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审美思想在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以广西南宁天池山生态休闲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
2016-01-27邹航英桂林理工大学541000
邹航英 (桂林理工大学 541000)
景观生态审美思想在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以广西南宁天池山生态休闲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
邹航英(桂林理工大学541000)
摘要:景观生态审美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具有先进生态学思想的审美观念,它是以原生态景观审美为基本点,集合视觉审美和生活生态审美等要素,交融整合生态生境与人性空间,是生物物种的生境和谐。现在住宅小区特别注重生态景观设计,追求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本文概述了景观生态审美及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内涵,探讨了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设计原则和方法,分析研究了广西南宁天池山生态休闲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关键词:景观生态审美;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设计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住宅区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住宅区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景观生态审美思想已经融入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设计中,广泛应用新科技新材料,创造了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成为现代时尚的审美观念,对促进现代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述景观生态审美及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内涵
景观生态审美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具有先进生态学思想的审美观念。它是以原生态景观审美为基本点,集合视觉审美和生活生态审美等要素,适应科技文化发展需求,关注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民情、科技文化、历史记忆精华,交融整合宜人生态生境与人性空间,创造生物物种的和谐生境。
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就是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和谐理念为目标,用科学的创新的理论和方法来规划、建设、运营居住地,研究和利用基地自然状况,处理和发挥居住区空间关系,关注居住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融合和协调居住区整体风格,让居住区景观自然优美、居民心情舒畅、生活休闲娱乐,实现居住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设计原则
1.生态美原则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保持住宅区原有地形地貌,最大程度改善住宅区生态环境,使住宅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生态关系协调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艺术与环境交融整合,使住宅区环境优雅高尚、文化内涵丰富、经济效益显著、个性特色鲜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发挥生态效益。
2.功能美原则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既要考虑景观形态特色审美,又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需求的不同功能区,为居民提供多种休闲、娱乐、游览场所,做到功能美和生态美的和谐统一,让居民在居住区能各取所需、陶冶情操、自得其乐,让居民在居住区能放松心情、亲近自然、回归自然。
3.文化美原则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充分依托本地的文化特色和生态特色,要地区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要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景观特色相结合,要景观艺术与生态自然相结合,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环境,在给居住区居民提供美的享受的同时,提升居住区居民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
4.整体美原则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把住宅区环境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和管理,必须综合考虑各种组成要素,采用综合的、完整的、生态的、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法,努力营造品质高雅、文化丰富、内涵深厚的居住环境,达到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生态系统最佳平衡。
三、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设计方法
(一)整体规划
规划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居住区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要以居住为主要功能,保证空气清新、交通便利、通风良好、日照充分。同时要把居住区与外围环境融为一体,结合城市历史和人文特点,要充分发挥地段优势,综合考虑教育、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等功能设施配套。
(二)道路设计
生态休闲住宅区的道路要起到疏导交通、便于出行、组织居住区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区内道路系统应通而不畅、顺而不穿,要出人意外、人人意中,具有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线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车行道和人行道要与景石、座椅、灯具、植物相结合,共同构成景观线,使人在感受视觉美的同时愉悦心情。
(三)停车场设计
居住区内停车位在布局上要以地下、半地下为主,在地面上的停车位要数量适中、设置合理,尽量不应影响环境美观,减少空气污染、噪音干扰,让人们视觉美观和听觉清净,地面上停车位要适当植树种草,改善小区环境空气,创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
(四)绿地设计
绿地设计是指在居住区用地上设计栽植树木花草。在设计时,要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绿化美化香化结合、平面立体结合、乔灌花草结合、实用性艺术性结合。在植物选择上,应注重植物配置组合,注重植物季相变化,以乡土植物为主,外地植物要适当选择,并且要选择观赏性高适应性强的植物,使居民生活接近自然环境,营造舒适、幽雅、宜人的景观,很好表达生态性、休闲性、居住性。
(五)建筑设计
居住区中建筑物数量庞大,是居住区人们视觉审美的重要景观。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对人们的视觉刺激较强,特别是建筑造型和建筑墙面颜色,建筑造型要力求造型完美、比例适当,墙面颜色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建筑布局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使之错落有致。
(六)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在居住区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功能,在设计建造雕塑、花架、长廊、凉亭、假山、小桥、水池、灯具等景观小品时,要做到合其体宜、立其意趣、顺其自然、巧其点缀,使居住区富有地方特色、让住宅景观焕然一新、增添情趣、爽心悦目、成为居住区的景观标志。
四、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设计实例
(一)总体布局
天池山生态休闲居住区,用地总面积532亩,位于南宁市青秀区仙葫大道中段天池山,南瞰邕江、灵龟山森林公园,北览丘陵田园风光,西望风岭、琅东及青秀山公园。楼宇利用山地高差建造,楼宇间有溪流、瀑布、叠水、涌泉动态美景,呈现一派“云在窗前飘、水绕屋檐走”的原生态公园美景。小区交通十分便捷,功能结构完善,设有主入口景观区、停车场、湿地景观区、人文景观区、原始森林景观区、天池亲水区、会所游泳区、山地运动区等八个功能区,内设两条特色商业街,安防系统全覆盖。
(二)规划综述
天池山生态休闲居住区因天池山山顶有1万m2的天池湖而得名,规划建筑密度低于20%,绿地率约46%。投入1.2亿元打造园林景观及9000m2商业街区、3600m2综合会所、自动上下山扶梯、小区上下山公交车、3000m2森林幼儿园等配套工程。居住区建筑、绿化、人工休闲设施、空间景点设计都充分遵循自然生态景观系统的审美原则,闹中取静、动静有序,让居民能体验到森林密布、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
(三)绿化设计
居住区在绿化设计上,以山水森林公园为主题,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住宅楼为层层退台、底层围廊,楼顶平台绿化层层挂落,象征自然绿色建筑。住宅区公共用地的绿地植被都予以保护和利用;游憩步行道带,北边挡土墙种植松树、桉树。行道树不规则栽植,间隔建造草坪花坛,增加绿化空间层次;停车场嵌草铺装绿化,增加绿色面积,提高绿化效果。住宅庭园用草坪灌木绿化。山坡保留了原生态的山顶湖泊、山谷、坡地,园林绿化多种树、少种草,花卉分层搭配、追求活泼自然、移步换景的效果。
(四)景观环境
天池山生态休闲居住区利用原生态的“高山池水”优势,以10000m2天池为核心,溪流、瀑布、叠水、涌泉蜿蜒相连,形成“五龙擎天”的水系景观。居住区原生态植被面积广大、山高水长,楼宇建在山水园林之中,屏蔽城市的喧嚣,过滤尘世的浮华,环境静谧悠然,自然和谐,一派原生态公园美景。居民们在徐徐山风吹佛下,闻着花草清香,游园、养生、运动、娱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道路设计
天池山生态休闲居住区是依山而建,所以居住区主干道路是根据地势而形成的上山林荫路,坡度较大,相对较陡,坡度特别陡的道路可以适当增加线形曲折,以降低坡度,满足车辆通行要求,并设置小拱桥,限制车速,丰富空间层次,收到步移景异的视觉审美效果。支路环山绕行,顺山势曲折。在入口区,行车道旁边规划建设一条小路,人车分离,行人不受车辆干扰,可以步行穿过桃源洞游赏桃花园,增加游赏的舒适性。在各个公共绿地之间规划建设山林游憩步行道,便于居民健身、游憩、娱乐。
(六)建筑设计
天池山生态休闲居住区的建筑布局是利用原生态的“高山池水”的自然优势,从山底到山顶,环山层层而建,布局错落有致,是南宁独一无二的山居生态休闲小区。建筑设计重视楼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住宅建筑层高是联立式住宅为3~4层和多层为6层及小高层为1l~18层。住宅建筑形态多采用举架、出挑、错层等技术手段,反映滨水地、山坡地的环境特征。在材料上选择上,多用卵石、块石、仿木材质。色彩追求明快淡雅,做到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在户型设计上讲究干湿分离、动静分区,综合考虑山景、湖景和江景等景观,居民通过景观阳台和飘窗,享受最开阔的视野,登高望远的景致尽收眼底,爽心悦目。居住区建设尽量保护原有的观赏价值高的植物,提高居住区的文化艺术品位。
总之,生态休闲居住区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设计艺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融入景观生态审美思想,要以原生态景观审美为基本点,集合视觉审美和生活生态审美等要素,提倡多元化、整体化、自然化、生态化,要因地制宜,天人合一,交融整合宜人生态生境与人性空间,创造生物物种的和谐生境,使人们获得重返大自然的美好享受。
参考文献:
[1]陈炳超,陈利芳.广西南宁“天池山”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特色.安徽农业科学,2011(5).
[2]蔡舜娜.关于现代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建材发展导向,2011(6)
[3]高蕾.城市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
[4]王凯夫.住区绿地系统的类型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浅析[D].同济大学,2006.
[5]石岩.城市生态住区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3.
[6]丁金华.生态化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初探[D].东南大学,2003.
[7]胡忠行.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及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8]李惠春.浅谈居住区环境绿化的现状及其发展[J].园林工程,2006(1).
邹航英,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