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多样性探讨海口火山村落的空间环境保护
2016-01-27段晓黎海口经济学院570100
段晓黎 (海口经济学院 570100)
基于文化多样性探讨海口火山村落的空间环境保护
段晓黎(海口经济学院570100)
摘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本文主张保护文化多样性,探寻海口火山村落的空间环境保护。我们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就要保护好中国自身的文化多样性。中国的民族文化多样性更是明显,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中国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将得到更好的发挥。海口的火山村落是人文地理,气候环境因素自然形成的,是当地人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形成,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是海南文化多样性中的一个显著呈现。对海口火山村落的空间保护,有长远的发展意义。
关键词:空间保护;文化多样性;火山村落
海口经济学院2015年度校级科研课题"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村落乡土建筑与景观研究"(项目编号:hjky15-32)
中国疆土辽阔,气候和地理环境差异性明显,每个地区的村落有自身适应环境与地域的方法及建造策略。在村落的空间环境这个问题上,一方面要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理解文化如何去共生共荣,将保护火山村落的空间环境建立在顺应文化发展多样性、保护地区多样性的优势上。尊重地域差异、缩小差距,持续发展。
一、多样性对海口火山村落的影响
海口火山村落聚居地比较大的属石山镇,这里是火山石的世界,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见证,是村民自发建造适应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的火山村落群。海口火山村落群有大自然的杰作也有村民们适应自然,与自然共存的特点,村民建造房屋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空间布局符合当地气候环境。
天然形成的火山村落,是地理环境因素造就的,是大自然的杰作。
(一)地域文化
火山村落的取材为各式各样的火山石材料建成,火山石建造的房子平整密实,布局灵活,随村落的建造需要而不断变化,村落的整个空间营造上也可采用火山石,比如道路、景观墙、广场、各种石头墙,都可运用火山石来建造。运用广泛,材料的防滑性特别好,防潮,符合海口大的气候环境,也是火山文化在村落的完美体现与运用,是及功能与艺术为一体的村落形态。
(二)地域特色
海口火山村落的布局突出地域特色,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生活习俗、气候特征及火山村落的空间布局模式。其空间环境结合地形、植被、材料、水体等自然特色,形成地域性的自然、乡村风貌。火山村落结合本地特色,根据海口气候、地形、材料、火山文化等条件,形成各具特色的标志。
(三)地域环境
地域环境如地形、地貌、风向、日照、空气、水文等自然要素形成的环境,海口火山村落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而形成,村落的建造材料主要是火山石,就地取材,成分为玄武岩。其火山村落的空间环境、村落布局等顺应生活需要和符合当地实用性而发展的,流露出最朴实的村落文化及村落环境。这里都是依附火山生态所衍生出的古村落,是火山文化造就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火山村落,形成独特的火山石文化。在海南是保存原始风貌比较好的地方,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二、保护火山村落的文化多样性思考
近几年,农民富裕之后,向往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很多年轻人搬离故乡,村落里留下的大多是老年人,火山村落的维护出现一些现实问题。如三亚的水南村、海口的攀丹村、金花村等村落在发展中丧失一些地方的文化多样性。基于存在的问题探讨海口火山村落的地域特色及村落的保护。
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海口火山村落群的建造面积、大小、位置选择、材料、建筑色彩、村落景观、建筑风格等进行不断的磨合与再建,形成了一定的村落特色,适宜生活的村落布局形态。村落的建造无形中演变为海口的特色村落,本研究以尊重海口火山村落历史文脉为原则,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村落空间环境,令海口火山村落生态、自然的延续与发展,并得到升华。对于火山空间文化的多样性有几个方面的思考:
1.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好火山村落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
2.进行现场调研和火山村落文化多样性教育引导,保护家乡,保护自身的居住文化和居住环境;
3.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乡村复兴计划,使火山村落保持本身具有的生命力并发展村落的独特差异性。
三、保护火山村落空间环境与传承
(一)保护火山村落的空间环境
博物馆式保护:强调保护和保存火山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对有价值的东西不搬迁不复制,同时保护使其得以存续的环境。
集散为整的保护:对现有火山村落建筑进行划分,进行保护、保留、改造、改善。对较为孤立存在代表性院落进行就地重点保护。
分区式保护:原有的火山村落不动,在其旁边再建一个新区,以供居民居住和生活。
原生态保护:强调保持当地原居民的原生态生活、生活习性,延续火山村落的文化多样性和空间环境。
教育式保护:尽量在火山村落建立保护学习地,进行科教活动,让居住在火山的村民及外来人员了解火山文化,火山村落;了解火山村落的空间环境;传承火山村落的建造方式,发挥火山石的作用,保护火山村落的文化多样性。进行趣味性活动,以保护火山村落为主,使保护火山村落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在趣味性中深入人心。
再生式保护:通过火山村落空间环境的保护,尊重火山村落的文化多样性,延续火山村落的空间环境。保护火山村落的同时,注重周边环境的营造,与火山村落融合,在火山村落进行火山石的再利用,再发挥,争取火山石更好的发挥生态作用与朴素审美,进一步深化火山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价值。
(二)保护火山文化多样性的传承
旅游开发式保护:在大多数古村落都采取这种保护方式,其理想状态是一方面通过旅游开发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上;另一方面,古村落旅游业的开展,促使该地区的居民更关注古建筑和古文化的保护,增强当地居民保护文物的意识。
植物保护:种植适合当地环境、符合农村要求的经济类和观赏类林木等传统海南本土常见植物。火山村落的居住环境结合农业生产尽可能利用农地、林地。尽量注重海口热带地区的生活环境,也可用海口本土农作物搭配本土常见植物造景。火山村落的空间环境需满足谷物晾晒、火山村民的日常活动、交往交流、休闲活动,与环境想结合,与火山村落的整体文化氛围相契合,采用火山石与植物的生态搭配。
结论
当前,建设特色村落很多是为了发展经济,但没有特色文化支撑的村落不能持久。海口的火山村落是集本土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历史,承载了更多的特色与故事。海口火山村落的这种多样性更好的体现了中国地域特色与文化的相容相生,保护与传承火山文化的多样性,使火山文化与空间环境共生共荣,令我们的居住环境更加丰富多姿。
参考文献:
[1](日)茂木计一郎等.光、土、水,中国民居研究[M].南天书局出版社(台北),1996
[2]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陈志华,李秋香.中国乡土建筑初探[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维基・理查森(RichardsonVicky)(著),吴晓,于雷(译).新乡土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