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自卑心理的视角浅析“发廊小哥”的时尚情节

2016-01-27沈偌葶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发廊符号化男装

沈偌葶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从自卑心理的视角浅析“发廊小哥”的时尚情节

沈偌葶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本文通过对杭州、上海等地的男装市场调研发现一群有趣且具有商业价值的人,并将他们命名为“发廊小哥”。通过对“发廊小哥”的定义、特征描述、符号化的消费行为进行剖析,找到他们追逐流行的背后原因。最后发现自卑心理在他们的生活、工作中占领着主导作用,从而为分析这一群体的服装消费行为带来启发。

“发廊小哥” 自卑心理 符号化消费 时尚情节

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男装的消费群体也呈现着风格迥异的特征,相较以往一成不变的风格呈现出更多的研究趣味和意义。在男装市场调研课的过程中,笔者与调研小组的同学们发现一群有趣且值得挖掘的人,并称他们为“发廊小哥”。他们大多数是城市边缘人群,他们热爱时尚,他们跟大众流行联系紧密。

然而目前,国内的男装品牌中,并没有针对“发廊小哥”设计开发的产品,也缺乏针对性的品牌。正是消费市场的空缺才给我们带来商业机会。品牌的诞生需要差异化,这是体现在品牌个性中的,做别人没有做的产品,才能够充分利用品牌定位的准确性。“发廊小哥”的研究可以给未来男装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一、“发廊小哥”概述

“发廊小哥”是一群以发型为中心,活在大众流行浪潮里刺激大众审美的自恋、装逼的“变色龙”。他们的年龄通常在16-35岁,美发行业是个特别年轻化的行业,因为美发行业的零门槛,所以他们的学历普遍较低,加上基本上都是出生在农村以及外地打工仔的身份,致使他们急需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因此他们迫切需要群体认同感。他们没有系统的教育背景,缺乏基本的美学知识,审美意识比较朦胧,审美能力还不成熟,这都让他们成为了流行的追随者。但他们自认为自己始终走在流行的尖端,是“时尚的代言人”。

“发廊小哥”是一群比较特殊的人,穿衣时刻跟随流行,爱打扮,是打工一族的“时尚标杆”。他们衣服的更换速度快,购买频率高。他们紧跟流行的变化,迅速地把流行元素生硬地穿在身上,例如“骷髅、星星、小碎花等图案”。他们为了维持年轻的状态,会护肤、化妆、自拍,表现出一副“臭美”的姿态。由于行业的职业需要,他们会选择修身的服装,比较能体现干练、利落的职业形象。

二、“发廊小哥”自卑心理的表现

“发廊小哥”都是年轻、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乐于并善于追求新的事物,长期从事的美发行业也隶属于人物形象造型的“设计师”,种种条件使他们成为流行的始作俑者,随着他们阅历的增加,并且长期的城市生活让他们增长了见识,因此渐渐产生了强烈的尊重需要,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是心理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 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人人都有,然而当自卑感膨胀的时候,就会对个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行动必然会同时出现。[1]所以,“发廊小哥”会刻意的装扮自己,用服装、饰品等来增强自我优越感。

发廊小哥中使用iPhone6、iPhone6s、iPhone7的占77.9%。品牌本身就是符号,品牌的存在为消费者提供了形象效用,带来了产品实体之外的附加的象征价值,这正是品牌构成中的核心部分。[2]而iPhone代表了一种符号化的东西,品牌消费的典型即是符号消费,符号化的东西可以满足人类的虚荣心。他们每人必备国际一线品牌超大LOGO的皮带,例如“LV”、“H”、“Z”,但基本上都是仿制品。他们用流行元素、仿制奢侈品、符号化的物品来提高自己的存在感。目的是想拉近与其所服务顾客的距离,“装”出一副可以消费得起大牌的样子,使服务对象们感受到他们是具有同等消费能力的,同等阶层的人,以赢得顾客的尊重。

三、“发廊小哥”消费符号化成因——寻求认同

在这个充满符号化消费的社会中,消费水平可以表现某一阶层的社会地位,是同类人群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同的符号象征。任何一个个体,不仅有对某个群体的主观认同和归属感,而且也对他人进行着分类,这是建构我们自己认同的另一种方式,是一种我们可以用来建构自己的认同的资源。[3]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商品所体现的身份、地位,人们通过消费各种符号化的物品来获得各自阶层的身份认同。而“发廊小哥”是现代社会中具有大众消费代表性的“草根一族”,他们迫切希望获得城市人们的身份认同、社会认同及阶层认同,因此,他们符号化消费的行为尤其突出。

消费符号化是指人们消费商品和服务,不再是消费其使用价值,而是消费其符号象征意义。[4]在当下社会中,商品符号化成为人们消费符号化的转化表达。商品符号化成为消费者表达自我、体现文化品位、表现社会层次、体现生活水平的符号,成为某一个阶层或者某一特殊群体等顶礼膜拜的图腾。这让“时尚代言人”的发廊小哥们更“不甘示弱”,甘心成为消费符号化、商品符号化、品牌符号化的“俘虏”。例如,他们会佩戴大LOGO的皮带、金属手表、金饰品、iPhone等大众熟知的“奢侈品”,装作自己是名牌的消费者。

发廊小哥通过穿着打扮来与别人区分开来,故意打造一种独特的形象。这种不断要求新奇迥异、与众不同的心理,实际上是个性和自我意识的凸显。个体通过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的行为来找寻自己的存在感,作为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的象征。渴望获得服务对象的认同,亟待证明自己始终走在流行的前沿,对时尚元素的不断追逐,是他们掩饰自卑,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 [奥]阿德勒.超越自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41.

[2] 曾琦.流行服饰文化传播中的符号化特征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6:29.

[3] 胡荣,陈斯诗.时尚消费的符号意义与社会阶层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08(6):110-111.

[4] 李翠敏.消费社会中的符号世界之我见[J].中国商界,2009(9):370.

猜你喜欢

发廊符号化男装
“无聊”的男装
陈海露服装设计(作品)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我不是一把秋扇
男装流行面料
八旬老太和她的两元“发廊”
谋生之道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男装流行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