、白茅根、冬瓜皮、通草、萆薢等,或可加入温化肾气之味,如肉桂、附子;方用五苓散、宣通导浊汤等。
案4患者,男,37岁,2011年12月7日初诊。主诉:关节疼痛1个月余。患者既往尿酸偏高多年。现症:双手指关节疼痛,肩背疼痛,舌质淡暗,苔厚腻、稍黄而干,六脉细数。西医诊断:痛风。中医诊断:①痹证;②尿浊。辨证为湿热证。给予三妙丸合萆薢分清饮,处方:车前草30 g,炒苍术10 g,黄柏8 g,川萆薢10 g,生薏苡仁30 g,桑枝15 g,松节10 g,苏木10 g,秦艽15 g,威灵仙15 g,白僵蚕10 g,夏枯草30 g,生甘草10 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2011年12月20日二诊,痹痛明显减轻,守方续服。
按高尿酸血症中医学似可诊断为尿浊,总属下焦湿浊。本病案选用淡渗通利之品,如车前草、薏苡仁、川萆薢等为主药,以通利膀胱,清泄湿热;炒苍术、黄柏清化下焦湿热;桑枝、松节、苏木、秦艽、威灵仙、白僵蚕均为祛风湿、止痹痛而设;夏枯草苦、辛、寒,走肝经,《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寒热……脚肿湿痹”,《滇南本草》谓其“行经络……止筋骨疼痛、目珠痛”,并有利尿作用,用于尿浊所致湿热痹证,疗效显著。
4 小 结
毛老强调:治痰湿需谨记温法及分消走泄法。温法为治湿大纲,单纯苦寒多使湿邪冰伏难解,分消走泄法重在使邪有出路。临证时依疾病性质与病位选用合适治法,有利于湿浊之邪消而散之,或遣药辛散使邪从表解,或选用芳香化浊从中焦分化,或以淡渗利湿使湿从小肠、膀胱走泄。湿性黏腻,湿邪一去,寒热易消,则疾病向愈。
[1]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
[2]毛德西.分消走泄法刍议[N].中国中医药报,2006-10-11(6).
(本文承蒙毛德西教授指导,特此谢忱!)
(编辑颜冬)
1001-6910(2016)08-0046-04·名师高徒·
R249.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6.08.22
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149号);2013年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3ZY04018)
2016-04-07;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