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计算机有效性教学初探

2016-01-27王虹火箭军工程大学士官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岗位案例

王虹 火箭军工程大学士官学院

职业院校计算机有效性教学初探

王虹 火箭军工程大学士官学院

有效教学是一种提倡效果、效益、效率三者并重的教学观。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有效性教学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中实施有效性教学。

有效性教学 计算机 职业院校 教学效果

职业院校是根据社会岗位需求来培养学生的,注重技能的形成和培养。计算机专业是硬件和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专业方向通常分为软件和网络两个方向,向社会输送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有效性教学指的是以在较少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实效,即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快速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兴趣为出发点,确立层次化的教学目标

有效的课堂教学,都是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展开的。我们一直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一件事感兴趣,才有欲望去做去探索,计算机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每名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不一样,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要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出发点,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体差异确立有层次化的教学目标,从而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使之都得到提高。有梯度的教学目标还能够使每名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喜悦感和自豪感。

计算机教学普遍采用以项目为牵引,以任务为驱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将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一个的小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不断的去探索完成,从而掌握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对每一个任务要根据学员的基础水平和认知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对于电子表格的这一节的知识,可设置3级教学目标,1级是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只需根据教员所讲完成教员布置的作业要求即可,2级是针对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完成指定任务——制作班级海报”,3级教学目标是对于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设置“自主探索,完成校园报排版”的教学目标。如果完成了某一级别的目标可利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完成高一级别目标。这样,在不同的级别的教学目标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

二、以岗位需求为基础,设置案例化的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各个部门都离不开计算机,所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将来面临的岗位也很多。针对这样的情况,可将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基础,设置相关案例,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所学即所用,所学为所用。教学内容案例化后一方面使知识点更加具体,针对性更强,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也能充分调动起学生想要学习的积极性。在将教学内容案例化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只有真实的贴近职业岗位需求的案例才可以激发学生想要完成案例的主动性,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案例难度设置适中。太难的案例容易让学生产生压力感,没有心思继续学习,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难度适中的案例,让学员做完后富有成就感。三是评价案例完成情况要注重创新。达到案例操作要求的途径有很多,只要完成结果即可,但在评价学生完成情况时,不能千篇一律,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

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例,主要讲授的是Office办公应用软件和网络方面的内容。比如,可将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内容根据学生今后所接触到的岗位案例化为“排版设计个人简历”、“制作单位周工作安排表”等;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内容可案例化为“统计个人保险”、“批量制作工资条”等;Powerpoint演示文稿处理软件的内容可案例化为“产品演示”、“工作情况汇报”等。通过这些具有职业岗位特色的案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去实践操作,最终掌握所讲知识点。

三、以岗位角色为牵引,采取情境化的教学过程

有效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也体现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设置上,职业院校的学生可能一毕业就直接工作了,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置上应尽量创设职业情境,以岗位角色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采取情境化的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员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只需给他们提供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利用信息完成任务的情境或平台。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思考——探索——完成”的状态,就会感到课堂上比较充实,学有所获,也有动力继续学习下面的内容。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办公室文秘、财会等角色为背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境化的教学过程。比如word图文混排这一节的内容,可按照“情境化引题——学生探索完成任务——教员辅助答疑——点评总结布置作业”的过程来优化教学过程。在课题引入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单位准备下周与某公司联合举办员工联谊会,请你根据联谊会的内容设计一份宣传海报,要求主题突出,排版合理。接下来教员可以简单提示完成本节课任务所需的知识,对于简单的知识可由学员自主探索完成,完成不了的小组合作,对于难点问题,教师可根据情况做单独辅导或统一解答,作品完成后,教师根据完成的情况做点评,总结重难点。这样的教学过程从课题引入就让学生非常明白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学生对教学主线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主要内容的学习环节是让学生自己操作实践完成的,这样学生可以快速找出自己的薄弱点,以便课后巩固知识,最后以点评总结作为课程结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表现的更加愿意学,愿意自己动手探索,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四、结束语

在有效性教学的课堂上,教师的观念得到转变,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师要在课后认真做好总结和反思工作,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继续探索有效性教学,使之更好地落实到计算机教学中。

[1]沈兰宁.论计算机课堂的有效性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8).

[2]马丽.探讨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岗位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