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百姓的事永远是我们的大事”——记义县头台镇头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书强

2016-01-27熊超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18期
关键词:村部锦州市全村

文/熊超

“老百姓的事永远是我们的大事”——记义县头台镇头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书强

文/熊超

张书强(左二)在文化书屋指导村民读书学习

他从事公交车驾驶员工作20 年, 安全行车30 余万公里, 无一起事故; 他每天带着爱心和微笑上路,集意见和建议;他视村民为家人,不遗余力地为大家服务;他四处奔波,为村里引进“农光互补”现代农业示范项目,一期工程计划投资2.4亿元……他常说:“只有经常迈入老百姓的门槛,老百姓才能走进我们的心坎。”他,就是锦州市环保局办公室主任,也是锦州市义县头台镇头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书强。

2014年8月5日,根据锦州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张书强到义县头台镇头台村挂职,任第一书记。到任伊始,张书强就抓住了村部建设这个关键问题。村部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房顶坍塌,不仅严重影响办公,也有损全村的整体形象。为了搞好村部建设,他和村干部们共同努力,经过多方筹措资金,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五室一场”建设。目前,一座占地1360平方米、窗明几净的村部已建成使用,成为村里的标志性建筑。面对众人的夸赞,张书强并不满足:“强村必先强经济,就是想方设法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集体收入增加。”此话一出,村民们眼睛一亮,但又不禁在心里画了个问号:“这真的能实现吗?”

2014年,辽西地区遭遇了60年一遇的大旱。面对干裂的农田,张书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一面与村干部一起,深入到田间地头,带领群众做好抗旱自救工作,一面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争取支持,很快便协调来2台水泵和1000米长的水管,利用方塘灌溉农田,并为种植大棚的8户村民打了一口水井,解决了蔬菜大棚灌溉的难题。全村共灌溉玉米700亩、大棚200亩、果树150亩,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通过抗旱自救,头台村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000斤。张书强带领村干部为民忙碌的一连串举动,令全村百姓竖起了大拇指。

为提高群众的抗旱自救能力,真正解决饮用水的问题,张书强积极与县水利局、省军区给水团联系,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陆续为全村打了3口饮用水井,解决了部分村民多年来吃水难的问题,也为村里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书强还利用个人关系,为头台村引进“农光互补”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占地1300亩,拟建光伏农业大棚装机容量20兆瓦。该项目是新兴的现代农业项目,以棚顶发电、棚内种植绿色有机作物的模式发展高效农业,是农业增效、财政增收、农民增收的新型农业项目。此项目列入当地新能源和农业科技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于2015年7月2日在义县人民政府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7.5亿元。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群众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村路没有硬化,张书强便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修建了一条长2215米的水泥路;村里没有垃圾填埋场,张书强又多方做工作,争取支持,先后建设路边沟1300米,清理边沟2300米,清运垃圾650吨,并修建了一个5000吨级的垃圾填埋场;村里的路灯少且不亮,张书强积极与省、市农村信用联社沟通,争取到10万元帮扶资金,为村里安装了27盏太阳能路灯;全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234人,张书强组织成立了头台村老年协会,筹款购买健身器材、象棋等文体活动用品,为老年人订阅报刊,利用村部广场、老年活动室经常性地开展爱老敬老活动。

不仅如此,张书强还联系解放军第二〇五医院,邀请医疗专家免费为头台村百姓义诊,主动与锦州市相关文化单位沟通,邀请锦州市知名书画家到头台村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并发动他认识的企业家为头台村百姓献爱心、送温暖,为困难户购买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得到了全村百姓的一致赞扬和好评。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头台村被评为“辽宁省先进文化示范村”,张书强被镇政府授予“爱岗敬业道德模范”称号。而对张书强来说,荣誉并不重要:“老百姓的事永远是我们的大事,为群众谋福祉是我们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村部锦州市全村
全村唯一收件人
善良的小熊
最后一课
延边州以“三举措”增强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ResearchontheNegativeMotivationofHighSchoolStuden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Vocabulary Skills by Using CALL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假如古代也有手机
村里有情况
Beams Up
三源浦镇提前谋划2015年党建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