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教学的审美导引

2016-01-27肖珠妹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3期
关键词:体味黄河意境

肖珠妹

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中学

诗歌教学的审美导引

肖珠妹

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中学

诗是最具审美趣味的文学样式,但由于诗歌常用比兴、典故,具有含蓄性、隐喻性、多义性,要理解诗歌象外之意的确有一定难度,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也远没有小说、戏剧、散文那么浓厚,再加上教师图解式的教学(作者、解题、释词、译句、分层、内容、主题、艺术手法等逐一分析),致使诗歌教学常陷入尴尬境地,于是一些教师常常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识记和浅层的理解上,认为只要扫除文字障碍,学会翻译大意,背背名句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忽略了诗歌本身个性的、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内涵,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忽略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其实《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初中生应能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这就给诗歌教学定下了大方向,即诗歌教学应是欣赏教学,欣赏就是审美,目的是“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因此,诗歌教学应着眼于审美素质的培养,着力于引导学生感受情感,解读意象,还原意境,品味语言,涵泳诗意,体悟理趣,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形象美、语言美、情感美、人文美,激活审美体验,提高审美品位,使课堂成为学生追求美与善的殿堂。

一、情感对接,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情感是诗人进行创作的源头活水,别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在诗歌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把握诗人情感脉搏,体味诗歌的情感之美。

情感对接的最直接方式是朗读,《朱自清论语文教育》中说:“吟诵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气。”可见,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刻含义,还能培养学生对诗歌美感的领悟能力,所以,诗歌教学时,我们要通过诵读,把学生引入诗歌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如我在教学光未然的《黄河颂》这首诗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朗读光盘,把学生带入诗境,初步感知诗人与黄河——母亲河的情感,然后指导学生抓住意象,体会每一个“啊!黄河!”所蕴含的感情,学生反复吟诵,从“惊涛澎湃”“万丈狂澜”“浊流宛转”“九曲连环”这些意象,领悟诗人俯瞰黄河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的恢宏壮观景象,发出的“啊!黄河!”是怎样的赞叹;诗人用“中华民族的摇篮!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周围扮演!”来描绘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时,又是怎样的一往情深;而当诗人用“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来塑造黄河的英雄形象时,发出的“啊!黄河!”洋溢着对象征我们民族精神的母亲河怎样的热烈的赞颂之情;黄河巨人的形象,以其豪壮的气魄和不可摧毁的力量,激励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诗人禁不住以呼喊的方式发出“啊!黄河!”,表达出我们要做无愧于黄河的儿女、要像黄河那样具有伟大坚强的决心。吟咏这些充满民族精神、民族责任感、使命感的诗句,学生能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搏,感悟“啊!黄河!”蕴含着诗人对黄河——母亲河怎样的深情。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口诵心惟”,不仅到体味诗歌的韵律美、情感美,还把玩了诗歌的意趣,分享了诗人的审美情感,激发了自己的审美情趣,真正做到了“披文入情”。

二、意象解读,体味诗歌的形象美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海”,诗人观看客观世界中的物象定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把它作为传情达意的意象,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解读意象,玩味象外之意,体味诗歌的形象美。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如果没有深入品味意象,看到的仅是九个名词的组合,诗歌的美感也就无从谈起,倘若我们能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九个意象,幻化出一个为前途生计风尘仆仆、踽踽独行又无家可归的旅人形象,我们就能感受到羁旅的辛酸、人生的种种劳顿,从而体味到诗歌的形象美。在教学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海”“山”“种子”这几个意象,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对此诗作出多义性的解读,于是学生驰骋想象,有的同学认为“海”是山区孩子们眼中的美好景物,“山”这个恶魔挡住了孩子们的视线,他们只能过那种封闭、灰暗、压抑的生活。诗人写下这首诗,也许是他出生于湖北的武当山下为自己能走出大山而感到自豪吧!这样解读,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活泼可爱的孩子怀揣着梦想去攀爬那个山顶,想不到山那边依然是山,他失望、他沮丧,可是他没有放弃,母亲的话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心中扎根,他坚信:山那边是海;而有的同学则把“山”这一意象进一步扩展,认为它是重重艰难险阻的象征,爬山是艰苦奋斗的历程,“海”是理想境界:是光明、自由、美好、幸福等,而“种子”则是比喻信念,这时我们又仿佛看到:因坚信山那边是海--理想(理想是可以实现的),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攀爬了一座又一座高山,最终实现理想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通过这样多义性解读意象,不仅还原和扩展了诗意,而且体味到诗歌所传达出的形象美,使诗歌欣赏进入了再创造的过程。

三、领略意境,体味诗歌的人文美

诗歌创作非常注重意境的创造,常常是“意与境会”“思与境偕”“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也给我们诗歌欣赏以启示,就是要从意境出发,从“不言处”品赏出诗意,体悟诗歌所传达的那种高尚节操和人文精神,如欣赏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如果仅停留在诗意的理解上,就不能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意境美和王维诗歌的“禅意”,因此,我要求学生吟咏时,借助联想与想象,脑海中幻化出一幅画面:古木森林,空山岑寂,空谷传音,一抹余晖射入幽深的空谷,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清晰可见。透过这一空寂清冷的画面,清幽淡雅的意境,体味诗人王维以佛家空旨观照山林,超然脱俗的情怀。又如欣赏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引导学生这样联想想象:一“聚”字我们眼前呈现出潼关内华山飞奔之势、群山攒立之状;一“怒”字耳边回响潼关外黄河汹涌澎湃,滔声千古不绝。如此险要之地,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寸瓦尺砖皆荡然无存,他不禁感慨万千,“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是啊,一个朝代的兴起,必定刮尽民脂民膏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的灭亡,惨烈的战争带给人民的更是千重的苦难。通过这些具体可感的画面补充在“聚”“怒”“兴”“亡”之中,并鲜明的浮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就会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情感产生深切的共鸣,这样欣赏,填补了诗歌的空白,丰富了诗歌的审美视界,使学生感受到诗歌巨大的艺术魅力,体味到诗人对苦难和人民的悲悯焦虑的人文关怀。

四、含英咀华,体味诗歌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更是艺术语言的宝塔尖顶,古人云:“着一字而境界大开。”足见诗歌语言的精粹传神,“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览”等,都是炼字的典范,在诗歌教学中,只有聚焦这些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含英咀华,才能品出“情趣”,悟出“理趣”,体味诗歌语言的精粹美。

含英咀华,首先要反复咀嚼富有表现力的字词,体会其艺术效果,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梨花”字,渲染了边塞气象的变幻神奇,传出了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赞美了北国雪景的壮美,透过这些字眼,我们仿佛感受到这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其次要嚼出词句中蕴含的哲理,体悟诗歌的理趣美。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似”等。

含英咀华,还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体会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换成“看”,进行比较,体会用词的精当;同样写“愁”,把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和杜甫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进行比较,体味语言的形象与精妙。

诗歌欣赏是最富有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在诗歌教学中,还是让我们的学子多一点美的熏陶,多一点美的体验,多一点诗情画意,只有这样,才能品其言,察其妙,悟其神,尽享诗意的甘醇。

[1]《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古诗鉴赏法》.《美学原理》

猜你喜欢

体味黄河意境
你身上的体味怎么来的
康体养生,体味别样的健康生活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怕“体味骚扰”,日男人大买止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