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5年我国运动训练学若干热点问题的研究

2016-01-27张莉清刘大庆

体育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竞技力量

张莉清,刘大庆



近5年我国运动训练学若干热点问题的研究

张莉清,刘大庆

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运动训练理论的深化和创新。研究利用为中国科学协会编写运动训练学学科发展报告的机会,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调查和对国内外相关一线专家的深度访谈等方法,选取近5年运动训练学体能理论与实践的进展、周期理论与实践进展以及青少年训练等若干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并梳理了国内外运动训练学科研究方法的差异,以期能够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学科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运动训练学;竞技能力;体能;核心力量;分期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运动训练学与生理、生化、脑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该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带来新的挑战。面对新问题,我国运动训练学专家们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深度地分析和研究。笔者利用为中国科学协会编写运动训练学发展报告的机会,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目前我国部分训练学的研究进展及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2 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进展

在职业体育蓬勃兴起,各类赛事数量增加、规模增大的背景下,竞技体坛的“体能”竞争也日益激烈化。体能不仅成为全球竞技体育发展的热点话题,也成为运动训练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当代体能训练,不仅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而且还吸收了伤病预防与运动康复等新的训练理论与方法。注重“动作”质量的把控、对人体“核心部位”的重新定位、“两极化”耐力训练模式的提出以及高强度训练和短距离速度训练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是近年来世界竞技体能训练的关注点,其研究进展对我国竞技训练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2.1 体能训练的理论研究

近年来,学者们在核心力量训练、功能性训练、耐力训练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争议。

2.1.1 核心力量训练

王卫星等人[24]在2007年最早提出美国的“核心力量”训练,之后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对该力量的训练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8,18,26]。黎涌明等人[17]在2008年对核心力量及其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运用进行了综述研究,对“核心力量”的定义、起源、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归纳为:1)从结构上,核心力量突破了传统腰腹和背肌训练的局限性,将起止于髋关节和骨盆的肌肉(群),如臀大肌、股四头肌等均纳入到训练范围中来;2)核心力量训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核心稳定性”。核心稳定性最重要的就是腰椎的稳定性;在稳定性基础上发展快速力量,注重运用一般力量来发展专项力量。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较,两者并无优劣之分,前者是后者的有益补充,应根据实际需要甄选训练内容和方法;3)核心稳定性是指在一个完整的动力链中,为保证力量和运动能够最适宜地产生、传递、控制至四肢末端,而具有的控制躯干位置和运动的能力[7]。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及理念自引入到我国的竞技体育训练中以来,就成为我国力量训练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对国内原有的力量训练体系形成较大的冲击,一时间各种结论或说法不尽一致。

2.1.2 功能性力量训练

对于“功能性”的理解在概念上一直存有一些学术争议,尽管很难形成观点的概念的统合,但是对功能性力量训练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手段,由于其符合当代竞技训练保障运动员身体健康、延长运动寿命和减少甚至避免运动损伤的需求,而得到我国竞技训练界的普遍肯定。陈小平[2]、袁守龙[27,28]、闫琪[29,30]、季磊[11]等学者认为,功能性力量训练重在对“动作”质量的控制,完成动作的质量与竞技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功能性力量训练在我国主要强调以下3个方面:1)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特点是以专项分析为基础,根据比赛及专项技术动作的需要,突出运动链的完整性以及薄弱链的训练,并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关注多关节以及各工作肌群之间的协同训练;注重核心区域以及非核心区域的协调发展;注重动作模式的整体优化;突出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和支配能力;训练中追求动作质量,而非数量;2)强调动作质量的评价,常采用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 Movement Screen,FMS)、Y型平衡测试(Y-Balance Test, YBT)和星型平衡测试(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 SEBT)等方法,通过科学的检测流程,评价人体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协调、控制、稳定、平衡等能力,同时还可以筛查出运动损伤的情况。由此,也使得功能性力量训练在现代竞技体育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和实践检验,201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备战伦敦奥运委员会和美国Athletes’Performance(AP)运动训练机构合作成立的“备战伦敦奥运会国家队身体功能训练团队”就是具体体现之一。3)功能性力量训练效果通常受稳定性与负重(%RM)双重因素的影响,刘瑞东、洪扬、陈小平等对稳定与多级非稳定条件下徒手与负重(30%RM)深蹲的肌电特征进行研究[21],结果指出,“非稳定”支撑条件并非影响肌肉力量水平的主要因素,负重是改变参与运动肌肉力量的必要条件,且“负重”因素对于肌肉力量的影响相对于“非稳定”因素的作用更为突出。为此,功能性力量训练需在稳定性和负重(%RM)双因素中寻求选择策略。

2.1.3 耐力训练

耐力训练是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竞技训练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陈小平、褚云芳等人[3]从体能训练的角度阐述了世界耐力训练发展的主要脉络,提出从训练方法到科学研究,再到训练模式的耐力训练科学化发展进程。他们还深入探讨了耐力训练中“有氧”和“无氧”的若干问题,提出不同专项运动形式下不同肌肉用力模式对相同运动时间能量代谢的影响,是决定训练负荷和方法能否相互借鉴的主要依据;厘清能量供应与运动时间、强度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是多维度认识项目供能特征的关键因素;把握无氧和有氧供能的比例,是促进专项耐力定向改造的重要生物学基础[6]。黎涌明等人[16,19]以德国皮划艇和赛艇项目为例,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引进和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内容。上述学者认为,耐力素质及其训练水平是制约我国体能类项目突破的重要问题,3种能量代谢系统之间的平衡,即形成符合专项需求并具有运动员个体特点的专项耐力,是耐力训练的关键内容。当前,“乳酸阈”和“两极化”的训练模式、高强度间歇训练和短距离速度重复训练是世界耐力训练的3个研究重点。

2.1.4 短距离速度训练

短距离速度练习一般持续30 s左右,是一种力竭性运动。按照距离或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短程速度练习(<10 s)和长程速度练习(>10 s);按照练习重复次数的不同,可以分为一次短距离速度练习和多次重复短距离速度练习[41]。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焦点主要在对有氧与无氧关系上。很多年来人们一直主观认为,短距离速度训练启用的能量代谢系统是磷酸原供能系统,而忽视了无氧酵解供能系统在整个供能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其实,短距离速度训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便是刺激糖酵解供能能力,来提高无氧耐力水平[45]。另外,也有研究认为,有氧能力同样是短距离速度素质的重要基础,特别是需要多次重复的运动项目,有氧能力更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设定不同负荷、不同形式的短距离训练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这在国外研究中已有所探讨。当然,针对这一训练方法是否对运动员的其它素质产生影响,也已有报道,例如:Shalfawi等人通过对运动员进行短距离速度训练,发现蹲跳成绩显著提高[47],Fabio等人的研究则报道了短距离速度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加速度的提升[44]。当然,也有部分研究目前存在一些争议,尤其是在运动员的灵敏协调素质方面,例如:Shalfawi等人认为,尽管该训练方式有提高运动员灵敏协调的倾向,但是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8)[47],而Buchheit等人认为,该训练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灵敏协调能力[42]。由此看来,我国目前对短距离速度训练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对无氧与有氧训练的关系性研究,正如陈小平在对我国奥运基础大项的耐力训练中指出的那样,“比赛决不能取代训练,训练也绝不可以成为比赛的‘拷贝’”[4]。

2.2 体能训练的实践研究

运动训练的研究离不开实践,尤其体能训练。近几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以及各运动队也深刻认识到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每年举办的各种体能训练论坛以及峰会充分证明了体能训练研究在实践中的位置。以最新一届北京体育大学举办的“北京体育大学国际体能峰会·2015”为例,不仅展示出我国当前在体能研究进展方面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更预示了在研究方法逐渐多元化的背景下,体能训练的研究即将呈现出更具综合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的成果。峰会主要包括:青少年体能训练、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训练、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周期安排、田径体能训练和测评技术、三大球体能训练及冬季项目的体能训练等主题,由此,学员们不仅对训练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更是获得了一个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体能训练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的机会。从宏观到微观、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层次,使得学员们对我国当前的高水平体能训练有了更加深入和直观的体会,也都不难看出体能问题的研究进展和未来探讨的方向。

2.2.1 青少年体能训练

青少年体能训练逐渐成为我国体能训练关注的一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对于“青少年时期究竟应该进行系统体能训练,还是遵循生长规律?力量训练究竟从何时开始练起?专家尽管有不同的看法,但青少年体能训练受到一定的重视,且逐渐在多元动作练习上达成共识:如刘爱杰博士指出,青少年儿童时期不应进行系统体能训练,而应遵循自身的生长规律;刘展(美国春田大学)教授指出,青少年时期更应注重多元化动作的练习,切记单一动作的重复。但目前对于青少年体能训练的负荷方法手段等,仍需要探讨。笔者曾经与多位来自省市队的教练探讨,即使我国优势项目的羽毛球教练们目前仍然对于青少年体能训练的评价指标、日常体能和技术训练的比例、选拔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指标等问题都没有定论。由于个体差异,如何找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标准成为各个项目青少年体能训练的困惑。

2.2.2 训练方法与手段

从近几年体能大会的主题来看,体能训练方法手段和损伤康复手段得到进一步重视。专家针对不同专项,就体能训练和损伤康复方法与手段进行了细致的讲授。如国内体能训练专家牛雪松对空中技巧项目体能训练的手段进行了展示;国外学者针对人体膝、踝、肘、肩、腰等不同部位进行讲解和示范,让教练员进一步认识不同部位的损伤类型和康复手段。但这些体能训练手段和损伤康复技术大多是面向一般人群,它们是否适合中国运动员的实际?在中国不同的高水平运动队里又应当如何去做?这些问题难以得到解答。针对不同专项高水平运动员的个体案例,如何设计与执行训练计划或康复处方,应当成为我国体能训练专家及教练员更加关心和加强学习的问题。另外,在高水平运动员的个体性案例中,很多问题过于笼统和宏观,对理论假设缺乏论证,实践现象的解释力也明显不够。如有专家认为,我国田径运动员苏炳添的100 m跑成绩能够稳定在10 s以内,主要是国外训练改变了他的左右肢体平衡导致,但很多教练员对此解释持疑虑态度,他们认为,至少不是由这一个因素所致,具体原因还无法从当前的训练实践中找到规律,并获得可靠性较高的解释。

2.2.3 体能训练的关系性问题

体能训练实践是针对不同个体的系统工程,随着训练理论研究的推进,独立问题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不小的进展,而问题间研究(即关系性解释)相对缺乏,却又更显重要,如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的协调性问题,在训练实践中是如何处理的?体能训练中不同素质的内在关系如何处理?这些可能更为实在地影响着中国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很多技能主导类项目的教练员都指出,我国运动员在技术上明显粗糙,技术上的落后是致命弱点,同时也指出需要支撑专项的体能。类似问题究竟如何处理,也是困扰训练学界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3 周期(分期)训练理论与方法

根据训练对象的个体差异、竞技需要以及人体对不同负荷的适应规律,对训练过程进行科学的阶段划分,并分期组织训练,是当代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该领域,前苏联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世纪60年代的“分期”理论和80年代的 “板块”训练理论,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训练思维。特别是维尔霍山斯基“板块”训练理论的提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争论。近几年这种争论几近平息,认为周期训练理论确实是制定训练计划的客观依据。 我国近几年的主要研究者有姚颂平[31,32,40]、张莉清[33]、胡海旭[9,10]、李山[15]、马祥海[22]等,取得的研究进展如下:

3.1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大周期训练,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进行调整,以便使运动员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以最大概率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通常,训练分期以竞技状态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训练大周期作为形成竞技状态的完整结构单位,“波浪型”动态负荷是形成竞技状态的必要条件,“延缓传导”现象反映了动态负荷与竞技状态之间的联系。依据竞技状态在全年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次数,可将训练周期分为单峰型、双峰型、三峰型。当竞赛期持续时间较长时,为了维持“竞技状态”,还必须设置间隔型中周期。对于探究运动训练分期问题,我们更迫切需要开展多角度、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否则很难实现竞技状态研究的深化与突破。

3.2 项群的训练分期研究

在进行训练分期问题研究时,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都各自存在非常明显的不足,前者概括性要求太强,过于理论化,后者普适性较弱,较难提炼升华。相对而言,项群理论研究视角适中,既可以揭示运动训练的一般规律,又有助于认识各专项的训练分期特点,兼具理论概括性和实践贴合性,承上启下作用明显。因此,我国部分学者对不同项群年度训练分期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35]。研究主要集中于:隔网对抗性项群[36]、速度性项群[37]、体能类项群[23]、耐力性项群[38]等。由此看来,项群训练分期理论的研究逐渐开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从如下几点展开:1)不同项群训练分期以及整个训练周期持续时间长短的区别;2)各项群竞赛期的结构特点;3)各项群不同训练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训练周期中上述关系的演变特点;4)各项群训练负荷变动情况的特点。由此使得项群的训练分期研究成为当前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之一。

3.3 训练分期框架下参赛优化的研究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产生的初衷是针对奥运会、世锦赛等重大国际赛事,而并非各级各类排名赛或积分赛。并且,训练分期的目的是帮助运动员在一次或多次世界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当前,训练分期研究仍然是我国备战国际大赛优先关注的问题,并由此促生了参赛优化的概念。其实,参赛优化主要倾向于一种对参赛自主权的合理性把握,而非将训练计划始终服从于竞赛安排的刚性误区,如王海滨等人对国家男子花剑队参加世界杯、世界锦标赛以及奥运会3大赛事的参赛方案展开研究,提出了针对不同赛事的参赛方案[25],这便需要教练员对这3个赛事之间的其它赛事的参赛权进行合理分配与规划,将它们看作是形成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一个发展过程,才能使各赛事序列安排与运动训练分期相融合。因此,如何构建训练分期框架下不同项目的参赛优化研究,成为一个有意义的重大课题。

3.4 竞技能力系统观的分期理论研究

训练分期与竞技能力发展密不可分,正确认识竞技能力结构及其发展规律,是恰当解决训练分期问题的重要前提。前人对竞技能力结构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再到整体涌现的渐进过程;强调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注重竞技能力 “非衡补偿效应”以及主导因素对整体竞技能力的促进作用。前期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把握竞技能力发展规律,但研究偏重于状态描述,缺少对竞技能力发展过程的研究(即训练过程的控制)。我国学者陈小平指出,当前运动训练由“结果”到“过程”的控制是运动训练科学化的一个重要趋势[5]。由于过分的关注了“结果”描述,当训练实践遇到不确定性和复杂问题时,这些理论模型很难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影响了训练分期的安排。未来有关竞技能力方面的研究将会以多学科理论知识为基础,纵深探索竞技能力各个构成因素及不同因素间的互动机制研究,并逐步实现由“结构”到“过程”的控制。

3.5 力量训练分期理论与方法研究

Bompa于20世纪60年代以人体生物适应规律和各种力量素质间的逻辑关系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力量训练分期理论,是相对独立训练体系的力量训练过程控制理论,主要包括6个阶段:解剖学适应期、肌肉增大期、最大力量提高期、爆发力或肌肉耐力转化期、竞赛发挥与维持期以及过渡期[43]。针对不同的时期,力量训练重点有所不同,例如:解剖学适应期主要以全身性力量训练为主;最大力量提高期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肌肉内外的协调性、肌纤维的募集量以及运动单位的同步化水平,因此,主要以专项所需的原动肌练习为主等等。

实践证明,分期力量训练比非分期力量训练产生的适应性变化更明显,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和预防过度训练,尤其是在最大力量和爆发力上[46]。这些结论基本由国外学者研究所得,相比之下,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欠深入,实践运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分期训练的基本概念、训练结构、负荷安排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同时,为了增加力量训练分期理论的深度,在制定力量训练分期计划时,如何科学的处理好各种力量训练之间的关系与突出训练重点,将是该理论进一步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将极大的提高该理论的应用价值。3.6 板块周期与分期理论的关系

实践过程中,人们根据训练目的及竞技能力发展侧重点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式组织训练。分期理论主要着眼于运动训练整个过程,强调渐进、系统地组织训练,使运动员适时出现最佳竞技状态。板块周期训练主要着眼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短板问题,在一定时间内对专项训练负荷进行集中安排。该模式训练内容更具针对性,训练手段更加专项化,生物适应累积效应产生更加明显。从操作层面而言,板块周期分为积累期、转化期和实现期,积累期主要是一般训练,采用大运动量和大负荷,为后期训练打基础;转化期以大强度的专项化训练为主,高度重视训练准备的质量,运动员疲劳积累加大;实现期减小训练负荷,促进恢复,整合前2个板块的训练效应后,提高比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板块周期是分期理论的一种最优化的短中周期训练组织模式,而赛前中周期更类似于板块周期。

由此可见,中周期训练与板块周期训练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赛前训练质量,促进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1)根据训练水平的差异,应选择适宜的训练组织形式,基础训练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应以传统分期训练为主,采用较长时间的整体性身体训练,发展运动员的基础能力,不宜过早专项化;随着运动员运动年龄的增加和运动水平的提高,在高水平参赛阶段,则可多采用中周期训练和板块周期训练来调节竞技状态。2)板块训练理论在保障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竞技能力的有效提高以及重大比赛中的稳定发挥等方面存在不足,在安排运动员的年度训练时,传统分期理论不仅不过时,而且较之板块训练理论,还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也有观点提出,近年来关于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周期的争论主要聚焦于优秀成年运动员运动训练中的“竞技能力和状态”形成的时间问题,以及“量”与“强度”、一般与专项能力在全年如何安排等问题上。

4 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研究

儿童少年处于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从身体形态到各器官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身体形态、机能发展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外, 运动能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因此,青少年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研究就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4.1 影响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的因素研究

影响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发展因素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1)遗传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2)营养、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体育锻炼等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张大超认为,学生升学压力的大小、生活方式的改变、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效果等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33];3)形态发育与运动能力关系研究。李恩荆发现,青少年身体的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体重值越高,其身体素质的增长幅度就越大[14];4)心脏发育与运动能力关系研究。研究表明,儿童少年心肌纤维较细,心脏的容积和重量均比成人小,心肌收缩力相对较弱,因此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绝对值比成人小,但按体重比的相对值却大于成人,说明儿童少年的心脏在胜任短时间的紧张的肌肉活动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5)激素发育与运动能力关系研究。关于睾酮在儿童少年时期变化规律的研究认为,睾酮和雌二醇的水平及其变化可作为青少年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征和标志[1]。青春发育期及前后的男、女学生的睾酮和雌二醇水平与骨龄存在很高相关性;6)脑神经发育特征研究。李恩荆[14]在探讨6~16岁连续年龄段正常儿童脑电α波形变化特点发现,儿童、青少年神经系统发育在11岁左右基本完成,与前人研究相比,神经系统发育成熟期提前,而且女生表现为更早出现快速增长,但变化趋势更平缓。

虽然我国对于儿童、青少年脑发育研究已经深入到了不同阶段、不同人群、不同运动形式的脑发育特征,为我们了解儿童、青少年脑发育提供了科学资料,但前人大多数局限在对脑发育自身的研究中,对于儿童、青少年脑波发育特点的验证性研究,特别是关于儿童、青少年脑神经发育与相关运动能力相互关系的研究,仍然相对缺乏。

4.2 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发展研究

对于反应速度的研究,李趁丽等通过对西南地区10所学校的青少年进行为期10周的干预,发现青少年反应时特点与其生长发育的生理规律相一致,年龄越小的简单反应时越快,选择反应时越慢;不同性别的反应时在9岁以下差异不显著,到9岁以后,女生简单反应时比男生快很多且差异非常显著,而选择反应时则相反[13]。大量研究已经表明,身体素质是优秀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础,而力量又是身体各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在构建儿童、青少年协调体系方面,周曙针对14~17岁学生研究得出,运动协调能力是以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时空判断、肢体参与等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多层次系统[39]。刘国利对于灵敏素质的研究认为, 6~14岁是发展灵敏素质的最佳时期,11~13岁灵敏素质训练效果增长最为显著[20]。姜山等采取六角反应球抓球测试方法,表明男女生的灵敏性存在性别差异[12]。

以上研究从寻求各运动能力的敏感期、训练方法的探讨以及各素质重要性等方面给予了深入研究,内容丰富且比较详实。但我们发现,对于运动能力的研究,集中在外部变化的规律性和对比性研究较多,涉及到的对运动能力及其主导作用的内在机理的研究却相对匮乏,也一直是训练学研究被人广为诟病的地方。

5 国、内外研究方法的比较

当前,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与运动训练学相关的人文社会学研究,主要借鉴其他学科中的研究方法,通过适当的改造来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二是在选材、训练及竞赛等运动训练实践中,借助于实验探究和科学论证来验证一线教练员的训练经验,再通过实践检验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在其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适用性问题,研究结果往往也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看似是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研究方法,但在这两种方法下的具体方法应用很不成熟,而方法运用中存在的使用规范性问题更为突出,如样本量、测试者与受试者、仪器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由此也成为阻碍中国运动训练学发展的内部因素。人们也忽视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的使用,如专家咨询法,可能因为难度较大的缘故 ,研究往往很难得到高水平专家的有效意见;而计量法、数学模型法,对数学、统计学要求相对较高;实验法对实验控制、数学、统计学等有更多的要求;从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上进行研究,其研究太宏观,难度较大、实效性较低,实验性研究相对不足。而这种人文观也因忽视了运动人体和人体运动的实体性而使其实践指导力度相对不足。当然,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走向实验性研究和基础生理学研究阶段。但是,运动生理学基础的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国外,生物学是运动训练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如姿势评估与动作模式是基于肌筋膜理论,且由整体生物学逐步深入到器官生物学,甚至分子生物学的实体性研究大行其道。“走向”包括从数据驱动走向理论建构,从描述、预测走向揭示、控制(从相关关系到因果关系,从现象描述过渡到机制探索),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运动训练理论与诸多基础学科,如医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相结合。西方研究不但拓展了训练学理论的研究领域,还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运动训练规律的认识。为更好地拟合模型与训练实践数据而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则是对运动训练活动复杂性的必要应对,这种复杂性同样表现在多年运动训练过程的设计与组织上,由最初的线性模式向非线性,一般性向特殊性的逻辑不断演进;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西方运动训练学指向训练实践实体,因此其实效性、操作性较明显,从实验室实验走向现场实验,从单一方法走向混合方法,从小数据走向大数据;研究手段的走向包括从单一研究走向多元研究,从叙述性文献综述走向多元分析,从简单技术统计走向高级技术统计,从只报告显著性走向同时报告效果量和置信区间,从两组差异走向剂量效应。当然,不可否认,当前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方法也正在走向新的历史轨迹,呈现出大数据和实验验证的特征,但与国外在研究方法的使用规范性上还有较大差距,由于研究方法的起点不同,国内以生物学原理为基础来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训练方法手段相对不足,虽然在一些运动训练方法手段的分类上也遵循生物学相关理论,如有氧、无氧训练方法等,但这些方法手段的设计更多围绕着如何分类的定性描述,或单一性运用,很少从实际作用效果或关系性角度加以分析,使得这些分类方法手段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具体操作起来效率不高;而训练方法手段往往是关注训练实践问题的单一性解决或即时性解决,却很少从跟踪性变化或问题间(关系性层面)角度加以应用和研究,由此也造成了训练中的顾此失彼现象时有发生;对训练方法手段的作用指向并不是十分明确,诸多训练方法缺乏在实践中的跟踪性检验,至少缺少训练中的系统总结。国外训练方法或手段的最终目的往往集中在对爆发力的获得,从层级关系来看,往往由金字塔最基础层面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训练,到金字塔最顶层的爆发力训练,从而实现训练方法的逐级应用目的;而我国的训练方法手段应用则体现出明显的项目特征,呈现多极化目标特色,但在应用中也往往由于对训练方法作用的认识不到位,而出现应用偏差或错误。总之,近年来对国外运动训练方法手段的学习、引进和应用促进了中国运动训练方法手段的发展和完善。

6 结语

历经30余年的探索,我国运动训练学已初步建立起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体系,形成了我国的运动训练学流派,在项群训练、竞技能力结构、高原训练等领域提出了新观点和新理论。近年来,我国的理论研究者紧跟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的国际发展,紧密结合我国运动训练的实际情况,不断开拓创新、反思总结,在若干运动训练的重大前沿和热点问题上进行探索和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有待探讨的问题和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审视国内外运动训练学研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保持科学、客观的视角,在努力发展运动训练学理论“中国流”的同时,也要有选择性地吸收和借鉴国外运动训练学先进理论成果,以促进我国训练学理论的快速发展。

[1]蔡广,杨若愚,沈勋章.上海市中小学生不同发育阶段睾酮雌二醇水平及与骨龄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7):883-884.

[2]陈小平,褚云芳,纪晓楠.竞技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热点及启示[J].体育科学,2014,34(2):3-10.

[3]陈小平,褚云芳.田径运动训练经典理论与方法的演变与发展[J].体育科学,2013,33(4):91-97.

[4]陈小平,刘爱杰.我国竞技体育奥运基础大项训练实践的若干理论思考[J].体育科学,2009,29(2):8-14.

[5]陈小平.由结果到过程的控制——当前运动训练科学化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8):1-6.

[6]褚云芳,陈小平.对耐力训练中“有氧”与“无氧”若干问题的重新审视[J].体育科学,2014,34(4):84-91.

[7]郭树涛,王卫星,姚旭霞,等.核心稳定性——释义及形成机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8):120-124.

[8]韩春远,王卫星,成波锦,等.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问题——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117-120,172.

[9]胡海旭,佟岗,刘文武,等.板块周期“叫板”马氏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基于科学史的释疑与讨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2):50-62.

[10]胡海旭,邱锴,李恩荆,等.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周期的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6):90-96.

[11]季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实质及其训练方法探析——基于悬吊训练、振动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本体感觉功能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73-75.

[12]姜山,柴娇,杨铁黎.开放情境下7-12岁儿童动作灵敏性发展的研究-六角反应球抓球测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9):60-65.

[13]李趁丽,罗炯.不同运动干预方法对青少年反应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4):124-130.

[14]李恩荆.影响儿童少年运动能力的形态与机能发展特征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15]李山,龚建芳.力量训练分期研究进展[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5):81-86,99.

[16]黎涌明,纪晓楠,资薇.人体运动的本质[J].体育科学,2014,34(2):11-17.

[17]黎涌明,于洪军,资薇,等.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19-29.

[18]黎涌明.对体能训练相关问题的重新认识[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2):50-51.

[19]黎涌明.周期性耐力项目的训练量与强度[J].体育科学,2015,35(2):67-72.

[20]刘国利.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的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8):192-193.

[21]刘瑞东,洪扬,陈小平.稳定与多级非稳定条件下徒手与负重深蹲的肌电特征研究及其对当前力量训练的启示[J].体育科学,2015,35(8):45-51.

[22]马祥海.对板块训练理论合理性的质疑——兼驳传统分期理论过时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8):140-144.

[23]聂丹,余进波.高校田径体能类项群运动员赛前小周期训练计划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5):64-68.

[24]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95-320.

[25]王海滨,王雁,陶龙.重要击剑赛事参赛研究——以国家男子花剑队2009-2012年三大赛参赛方案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3):89-93.

[26]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1119-1121,1131.

[27]袁守龙.北京奥运会周期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趋势[J].体育科研,2011,(4):5-11.

[28]袁守龙.现代体能训练发展趋势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1):40-43,2.

[29]闫琪.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1,(4):34-36.

[30]闫琪,任满迎,黄岩,等.全面认识功能性体能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1):16-18.

[31]姚颂平.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J].体育科学,2012,32(5):3-11,33.

[32]姚颂平.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现代分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4):3-10,20.

[33]张大超,李敏.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76-80,83.

[34]张莉清,宋子玉.运动训练分期问题的回顾与研究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5):436-439.

[35]郑晓鸿.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回顾[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4):32-36.

[36]郑晓鸿.个人隔网对抗性项群年度训练周期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2):20-23.

[37]郑晓鸿.高水平速度型项群运动员年度训练的周期特征[J].体育学刊,2003,10(3):113-116.

[38]郑晓鸿.高水平耐力性项群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特征[J].山东体育科技,2003,25(2):4-9.

[39]周曙.青少年运动协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40]B H 普拉托诺夫,姚颂平.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历史、现状、争论与发展前景[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3):67-78.

[41]BURGOMASTER K A,HEIGENHAUSER G J,GIBALA M J.Effect of short-term sprint interval training on human skeletal muscle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during exercise and time-trial performance[J].Appl Physiol,2006,100(6):2014-2047.

[42]BUCHHEIT M,MENDEZ-VILLANUEVA A,QUOD M,etal.Improving acceleration and repeated sprint ability in well-trained adolescent handball players:Speed versus sprint interval training[J].Int J Sports Physiol Perform,2010,5(2):152-164.

[43]BOMPA T.Periodization: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M].Champaign:Human Kinetics,1999.

[44]FABIO R S,MICHAEL J,NIGEL K S,etal.Performance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repeated-sprint exercise:A novel multiple-set approach[J].Eur J Appl Physiol,2011,111(4):669-678.

[45]GIBALA M J,MCGEE S L.Metabolic adaptations to short-term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A little pain for a lot of gain[J].Exe Sport Sci Rev,2008,36(2):58-63.

[46]MUJIKA I,PADILLA S.Scientific basis for per competition tapering strategies [J].Med Sci Sports Exe,35(7):1182-1187.

[47]SHALFAWI S A,HAUGEN T,JAKOBSEN T A,etal.The effect of combined resisted agility and repeated sprint training vs.strength training on female elite soccer players[J].J Strength Cond Res,2013,27(11):2966-2972.

Progress on Hot Issues of Sports Training Science in Last Five Years

ZHANG Li-qing,LIU Da-qi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sports tra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experts in China have done deep studies on several issues.Taking the opportunity of writing sports training science development report for China science association,the author analyzes several hot issues of sports training science in last five years by literature review,investigating and intensive interview,and summarizes different study methods of sports training science at home and abroad,which can be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sports training science in China.

sporttraining;competitiveability;physicalfitness;corestrength;trainingperiodization

2015-11-07;

2016-04-19

张莉清(1970-),女,山东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与管理,Tel:(010)62989537,E-mail:cherry4911@163.com;刘大庆(1964-),男,山东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与管理。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G808.1

A

10.16469/j.css.201605010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竞技力量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麦唛力量 (一)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孤独的力量
花与竞技少女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