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艺术风格在动画中的应用探析
2016-01-27赵健伯毛勤学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经济管理系650106
赵健伯 毛勤学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经济管理系 650106)
水墨艺术风格在动画中的应用探析
赵健伯 毛勤学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经济管理系 650106)
中国早期的水墨动画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底蕴在世界动画的舞台上取得不小成果。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介入以及西方技术的引进,中国的动漫制作逐渐摒弃了水墨动画。本文分析了水墨动画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民俗文化以及造型风格,对它的优劣势进行了论述,并对它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动画片;水墨动画;传统文化;文化产业
好莱坞出品的《功夫熊猫》动画片在中国狂揽20亿票房,这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市场号召力。现在,很多学者以及动画制作人已经意识到了动漫制作过程中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汲取和运用,但是,鲜有人关注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融入动画的制作当中。本文将通过对中国水墨动画的分析来讨论水墨艺术风格在动画中的应用。
一、水墨动画简介及其特点
(一)水墨动画简介
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的一大特色,它把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将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运用动画拍摄的特殊处理技术把水墨画形象和构图逐一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形成浓淡虚实活动的水墨画影象的动画片。
水墨动画片打破了动画电影传统的制作方法。以往动画片都是一张一张画在透明的赛璐珞片上,然后一格一格地拍摄在电影胶片上。一部放映十分钟的短片要画七八千张连续动作的画面,同时,为了保证形象的统一,得让它稳固不抖,所以几乎所有动画片的形象都是采取“单线平涂”的线条结构为主。而水墨恰恰相反,它是运用墨和水分的渲染,发挥墨色浓淡和虚实的效果来描绘对象。它的这种特色,既没有明确的边缘线,中间又不能平涂颜色,所以要在数以万计的赛璐珞画面上求得稳定的水墨效果对绘画技术的要求很高。
水墨动画传承了中国传统美学艺术,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是美术动画在表现形式和审美上的突破。它讲究自然、随性,只求能宣泄、释放自己的情感,以简练洒脱的笔墨描绘物象,讲求意境,加上天马行空的联想,赋予文本对象更多的性格特征。
中国动画历史上出现过《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牧笛》等优秀水墨动画片,它们都是现代动画制作技术与传统水墨画的完美结合。《小蝌蚪找妈妈》的角色设计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山水情》则充分发挥了水墨画写意山水的风格,将中国画的含蓄、意境之美体现在动画上。
(二)水墨动画的特点
作为虚拟艺术的杰出代表,动画片的虚拟性想象机制较之其他类型电影更为直观和重要,所以动画的文化传播都依赖于符号生产和符号传播,所以每个动画的制作核心便在于塑造什么样的符号。水墨动画电影在人物塑造、场景设定以及音乐制作上浓重的中国风使其在符号标签具备了明显的区别性标识。
1.人物形象设定
人物造型上,广泛吸收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风格,如京剧、甲骨文、木刻、崖画、剪纸等,用这些中国风色彩浓重的艺术形式对任务进行形象装饰性和性格刻画。动画人物形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在符号消费的时代人们消费的其实是差异性,所以动画人物设定的核心便在于怎样对符号进行编码使之明显区别于其他动画形象。中国特色、东方韵味便是水墨动画人物最大的特点。以影片《大闹天宫》为例,影片整合了京剧脸谱、民间版画等传统艺术,并进行动画处理,设计出的孙悟空不管是衣着如戴着的软帽何围着的虎皮还是长相如倒置的仙桃的脸,都具有明显的中国的符号特征。
2.场景设定
在影视动画中场景设计非常重要,动画场景并不是纯粹的视觉符号,只有符合整部动画风格的场景才具有一定的叙述性,所以,在进行场景设定时不能孤立在故事的文化背景和人物形象设计之外。很多的中国动画影片的场景设计就很具有中国特色。以影片《宝莲灯》为例,场景的基础是以青绿色为主的中国山水画,整体风格上融入了民间建筑和古代壁画的元素,结合虚实相映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了神话中的幻境。中国传统元素对动画影响很重要的一方面便是色彩,这也是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最大主要区别所在。红、绿、蓝是中国传统绘画多用的颜色,也是中国人喜爱的颜色,所以很多水墨动画里的场景就多采用这些中国风很浓的颜色,这样还能增加场景的熟悉感和认同感。
3.音乐制作
动画作为一种声光技术和美术技法相结合的视听艺术,音乐是很重要的文本叙述手段,很多动画影片都融入了民族戏曲精髓。值得一提的是《山水情》,打动人心的不只是用写意山水展现出来的中国大好河山,也是与水墨技法交辉相应的古琴技艺,大量的古琴曲不仅增加了影片的深度,还从听觉上也给《山水情》印上了明显的符号特征。
二、水墨动画的现状
水墨动画在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初期取得了卓绝的成绩,其最主要原因便是其“中国风”的符号特点。上世纪80年代,文化产业开始在中国发展,在国家的政策、财政支持下文化产业逐渐繁荣,动画产业也随之进入了大力发展阶段。随着资本的介入以及市场化运作的影响,以前繁荣一时的水墨动画逐渐被摒弃,中国的动漫从题材、剧本、人物形象、场景设计以及价值观都逐渐往西方动漫靠拢。水墨动画今天的生存状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被所追求的经济效益限制
随着资本的介入,诸如水墨动画等精益求精的动画短片越来越少,而电视系列因其省时、省力以及收效快成了中国动画业的主导产业。在动漫产业化发展的今天,动画制作的主要目标便是经济效益,在这样的价值导向作用下制作过程繁琐又耗时间的水墨动画便不会成为商人们的首选。
(二)复合型人才不足
今天,中国动画的整体水平是下降的,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创作队伍的整体艺术修养下降,而这主要可以归结于中国动画教育的偏科。中国高校的动漫教育急于与国际接轨,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更偏重技术的培训,而忽视了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这种“制作职业培训”的误区会抹杀动漫专业人才的创造性,致使原创动力缺乏甚至出现抄袭,同时,也会导致出现没有普世价值的“幼稚”的动漫作品。中国早期动漫便是由于其具有“灵魂”而大获成功,没有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的动画作品便会失去灵魂,这是技术无法弥补的漏洞。
(三)与后现代美学审美趣味相冲突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审美层面也出现了分歧。中国自古以来的艺术形式都注重留白,水墨动画自然也不喜欢把故事或者感情叙述得太满,留给观众猜测和揣摩的空间,这就对受众的文化底蕴和涵养提出了要求,一定程度上属于精英文化。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大众文化,作为市民文化的升级,大众文化是对精英主流文化的一场批判,它的庸俗、单调都是为了刺激大众消费。所以,在娱乐至上、消费之上的消费观让快餐式的短暂快感和情感的满足更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而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琢磨的水墨动画则无人问津。
(四)制作方法和题材的局限
中国水墨动画技术上的障碍是其与大众文化消费之间的冲突。屏幕上流动的水墨渲染的效果并不是在宣纸上完成的,和其他动画一样都是在动画纸上。要把中国水墨画的浓淡虚实很好地表现在移动的画面上对摄影提出了挑战。例如在《牧笛》中,先要对事物进行分层上色,每一层分别涂在一张透明的赛璐璐片上,摄影师分别拍每一张赛璐璐片,最后用技术合成物象并处理成为水墨渲染效果。过程的繁琐耗时很难跟上现代社会的“快餐消费”文化。
题材上也有局限。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上水墨动画可以大显身手,而表现与现代生活相关或科幻题材时,水墨动画就显得相形见绌了。而大众文化往往注重流行性、普及性和娱乐性,所以,在题材上生活化且视听效果很现代的欧美动画相比,中国水墨动画就显得相形见绌。
三、水墨动画的前景与展望
动漫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已具有很大的消费市场,美国、日本、韩国等动漫强国在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资源基础上进行动漫创作,占领了世界动漫产业的大部分市场。相较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以及优美的山水文化不仅是中国的资源禀赋,也是中国动画的比较优势,这就需要今后的动画电影在民族土壤中吸取更多的养分。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全球文化的碰撞,除了资本、技术,“文化附加值”也成为文化产品的价值以及符号差异性的所在,并且后现代主义审美喜欢解构现代文化并追求非常规理解的“文化”,因而异文化体验逐渐成为文化消费者们喜欢的“文化附加值”。所以,水墨动画以其独具一格的中国文化又重新被人们重视,并且发展方式逐渐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它的运用形式上。我们今天接触到的大多数水墨动画的作品都不再是单纯的动画片的形式,而是以视觉元素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例如,王力宏的MTV《在梅边》,水墨动画并不是全部的视觉画面,而是作为空间背景穿梭在其中,它并不是MTV的主要内容,但是却作为一种符号把歌曲的中国风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歌曲给观众听觉上的刺激,水墨动画背景能给观众视觉上的强调,这样整首MTV就在感官刺激上烙下了“中国风”的符号,并使作品得到了升华。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水墨动画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水墨动画片,而是作为文化符号溶入到作品当中,强调作品的文化差异性以及文化附加值。这些作品中的水墨动画元素的应用不仅仅意味着复古、怀旧,它也让我们看到了水墨动画在资本介入后寻求到的新出路:一种直接与商业相结合与大众对话的新的水墨动画艺术作品。同时,技术的进步也让水墨动画的制作跳出了技术上的限制。例如,随着计算机的介入,许多通过三维动画制作模仿水墨动画效果的短片陆续出现,如最近网络上流行的《夏》等,也可看成是对传统水墨动画风格的延续。
四、结语
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为世界作出的一大贡献,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在民族化的道路上很好的文化产品,更是我国文化走出去最具竞争力的资源禀赋。随着技术的进步,水墨动画制作过程繁琐又耗时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今后,水墨动画应该加入更多的原创元素,并积极开拓应用领域。在世界都进入文化产业化的时代,一个好的艺术品,应该产生较高的商业价值,获得应有的回报。如果没有经济支持,艺术的生存便举步维艰。随着中国元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逐渐升温,相信在将来,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水墨动画也会有广阔的前景。
[1]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
[4]蓝华增.意境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5]金燕玉.中国电影年鉴 [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6]唐伽.中国电影年鉴[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7]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M].学林出版社,
[8]郑朝,蓝轶.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M].中国青年出版,1989.
[9]王璜生,胡光华.中国画艺术专史·山水卷[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10]张松林.中国电影年鉴[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11]鲍济贵,梁萍.中国美术电影69周年[J].电影艺术,1995(6).
[12]金天逸.中国动画学派的发轫成型和成熟[J].电影艺术,2004(1).
赵健伯(1989-),女,拉祜族,云南临沧人,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