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绿地优化设计
——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1-27宋晓梅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25000
宋晓梅 丁 灵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25000)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绿地优化设计
——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宋晓梅丁灵(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25000)
摘要:本文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地优化设计为案例,在校园排水、蓄水系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径流通道控制、洼地调蓄和滞留,草地过滤、下渗以及湿地生物处理等的基本原理,从渗、滞、蓄、净、用、排各个环节综合考虑,统筹研究,通过LID技术收集雨水补给湖体、道路排水系统改造、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化带、生态草沟、旱溪和生态水塘等技术手法有效控制校园内的地表径流,维护了水生态,解决了雨天洪涝的现象。希望本文能够对类似的校园绿地优化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校园绿地;优化设计;防洪排涝;水生态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我国许多城市不断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活困扰。传统雨洪管理理念通过加大下水道和河道的尺寸、渠化河道断面等手段来将雨水迅速排入大江大河的方式,不仅加重了下游负担,同时导致本地水资源白白流失而得不到有效利用,再次引发一系列的径流污染、水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即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可见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吸纳、蓄渗和缓释的作用。
大学校园作为城市环境中相对独立的一个系统,同时也是建设海绵城市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在调研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雨水排放系统的过程中,发现校园内部的积水和洪涝现象比较严重,要想科学合理解决以上问题,就要基于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利用LID技术减轻校园的内涝危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并将收集的雨水可作为景观湖的重要补给水源和校园的公共用水,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案例分析
1.校园雨水系统分析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扬州市区东南角,地势平坦,周边有两条城市主要道路,由于路基水平持平,基本不会造成雨水倒灌的现象。目前积水和洪涝比较严重的区域为校园硬质铺装路面且地势比较低洼的部分,根据往年多雨期积水和洪涝的情况,可采取加大道路两边排水的能力,绿化区采用下凹式绿地增加渗水和蓄水的能力,减缓排放到地下雨水管网的流量,同时在现有绿地区设置生物滞留带、植草沟、雨水花园、储水池等LID技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减少约30%-99%的暴雨径流并延迟大约5-20分钟的暴雨径流峰值,最终实现对暴雨径流的管理和控制。
2.方案优化及关键问题研究
(1)人行道外侧镶边石抬高。
由于部分道路人行道外侧绿化带高于人行道,因此把人行道外侧镶边石抬高,使外侧绿化带雨水滞留在绿化带内,从而达到减缓降水进入排水系统的速度,使外侧绿化带雨水滞留在绿化带内,从而达到减缓降水进入排水系统的速度。
(2)透水人行道铺装
透水人行道结构包括面层、找平层、基层和垫层。面层选用6cm厚透水砖;找平层采用3cm厚中粗砂;找平层与基层中间设置一道透水土工布,防止找平层的粗砂随雨水进入基层,堵塞基层;基层选用15cm厚透水混凝土、15cm厚级配碎石。透水人行道面砖和基层均为透水结构,雨水透过路面结构最终渗入土基。
(3)下沉式绿化带
在路缘石上开孔,把以往设置在道路边的雨水口引进人行道中,改为溢流口,让雨水进入路边的下沉式绿化带。加大路缘石开孔处道路横坡,增加雨水收集能力。雨水进入绿化带后,通过在两个溢流口之间设置的挡水墙拦蓄雨水,超过拦蓄深度的雨水通过溢流口排入市政排水设施。
改变以往单个树坑的方式,把4-5个树坑连成一个树池带,以增大蓄水能力。在树池带上游的路缘石上开孔并且局部加打道路、的横坡以加强收水效果,使雨水通过路缘石进入树池带。树池带下沉20cm,当树池带中的蓄水深度>20cm时,通过溢流口进入雨水管道。
(4)植草沟
绿化带整体采取下沉式设计,结合微地形设置植草沟、生态水塘等。在校园主要道路两侧修建植草沟,主要是收集由路面留过来的雨水和起到净化减少污染的作用。
(5)旱溪和生态水塘
旱溪和生态水塘依地势而建,灵活多样、可大可小,塘内可栽植芦苇、菖蒲、千屈菜、花叶芦竹等水生植物,既能起到美观效果又能做到固土,防止雨水浸泡导致塘壁坍塌。
(6)收集雨水补给湖体
在校园中心湖周边开通几处雨水下泻口,将不能及时排放到绿地的雨水引到湖里,缓解地下雨水管网的径流量,同时起到蓄水再利用的作用。
三、结语
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通过以上校园绿地的优化设计,可以达到在中、小降雨情况下发挥渗透、积存、净化、回用雨水的作用,在较大降雨甚至超标准降雨情况下具有应对洪涝压力的压缩、回弹、恢复能力,使其不发生洪涝灾害同时又能合理地资源化利用雨洪水和维持良好的水文生态环境,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校园绿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办发[2015]7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2]程江,徐启新,杨凯等.下沉式绿地雨水蓄渗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给水排水.2007(5).
[3]余绍武,丁年,任心欣等.城市下沉式绿地雨水蓄渗利用技术的探讨[J].给水排水,2010(36).
[4]张金龙,张志政.下沉式绿地蓄渗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节水灌溉,2012(1).
[5]王思思,苏义敬,车伍等.景观雨水系统修复城市水文循环的技术与案例[J].中国园林,20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