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发展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

2016-01-27张璠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理论政治思想

张璠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共享发展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

张璠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共享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延伸与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思想。共享发展理论将社会主义的发展本质进行了明确,并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追求上,确定了社会核心价值观。新的时代下,运用共享发展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从文化共享、共建中来推进以人为本,来满足广大思政教育者的育人诉求。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共享发展理论 融合策略

习近平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作为十八大以来推进中国深化改革的重要理论成果。共享发展理论的提出,一方面体现了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就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发展方向。共享发展理论作为我党重要的实践理论和价值取向,进一步阐释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也为深化改革,促进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为此,结合共享发展理论,立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实际,来探讨其在塑造新时期的思政教育环境中的积极意义。

一、共享发展理论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基于高校大学生思想发展实际,通过对我党政治理论、方法、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来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性、来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特色与优势。共享发展理论的提出,一方面是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树立了新的研究方向。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中国社会在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来自国内外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政治制度建设上,权力腐败的蔓延,社会贫富分化的突出,违背了社会改革的初衷,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影响。如对社会公正认识的缺失,对人与社会关系的偏激化、利己主义的盛行等等。不可否认,改革开放的实施,推进了中国社会发展状态的快速形成,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同样面临更多挑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共享发展理论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基础,也成为当前社会改革、制度改革中全体人民所达成的价值共识。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习近平多次强调“改革发展的成功与否,其最终判断标准来自人民是否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共享发展理论到兼顾各方利益,再到社会分配制度的完善。这一切都需要从制度变革、思想观念转变中来真正实现。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需要从共享发展理论中,通过深入研究共享发展理论内涵,把握共享发展理论的深远意义,积极调整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之传播至广大人民中,使之外化为指引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具体规范。事实上,对于当前民众思想意识的引导,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实践中,关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社会主义中国的成果归于广大人民共同享有,才是落实共享发展理论的具体要求,也是推进社会公平、公正的具体体现,更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富裕、奔向小康的具体目标。

二、共享发展理论顺应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求

(一)共享发展理论契合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发展

社会主义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补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经济模式是契合的。在这一理论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逐渐实现全民富裕。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经济制度。而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对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创新,迫切需要从制度的科学性上来进行完善。当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汲取理论与实践方法。共享发展理论的提出,其根本在于完善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第一,共享发展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反映。共享理论的目标在于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成果,并基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突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十三五”将“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由此可见,对于共享发展理论,其宗旨在于共享全体人民的劳动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如果无法保障各个社会成员的利益,仅让少数人富裕,并不算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更不是社会主义。第二,共享发展理论倡导社会公平与正义,将“共享”作为“共同享有”而非“平均享有”。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要从机会均等上、分配方式上体现正义,对于社会财富的分配,要保障合理性、妥当性,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当然,对于贫富差异的存在,并不影响共同富裕。同样,对于“共享”也非等同于“平均分享”,而是将付出与收益进行关联,让平等竞争渗透到经济社会活动中,来激发所有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来推进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也就是说,对于成果的分享,是建立在分配合理性基础上,从而为实现个人利用与社会利用的均衡提供理论平台。

(二)共享发展理论契合党的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指导思路,也是对共享发展理论的深化。事实上,共享发展理论,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进程中,必然需要从“自由、平等、公正”中来实现,必然需要从“法治”中来保障。共享发展理论的提出与发展是中国社会当前构建和谐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使命,也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践行法治国家的基本保障。公平正义需要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共享发展理论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在整合多方利益的价值诉求中,利用发展成果的合理分享来实现社会财富的有效分配,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来兼顾弱势群体活的有尊严。同时,共享发展理论作为当前战略发展理念,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来完善社会主义公平环境,来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性、强制力,才能维护社会成员共同遵守行为准则,才能推进共享发展理论的有效落实。另外,共享发展理论在表现上不仅仅局限于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还要包括推进社会主义文明成果的合理分配。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协同发展中,促进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分享政治、社会、文化成果,推进全体社会成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三、共享发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途径

从共享发展理论的提出到共享发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作为高度抽象的理论,其融合的关键在于“共享”,在于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发挥“共享”的指导作用和整合功能。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涵盖范围很广,既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还要公民道德和素质教育等内容。因此在融合实践中,需要从共享发展理论所蕴涵的价值与意义上,使之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各个领域。

(一)确立共享发展理论的指导地位

共享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也是中国“和”文化的重要思想表现。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公平发展”理论,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应用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社会财富,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共享发展理论,不仅要从社会成员共同分享社会财富,还要从推进社会和谐进程中,实现社会成员人格尊严的保障。中国“和”文化所倡导的和谐思想,其“和而不同”表达了“相融共生”的发展观。“共享”是“和谐”的体现,是基于个人利益、社会利益的相互融合为条件。正是基于此,共享发展理论要从和谐文化的教育中,来引导广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品格。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共享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共享发展理论的核心,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任务。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看,以人为本要从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有计划、有目的的施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提升人的思想素质,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在教育实践中,不仅要关注公民的社会价值,还要关注个体价值;既要强调对学生的教育和引领,还要强调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中来践行共享发展理论。

(三)构建共建、共享、共富的教育发展体系

共享发展理论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为导向。共享发展理论要融入“共建、共享、共富”思想,要从整体上来协同各方关系,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物质文化财富的共建。同时,共建并非必然共享与共富,而要实现共享、共富,还要从完善分配制度,让全体人民从中获得成果,增强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1]袁玥,刘荣辉.共享发展的理论内涵及实现原则[J]. 辽宁经济. 2016(08).

[2]郭彩,刘兆征,王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了发展理论认识的重大创新[J]. 前进. 2015(12).

[3]陈瑞丰.构建“原理”课的整体性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5(06).

[4]焦盼盼.共享发展的哲学基础及其实践路径浅探[J]. 党史博采(理论). 2016(02).

[5]王淑荣,许力双.共享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与实践指向[J]. 红旗文稿. 2016(04)

猜你喜欢

理论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思想与“剑”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