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历史语境对周瘦鹃译本《妻》的制约

2016-01-27陈章晓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3期
关键词:周瘦鹃译本译者

陈章晓

南京理工大学

社会历史语境对周瘦鹃译本《妻》的制约

陈章晓

南京理工大学

译本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也不是在真空中被接受的,任何译本都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在进行翻译批评的时候,必须考虑社会历史语境对译者的制约,才能保证翻译批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本文选取了民国著名翻译家周瘦鹃对《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的译本,从其语言风格,翻译策略,语言形式三个方面探讨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对译者的影响。

周瘦鹃;妻;民国;翻译批评

翻译作为一种人类活动,是为一定目的服务的,而且这种翻译目的和动机产生于某种特殊的历史背景,所以社会历史背景对译者的翻译策略,翻译风格等会产生重要影响。在进行翻译批评的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文本的对比层面,将翻译视作孤立静态的活动,我们必须将语言之外的因素,例如社会历史语境纳入翻译批评的范畴,这样才能立体,多维度的解读译本。

马克·吐温的小说《The California’s Tale》传入中国后,首先出现了吴梼的译本《山家奇遇》,后来,于1915年,出现了周瘦鹃的译本《妻》,此译本收录于包笑天编,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的《小说大观》(第一集),后又被收录到周瘦鹃编译的《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中华书局发行。此小说后又被译者按照题目直译为《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本文选取了周瘦鹃的译本《妻》进行研究,从译文的语言风格,翻译策略,语言形式三个方面探讨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对译者的影响。

首先,《The California’s Tale》是马克·吐温用第一人称的视角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悲剧故事,充满了主人公对妻子的思念。虽然文章内容颇为伤感,但马克·吐温却用了一个颇具中立色彩的题目,看不出作者的具体态度,所以,后有译者将之直译并不为过,反而契合了原作作者的气质。可是周瘦鹃将“The California’s Tale”译作“妻”,独独一字,内涵却很丰富,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这样的翻译不仅直接将故事的核心内容告诉了读者,而且奠定了译文的感情基调。笔者认为,“妻”这个题目显得尤其的哀伤,既可为“妻”,也可为“凄”,既可表达“爱妻”,也可表达“思妻”。如此翻译,虽然没有忠实于原文,采用了意译的方式,但却为原文题目加注了一份情感,一份译者的情感。这样的情感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瘦鹃的译本完成于1915年,处于民国初期。这一年,国家政局动荡不安,政客们粉墨登场,排演了热闹非凡的政治戏码,辛亥革命失败,袁世凯成为政坛头号男主角,国家的未来不知何去何从。包括周瘦鹃在内的文人学者们忧国忧民,所以作品都透露出浓浓的感伤。

其次,在周瘦鹃的译本中,多处使用了省译,增译等翻译策略。比如“Grass now grew in the streets,and the little houses were covered by wild rose bushes,only the sound of insects filled the air as I walked through the empty town that summer day so long ago.”周瘦鹃将其译为“但余芊芊之草尚如绿玉做新碧,媚天盖地,既无人可媚者,惟天耳循野而下”。读周瘦鹃的翻译,会发现他基本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式,并没有追求字词的对应,加入他自身对文章的理解。在例句中,“尚如绿玉做新碧”,这句翻译就是译者的增译,采用了比喻的修辞,使文章具有可读性,更为灵动活泼。这些翻译策略的使用,也是深受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的影响。晚清以后,翻译小说开始进入整个文化文学系统,到民国初年,翻译不再是边缘化,处于次要地位的活动,而是译者传递人生哲学,启迪民风民智的重要手段。民初译者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主要是服务于知识分子和开明人士,通过启蒙民众,实现富国强民。因此,译者的首要职责并不是忠实的再现原文,而是翻译文学能否实现预期的社会功用。译者们拥有极大的自由度,为符合译入语的规范,译者可以在译文中增加原文本中没有的内容。周瘦鹃立足于读者的文化体验和认知模式,用读者能够理解的形象传递原文包含的信息。例如“They had build a town in the valley with sidewalks and stores, banks and schools.”周瘦鹃译为“在昔亦为一繁华之小都会,有银行,有报馆,有火灾保险公司,且亦有市长,有绅耆,为之董理百事,而今则一无所有”,在原文中,只有“stores,banks and schools”,直译就是“商店,银行和学校”,而周瘦鹃为了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认知能力,在他的译文中加上了“报馆,火灾保险公司”等等,当时民国生活的产物。

最后,在周瘦鹃的译本中,既出现了“香消玉殒”这类极富传统文化气息的词汇,也出现了“上帝”这类现代化的外来词,可见,他的翻译是传统与现代的一种结合体,这种结合在语言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此类翻译特征的体现是与当时文化环境息息相关。民国以来的中国,外来思想不断进入,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在这一时期,译者们徘徊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所以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语言形式。

通过对周瘦鹃译本《妻》的研究,我们发现译者对文本的翻译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而是受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多个因素的影响。而且社会历史语境对译者的文本风格,翻译策略,语言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所以,要想了解欣赏一个译作及其作者,就不能孤立的加以批评,而是应当以历史的眼光加以考察。

[1]范伯群.周瘦鹃论[J].中山大学学报.2010

[2]季淑凤,李延林.译介转型影响“翻译规范”与周瘦鹃小说翻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

[3]陈欣.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J].外国文学.1988

[4]刘延玲.论周瘦鹃言情小说中的爱情意识[J].兰州学刊.2016

猜你喜欢

周瘦鹃译本译者
周瘦鹃深情回忆次子榕
周瘦鹃毕生难忘的日子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周瘦鹃钟情紫罗兰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