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教题材小说《归莲梦》的价值探析
2016-01-27王梁宇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637100
王梁宇 (川北医学院 管理学院 637100)
白莲教题材小说《归莲梦》的价值探析
王梁宇 (川北医学院 管理学院 637100)
《归莲梦》是清代前期出现的一部正面描写白莲教的小说,小说将白莲教首领白莲岸描写为一个世情化的女英雄,通过对白莲岸创业经历的叙写,阐释了白莲教“离乡——回乡”的宗教思想,充满了浓郁的宗教劝诫思想,《归莲梦》对于研究清代白莲教具有一定的价值。
白莲教;《归莲梦》;世情化;宗教劝诫
《归莲梦》全书十二回,苏庵主人编次,白香居士校正,此书现藏大连图书馆,据司马师考证,其成书年代当在清雍正、乾隆年间,至迟不会晚于乾隆十九年,因为日本宝历《舶载书目》就引此书,而通观书中内容,似不像康熙时作品,不过关于作者苏庵主人和校正者白香居士现在已经很难查知何许人也。在所有白莲教题材小说中,《归莲梦》是很特殊的一部,它不但是一部完全虚构的白莲教起事小说,而且还是一部从正面对白莲教进行描写和肯定的小说。
《归莲梦》采用神魔志怪的笔法,虚构出一个由如来坐前莲花转世的白莲岸作为女主人公。白莲岸幼年时,因连年旱荒父母双亡,机缘巧合投于泰山涌莲庵真如禅师坐下,出山时获得仙曹秘箓天书,因此创立白莲教,欲做一番大事。后因迷恋书生王昌年,导致白莲教逐渐衰落,自己也因为营救王昌年而投降朝廷,在被朝廷斩首之际借尸遁避得以保全性命,最终在真如禅师的开示下,如梦方醒,潜心佛法。可以说,《归莲梦》是一部白莲教的浪漫史歌,书中正面塑造了白莲岸这样一个血肉饱满的民间宗教首领形象,描写了白莲教兴起到失败的全过程,小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白莲教的同情和肯定,宣扬了白莲教的一些宗教思想,因此该书曾被清政府查禁。该书文笔粗糙,思想艺术价值不高,很少为人所知,但是书中对白莲教的描写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首先,《归莲梦》一书成功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白莲教创教首领,它不同于其他把民间教派起义首领进行妖魔化处理的小说,而把白莲岸塑造成一个世情化的女英雄。在作者笔下,白莲岸是正义高尚的化身,她是如来坐前莲花转世,莲花象征着纯洁和神圣。白莲教之所以以白莲为名,是因为白莲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它即象征着世界的本原,又象征着佛法的纯洁高尚,具有让一切众生摆脱混沌苦海而超生佛国净土的愿力。在小说中,白莲岸这个人物完全是作者宗教观念具象化的体现,白莲岸的出生、成长、创教到最后的失败,乃是作者对民间宗教的发展现状所作的深入思考。万晴川认为《归莲梦》中的白莲岸以及她领导的起义,“是作者综合了诸多民间教门运动和民间宗教领袖特征而塑造的。”白莲岸出生几年就遇上连年大旱,父母双亡,混迹街头,但是这些遭遇却造就了她独立倔强的性格,她的“女儿气质比别人不同,虽则小小年纪,偏要自己主张,”这为后文把白莲岸叙写成女英雄打下了伏笔。白莲岸在涌莲庵待了六年后,便一心想要“轰轰烈烈做一成家创业之人”,于是别师下山,借助白猿仙所授的天书和偶然所得的财物赈济灾民,声名渐露,就想创起一个教门,笼络人心,做一番大事业,于是四处招延能人异士。
白莲岸是作者笔下的一个奇女子,小说中香雪所说的一段话很能暗示作者的看法,香雪说:“贱妾初会大师,只道闺房美秀,不想是盖世英雄。今日重见尊颜,始知天下真有女中丈夫,当今世界,可谓二十四城全无男子矣。”白莲岸的确是巾帼英雄,但又不是概念化的英雄,作者把她写成了一个儿女情长的柔情女子,当创立白莲教后,她想的是安逸享乐:“英雄男子必要寻几个绝色美人取乐。难道我这个女英雄就没个取乐的人?”当她遇见王昌年后,心里想的“我之爱昌年,就如武则天之爱六郎。”作为白莲教的首领,她不惜为了爱情而抛舍事业,一心想着追随王昌年,甚至在王昌年进京赶考时为王昌年照顾其未婚妻香雪,全然不顾教内事务。
至此小说出现了两条明暗交织的线索,一条线索写白莲岸的宗教事业,在这条线索内,作者把白莲岸当成一个英雄,并以神魔笔化笔法来讲述故事;另一条线索则写白莲岸对王昌年的儿女情,让白莲岸褪去英雄气概,尽显女儿痴情。这种神魔志怪和才子佳人双线并进的布局结构,不仅仅使小说情节跌宕离奇,而且能够很好的塑造白莲岸这个主人公形象。在众多小说中,美人许英雄当是完美结局,但因为白莲岸是白莲教首领,基于宗教观念的束缚,白莲岸的爱情难以得到认可,比如她的随从宋纯学就劝她说:“大师一身,关系非小,不可贪恋一书生,有误大事。”甚至当白莲岸为得到爱情而宁愿选择牺牲自己后,以白猿仙丈为代表的宗教正派仍然不认可她的爱情:
老人道:“莲岸,你只为恋着那个书生,致有今日,我劝你把念头息了,自古英雄,往往为了这情字丧身亡家,你道这情字是好惹的么。”莲岸道:“老师,天若无情,不育交颈比目,地若无情,不生连理并头,昔日兰香下嫁张硕,云英巧合于裴生,那在为莲岸一个。”
白莲岸的这番话充满着她对自己爱情得不到认可的控诉,但她却无法改变这个事实。白莲岸的儿女情欲在她身上显然不会修出正果,这不仅仅是小说作者所不愿见到的,也是白莲教宗教思想所摒弃的。因此在小说中,当白莲岸近乎偏执的痴迷于王昌年后,白莲教的事业就渐渐的被断送了,而自己一心要追寻的爱情也并未得到。这多少有点劝解的意味,作者甚至将白莲教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白莲岸的“情欲日深”:“近闻他思念一个书生,情欲日深,道性日减,上帝遣小游神察其善恶,见他多情好色,反责老夫付托非人。”这多少揭示了一些民间宗教失败的某些共通性原因。
其次,白莲教“离乡——回乡”宗教思想还在《归莲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白莲教经典认为世界原是混沌的一股气,最终化为神祇无生老母,无生老母是世界的起源,所谓“无生老母先天地立”,无生老母又化育出九十六亿皇胎儿女,这些儿女都被下生凡尘,只有通过勤苦修炼才能返回“真空家乡”,正如经中所说:“无生父母之儿女,初皆生于天宫,故以天宫为家乡。”但是这些儿女却贪恋红尘,不肯“回乡”。所以白莲教中具有“无生老母,真空家乡”的宗教信仰。
《归莲梦》就很好的宣扬了白莲教“离乡——回乡”的宗教思想,规劝人们潜心佛法,回归佛国净土故乡。小说开篇就写如来座前白莲转世下生为白莲岸,这正是白莲岸的“离乡”。白莲岸出生不久,就碰到连年旱荒,父母双亡,一个人在街上抄化度日,孤苦伶仃。白莲岸的这些遭际实际上预示着“离乡”后所遇遭遇的惩罚,也是对世人的一种宗教规劝。后来白莲岸投靠泰山涌莲庵真如禅师,这是她的首次“回乡”,真如有一句话对“回乡”进行了暗示:“真如道:‘好个孩子,只是秀美太过。你即到我涌莲庵来,就如落水的人爬到岸上一般。’因此取名莲岸。”离开“真空家乡”就如落水之人一般,回归家乡好似回到岸上,以水象征尘世,以岸象征佛国净土,意在劝喻人们通过修行脱离尘世苦海,回归家乡彼岸。白莲岸首次“回乡”是短暂的,她无法摆脱尘世爱情事业对她的诱惑,无法精心修行,欲出山“轰轰烈烈做一成家创业之人”,最后下山创立白莲教,追寻自己与王昌年的爱情,这是白莲岸的第二次“离乡”。如果说第一次“离乡”所受到惩罚仅仅是一些肉身上的苦楚,那么这次“离乡”遭遇的就是整个人生的失意,包括事业化为乌有,爱情终不可得,以及最终险遭屠戮。可以说白莲岸的“离乡”及其遭遇实际上是在谕示世人他们所遭受的困苦正是由于他们“离乡”所带来的惩罚,只有皈依白莲教,静心修行回归“真空家乡”才能摆脱世间苦难。白莲岸的这次“离乡”意在追求爱情与事业,但在经过苦苦追寻,仍然两手空空,最后几乎殒命,在经过这些坎坷后,自己不但没有悔悟,反而更加留恋世间儿女痴情,不愿“回乡”。这正象征着世人受世间红尘的种种诱惑而不能潜心佛法,在遭受了磨难坎坷后,仍不愿悔改的现实。
小说中真如对白莲岸所说的一句话道明了世人不愿“回乡”的事实:“莲岸,我道你但知去路,忘却来路。”在白莲教看来,世人贪恋红尘,忘了“回乡”的路,白莲教的宗旨就是要要度化指引世人“回乡”,这体现在小说中就是真如用梦境来开示误入迷途的白莲岸,让她在梦中感受到故人的忘恩负义,情人的舍情背信,饱尝生死得失之苦。在白莲岸梦醒后,真如对她所说的一番话更富有劝诫意义:“大凡红尘中事,只瞒得无知无觉的人,爱欲牵缠,痴情羁绊,念头起出,正像生在世间,永无死日,譬如醉酒的人,不知不觉昏迷难醒。设有一人坐在高处,冷眼看人,或是贪名,或是贪利,庸庸碌碌,忙过一生,及至死时,名在那里,利在那里。可知冤仇恩爱,皆是空花,巧拙妍丑,尽归黄土,你道有何用处。世人不明,往往为情而起,终身迷惑,不知回头。……我想,世上诸事都是假的,独你昨夜梦到是真的。”人生在世好似做梦一般,万物虚空,终不可得,只有返回“真空家乡”才是最后的归宿,这是白莲教的宗教逻辑。白莲岸在听了真如的这番话后,惊得如梦忽觉,自此洗净凡尘,一念不杂,专心佛法,最后立地成佛。这算是白莲岸的彻底“回乡”。像白莲岸这样一个莲花转世的大英雄,尚且不能够自己摆脱红尘诱惑,还需要真如大师的启迪开导,更何况普通大众呢?这就更显得白莲教对于引导人们“回乡”的重要意义了。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归莲梦》是一本具有宗教劝诫意义的小说。
[1]司马师.异乡残梦归何处?却伴春鹃带血啼——<归莲梦>是怎样写白莲教起义的.见:归莲梦[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
[2]万晴川.中国古代小说与民间宗教及帮会之关系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清)苏庵主人.归莲梦[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
王梁宇(1986-),男,四川通江人,川北医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