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员干部应该严守政治规矩

2016-01-27张明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19期
关键词:规矩党员干部政治

文/张明

党员干部应该严守政治规矩

文/张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使“政治规矩” 一词被广泛提及, 并为人们所熟知。严守政治规矩,要求党员干部要树立政治意识、团结意识、程序意识、组织意识、原则意识,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等等。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究竟应该如何科学认知、理性对待政治规矩,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厘清和探讨的问题。

要进一步认清规矩的本质

一提到“规矩”,很多人就会想到“束缚”。的确,规矩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出约束、束缚的表象,从人的生物性存在而言,人人都向往自由,不喜欢被束缚,但束缚的表象之下却是另外一种本质存在。实质上,规矩是任何一个社会存在发展的必需品,是人们利益博弈后形成的最佳共识,是以“约束自由”的方式“保护自由”。

从人类社会形成之初,共同体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于是从开始约定俗成的习惯、风俗、民俗到后来人为制定的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等,都是规矩内涵、外延的延展与具体化。“万物莫不有规矩”,规矩在则不乱,规矩废则国亡。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君主、执政者无不重视规矩,无不依赖于规矩执政治国。自由和权利人人追求向往,但如果对个人的自由权利不加约束、不加限制,后果只能是人人相侵、人人受害,别说自由,生存权利都会不复存在了。所以,规矩其实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利益博弈后达成的最佳共识。表面上束缚人的种种规矩,其存在意义在于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大多数人的自由和权利。

党在规矩在,规矩在党在

政治规矩是中国共产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所在。其实,讲政治规矩不是党今天才强调的,如今再次重提政治规矩的意义十分重大。

立规矩、守规矩始终是党的政治基因和优良传统。早在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中,就专门用一章规定了党的纪律。1940 年1月,毛泽东在出席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农工展览会开幕典礼时指出:“八路军有两条规矩,一条就是官兵合作,一条就是军民合作。”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一文中也指出,“共产党员一定要严格遵守

党的纪律,对于共产党员来说,遵守纪律是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可以说,在党成立94年、执政66年的历史进程中,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三大作风”、从“两个务必”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再到现在的“八项规定”“三严三实”要求,严格定规矩、守规矩这个政治基因始终在被坚持和传承,也是保证党在各个历史关头力挽狂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因为有组织严密、制度严格、纪律严明的规矩,才保证了全党意志和行动的集中统一;因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守规矩、护规矩,才保证了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新时期新挑战要求全党必须敬畏规矩、严守规矩。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凡是政治规矩严明的时候,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甚至被推向危险的边缘。

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严峻形势,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在党员干部中出现了大量不守规矩的问题,比如,在原则立场上,不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摇摆,对重大政治问题公开发表反对意见,甚至对中央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在党内团结方面,不守规矩搞“团团伙伙”、小山头、小圈子、宗派主义;在组织观念方面,组织意识淡漠,大事情不向组织请示报告,弄虚作假欺瞒组织,蔑视甚至带头破坏规矩,等等。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的镰刀斧头旗黯然落下,苏共在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政权,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法西斯,拥有2000万党员时却丢失了政权,诱因固然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在于,党的组织纪律涣散,党内规矩形同虚设,共产党员漠视规矩、不守规矩。苏共亡党的警钟仍回响耳畔,作为一个党,没有规矩就必然会丧失驾驭力和约束力,就必然会丧失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必然会丧失正义和民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警醒的,“弄好了,能走出一片艳阳天;弄不好,苏共的昨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要理性认知和对待政治规矩

莫把规矩当“耳旁风”,不要心存侥幸。有些人认为“从严反腐、从严治吏只是一阵风,过一段时间就会吹过去了”,那是大错特错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以猛药去疴的决心重拳“拍苍蝇”“打老虎”,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从严“整党风”“肃吏纪”。立规矩的态度是坚决的、不容置疑的,对不守规矩者的惩戒是严厉的、毫不手软的。如果仍心存侥幸而不收手,不守规矩乱作为,必定会自食苦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党员干部应自觉慎欲、慎独、慎微、慎行,让自己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在党言党爱党、在党忧党为党,切忌心存侥幸,以恶小而为之。

莫把规矩当“枷锁”,不要心生厌烦。有些人认为“条条规矩太限制自由了,挺招人烦的”,这是没弄清自由的真正含义,没弄清规矩的真正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所以要紧一点”“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说的就是以“小自由”换取“大自由”的道理。对于规矩不能心存厌烦、心有芥蒂,而要把恪守规矩当成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党员干部应该有这种大胸怀、大觉悟。政治规矩与党的命运紧密相连,与党员干部的党性息息相关。强调规矩,正是对党的事业负责、对每一个党员干部负责。一旦没有了规矩,就会心无敬畏、“心为物役”。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会让人乱了方寸,甚至违法犯罪。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能将人从“心为物役”的奴役状态中解脱出来,克制膨胀的私欲、断绝非分之想,就会少栽跟头、不坠深渊。规矩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是疾车如流的马路上的红绿灯,是悬崖尽头的一道护栏,规矩的背后其实是慈是爱、是护是佑。

莫把规矩当“绊脚石”,不要心生厌烦。有些人认为,“规矩太严、管得太多,什么都不敢干了,那是干事创业的‘绊脚石’”,实则不然,在党纪国法等规矩的范围内干事创业才会不坏事、不出事。面对种种规矩,我们须要心怀敬畏之心,但无须畏惧害怕,“身正不怕影子歪”“平时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规矩的存在实质上能保证我们更好地干事创业,那些把规矩当作“绊脚石”的人,是在逃避责任、给自己不作为找借口。打个比方来说,干事创业犹如一列疾驶的火车,规矩约束就像伸向远方的铁轨,火车只有时刻在两行铁轨上,才能顺利安全到达目的地。如果没了规矩约束,出了轨的火车开得越快,车毁人亡的后果就越惨。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一些高级领导干部腐化堕落、身败名裂的下场,无不折射出乱了纲纪、坏了规矩的巨大危害,无不给我们以最现实的警醒和最强烈的震撼。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大党来说,不立规矩就会一盘散沙,不讲规矩就一定没有未来。对于每一个党员而言,更应心怀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把规矩放在心中、行于脚下,绷紧了规矩这根弦,画好了德、能、勤、绩、廉的五线谱,就能弹奏出一曲完美的人生乐章。

(作者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本栏编辑/白华鲜

猜你喜欢

规矩党员干部政治
党员干部新书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按规矩办”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