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借代修辞格的语用预设研究
2016-01-27郭丽峰山西师范大学041004
郭丽峰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4)
文学作品中借代修辞格的语用预设研究
郭丽峰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4)
预设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日常生活交际用语中的重要手段,以便人们交流时传达信息,预设是人们在让对话得以进行的真值命题中,是保证说话人与听话人都能听得懂的、预先知道的一个共同情况。而借代是修辞手法,就是在话语中,不直接说出想要说的内容,而是借用一个和其相关的一个名称去代替。在预设和借代中都有一部分是双方知道的,却并没有说出来的信息。我将从四个方面来开始分析,研究文学作品中借代修辞手法中的语用预设。
文学作品;预设;借代
一、量的预设
文学作品的内容总会借助一定的修辞方式来表达主旨。量是说包含的信息量,读者对的修辞了解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对文本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借代的修辞中通过某一事物的一部分来代指整个事物,这就是量的问题。量太少会影响对事物的理解,量太多又会使文章显得拖沓,违背语言的经济原则。量的预设主要是从数量的方面进行分析的,运用表示数量的词语使得表达更加准确、生动形象。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嗡,都,哼,八,而……”1(《示众》鲁迅)
秃头是运用借代这一修辞手法,用他的一个明显特征代替了整个人物形象,在这其中,就有着预设,从整篇文章的语境来考虑,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这个人说的是谁,什么样的,干什么的,都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也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知识背景,而秃头,这些特征也不会再和小孩子扯上关系,这是我们共同知道的,用这个人的明显特征代替他后来的出场,通过结合语境,预设的知识,这里有着讽刺的意味,描写了反面人物,抓住了秃头这个特征,使人物刻画的形象生动,能使我们看出鲁迅笔下的这个人物,对革命的无知,以及他们的愚昧、麻木、落后,更好地理解鲁迅的作品,而从整体的文本上来看,运用借代,也使语言更加的简洁,增添了讽刺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这一手法在鲁迅的杂文、小说中很多地方都有体现,都用人物身体的一部分来代整个人物。
二、质的预设
在交谈中,我们要求说话者说的信息是真的,说对方能听得懂的话,遵守真实的原则,两个人说话没有一个共同的交谈点,也是说真实性的。只有交谈者都希望交谈能够成功,信息的交流才能得以实现。在修辞手法中也要注意借代的真实性,在对借代的事物的预设一定要是真实的,具体的。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吗?2(《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
在这里,袁世凯代指了银元,在货币上印着袁世凯的头像,所以在这里把印着袁世凯头像的银元直接说成袁世凯,这是我们所知道的背景知识,如果这句话是个假命题,本身就是一句假话,也不存在袁世凯这个人,那交流就进行不下去了,因为对方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就没有交际的必要了。
进行信息的传递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尤其是一些比较严谨的文学作品或者是要传达一定的信息时,比如对科学数据的使用要注意它的真实,否则会给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在不同的语体风格中它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在科技文体中它就要求数字的精确性,术语的准确性,
三、相关预设
语言的运用是说使用者运用语言这一符号,并且使交流正常地进行下去,双方对同一个问题有着共同的认知过程。相关是说在交谈时,与所说的内容是有关系的,比如对对象、地点、事物的认识了解。这涉及到人们的知识结构、对事物的理解、民族差异、背景、语境等等的因素,没有这些因素,会使交流出现障碍。相关原则是说和文章相关的对象、地点、以及和作品内容相关的信息。在对对象进行借代预设时,总会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3(《毛泽东选集》毛泽东)
在这里运用诸葛亮代替有才能有智慧的人民,本来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人物,在他身上充满着智慧,聪明,以后就用他来代指极具智慧的人。在这里作者就用了他来借代有智慧的人民,在这个借代中就存在着预设,是对诸葛亮人物进行了预设,根据背景知识知道此时的诸葛亮并不是那个摇着扇子的诸葛亮了,而是来指代智慧的人民,作者对相关对象的借代与预设,而在对对象进行预设借代时,总会带入作者的主观意识,这样就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有了一定的思想,对人物形象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在这里,运用诸葛亮是包含着赞美劳动人民的感情。
四、方式预设
方式指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包括说话的方式,用含糊的话语来指代以及在说话形式上原先规定或者是认可的规则等。方式预设包含着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在一句话形成后,包含着作者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流露出的情感,有时为了避讳,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其中就会体现出我们的思想情感,褒扬或贬谪,喜欢或厌恶。
“小栓进来罢!”华大妈叫小栓进了里面的屋子,中间放好一条凳,小栓坐了。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4(《药》鲁迅)
乌黑的圆东西就是人血馒头,就是治疗痨病的“良药”,运用借代而不直接说出来带着人血的馒头,在此就形成了预设,不便对小栓明说,就用含混的话语来代替,掩盖事实的真相,夏瑜作为革命人,却被无知的人民沾上他的血来治疗痨病,这是多么的可笑与悲哀。华老栓想治好儿子的病没有错,却因为无知与愚昧成了帮助杀害革命党人的帮凶,这造成了悲剧。
有时在阅读中我们总会见到说是读尼采,读鲁迅,弹莫扎特,听起来让人不理解,人怎么能读和弹呢,原来是用尼采代替尼采的作品,鲁迅代指鲁迅的作品,莫扎特代指他的曲,这不仅运用了借代,还形成了预设,存在着尼采、鲁迅和莫扎特,他们的作品是什么样的,这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读的宾语成了人,这样不合语法规则,而作者打破原先的说话规则,强调作品,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并不是说读人,而读的是他们的作品,贡献,以及伟大的思想。
预设这一重要的概念,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注重研究语言学中的这些联系,修辞是为了让语言有一定的表达效果而使用的。他们之间都隐含着一部分共同的信息,这就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而从修辞角度去探索研究预设在句子中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注释:
1.鲁迅.鲁迅经典文集[M].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1:122.
2.转引自辛菊.现代汉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479.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1:933.
4.鲁迅.鲁迅经典文集[M].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1:22.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11.
[2]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
[3]沈永社.跟毛泽东学修辞.西苑出版社,1996.7.
[4]辛菊.现代汉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郭丽峰,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