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2016-01-27钟文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106
钟文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1106)
数字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钟文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110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公众对获取知识与文化的需求。以文化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动数字文化馆的建立。本文以马鞍山数字文化馆为例,分析数字文化存在的必然性以及数字文化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积极影响。
数字文化馆;互动体验;科技艺术
一、前言
1.国内外文化馆的发展现状
文化馆、文化站是政府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文化馆的发展历程,一直伴随着新中国成长和发展的脚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各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文化站,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丰富广大公众文化生活。
我国文化馆和文化站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强调文化为政治和中心工作服务,用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2003年,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文化为市场经济服务。第三阶段从2003年至今,强调以保障公共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供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实践“文化惠民”。
2.国外的文化馆的现状
文化设施在世界各国文化政策的推动上,皆扮演重要的角色。各国特别重视地方的文化生活,并借以抵抗全球文化同质化的威胁,希望由地方根源在地方文化认同与西方主流价值观相抗衡。公共文化机构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文化馆等面向社会公共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机构。在国外,还包括一些文化中心、音乐演出场地、教堂等。这些公共文化机构拥有相同或相似的使命与义务,服务于相同的社会群体,共同肩负着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提供信息获取渠道以及支持终生学习的使命,这使其成为资源整合过程中理想的合作者。
3.数字文化馆的出现
随着数字文化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馆服务模式与内容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已经无法充分满足人们逐渐增长的文化需求。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过于封闭,文化服务形式与文化设施过于单一等情况。伴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应用与发展,人们在获得文化方式上开始非常依赖数字媒介和网络数据,受到虚拟场景的推广,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诉求也由比较传统的场馆向虚拟空间的各类型数字终端拓展。建立新型的数字文化馆,具有高效性、趣味性、便利性与开放性。
二、文化馆的基本职能特性
文化部在《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以公益性为特征,提出文化馆(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文化最基本的权益。
文化馆的基本职能是: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普及文化艺术知识;辅导基层文化骨干;开展社会艺术培训教育,传承优秀民族以及民间文化。
文化馆是人民群众接受艺术教育、开展文化活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空间和场所。文化馆的所有设施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包括展览厅(陈列厅)、舞蹈(综合)排练厅、多功能厅、辅导培训室、文艺教室、独立学习室(音乐、书法、美术、曲艺等)、娱乐活动室、计算机与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等。除此之外,文化馆还免费向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包含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时政法制科普教育、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展览展示、民族民间文化展示和传习、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指导群众文化艺术作品创作、面向基层的延伸服务和流动服务等。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高效数字文化传播形态正在逐步影响并改变基层群众的文化消费心态。基层群众已经不满足于传统文化馆所提供的传统意义的公共文化服务。他们更加偏好网络环境下的多终端的数字化服务。建设数字文化馆,正是文化服务提供者对新媒体时代基层群众迫切需求的回应。数字文化馆意味着服务方式的彻底转变,但其核心依然围绕文化馆的基本职能进行,即为全民提供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所以,就数字文化馆建设而言,互联网是载体,线下体验是手段,吸引群众是途径,全民艺术普及才是目的。
本平台将台风实况,包括台风位置、台风路径、台风强度、风圈半径、台风预报等信息,并采用不同颜色的点和线显示不同等级的台风中心位置及其路径(图2)。对不同预报线路也采用不同颜色表示,平台可同时显示一个或多个台风信息,所有台风有关信息都可以显示或消隐,并具备测距、地形叠加等GIS功能,方便预报员参考。同时平台也对省台台风报告单制作系统提供良好支持。
为投入实施国家的“互联网+”行动规划,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最新信息技术与文化馆职能深度融合,构建文化馆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文化馆服务效能。
三、数字文化馆为文化馆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数字文化馆是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文化馆新的发展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扩展文化馆传统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的新形式,是一种崭新的文化服务方式。
马鞍山市文化馆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成为行业领先、设计科学、结构合理的全国首个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数字文化馆。
1.数字文化馆具有互动体验的无穷魅力
马鞍山数字文化馆分为线下体验馆以及线上服务平台两大部分。极为特别的是其中的线下体验馆是我国文化馆行业里真正意义上的首个数字文化线下体验馆。其运用虚拟现实场景技术、裸眼3D技术、全息投影、影像捕捉、虚拟体验骑行、微信分享等现代前瞻技术手段,提升市民参与感、体验感,具体来说,线下体验馆是一个大型数字化实体互动体验空间,让市民在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同时,真实感受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下文化生活和互动体验的无限魅力。
市民漫游在数字文化体验馆内,感受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带来的虚拟现实体验。在诗歌体验的渊源流传展区,市民可以取用先进的隔空体验形式,从而屏幕将精心制作的与马鞍山有关联的诗人介绍、经典诗词吟诵视频等进行展示,游客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播放,在浏览诗词文化的朗诵与意境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进行分享;在书法体验的大师指路展区,文化馆采取先进的双屏互动技术,让游客能够体验名家的书法欣赏、选择并根据字帖进行书写临摹涂鸦后微信分享;非遗展示之民俗风情和独具匠心展区内,将马鞍山本地的一些无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现代影片制作技术,进行编制与复原,并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给进馆参观的市民,于此同时采用全息投影和3D建模技术展现裸眼3D功能,对非遗项目和文物进行立体循环展示。
展厅中还有民俗风情、超级主角、舞动青春、经典再现、指尖天籁、远程辅导等六大区域都运用不同的前瞻展示技术与文化融合,让体验者能够在马鞍山数字文化馆中尽情享受文化的魅力。
3.数字文化馆让文化信息再无时空界限
线上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作为数字文化馆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鞍山市文化馆的一大亮点。平台以网站和官方微信、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等为基础,在展示马鞍山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资源的同时,发掘、整理马鞍山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通过互联网进行全方位展示,为市民提供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的文化服务。
建设数字文化馆,有利于文化馆充分发挥在宣传教育、群众文艺创作、文艺培训、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文化馆通过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扩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顺应新生代群体对文化馆的新期待,破解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提升服务效能,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公共数字文化权益。
四、数字文化馆的发展趋势
“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方式、手段、模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增值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导向”。在此背景下,以大数据引领的信息技术,将为数字文化馆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与动力。
1.线上线下共享发展
对数字文化馆而言,其平台与资源建设具有互通互动的特征,根据现有资源状态开发相应的平台应用,形成线上与线下的共同发展。数字文化馆建设应通过互联网与文化馆内部信息网,将文化馆的传统工作方式与计算机网络上的数字化协作方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线下的实体数字文化馆与线上的网络虚拟环境中都得到充分体现。
2.发挥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
提高基层文化馆服务的公信力。施展省级文化馆的龙头枢纽作用,根据“基础+数据+平台”的总体结构,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文化艺术普及数据库,形成覆盖全省的文化馆网站集群和云平台,避免各个实体文化馆都盲目重复建设“数字文化馆”的现象,实现省域内艺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开放、发挥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采用互联网页、微信、微博、移动APP等方式,标准规范统一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总体格局。
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原则,探索数字文化馆建设体制。坚持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形式,促进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原则,要通过大数据平台共享、远程交互、互联互通等方式,扩大信息公开、拓宽参与渠道,吸收各种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3.加强数字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
结合“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建设,促进数字文化馆与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数字博物馆、文化共享工程等数字文化项目共建共享,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浪费,消除信息孤岛和数字鸿沟。创立数字文化馆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强化数字版权意识和手段,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绩效评价系统,完善网络化的需求反馈和评价体制,推进文化馆实施公开透明的民众参与式管理,为文化馆管理模式现代化奠定基础。
[1]王全吉.文化馆(站)服务与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肖希明,刘巧园.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研究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09).
[3]马风燕.青铜峡市文化馆免费开放的调查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2(07).
[4]张彦博,赵红川.数字文化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N].中国文化报,2015,10,21.
[5]任翔.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文化馆建设探讨[J].文化教育,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