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粤韵满中堂”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建设与思考

2016-01-27邵学成中堂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523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中堂曲艺舞台

邵学成 (中堂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523000)

试论“粤韵满中堂”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建设与思考

邵学成 (中堂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523000)

品牌是大众认可、信赖的标识,群众文化活动也应竖起品牌意识。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中堂镇“粤韵满中堂”文化活动品牌,进行了分析与思考,以探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思路

群众文化品牌;中堂;品牌活动

“品牌”似乎是一个市场化的概念,是指消费者对一个产品质量、价值、市场的竞争力的认可程度,它是一种价值理念、品质优异的体现。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群众文化活动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文化活动同样应树立起“品牌效应”,延伸文化活动品牌,不但能够更好的满足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高质量需求,还能推动地方文化特色的宣传,提升城市的形象。

一、“粤韵满中堂”文化品牌的现状及背景

中堂镇是一个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北部的水乡小镇,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早在清末时期,多有粤剧红船弟子来此表演,受此影响,中堂也便有了最早的民间“私伙局”活动,农闲时节村民自发组织排练,每逢佳节则轮番上演,浓厚的粤曲氛围由此延续下来。目前,中堂镇自发的演出多以粤曲为主、粤剧为辅,共有曲艺队25支,成员500多人,并创作了一大批粤曲佳作;2012年中堂镇获得了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称号,2014年为发扬粤曲特色,扩大中堂镇曲艺文化的实力和影响力,由中堂镇政府、中堂镇文广中心、中堂镇曲协联合打造了文化品牌活动“粤韵满中堂”,由中堂曲艺协会承办,每月月底以及节假日各举行两场,每年共36场,由曲艺协会统筹安排曲艺队及会员进行演出,同时还邀请各村的曲艺队轮番上演自己的拿手曲目,更有少儿曲艺队登台;另外曲目题材丰富多样,有经典粤曲粤剧、有旧曲新唱、更有本地原创。每逢月底以及节假日这里的粤曲戏台前都会坐满来自各村的粤曲发烧友,人们似乎已经认准了“粤韵满中堂”这个活动品牌并形成了“月底睇粤曲”的习惯,2016年“粤韵满中堂”更是获得了东莞市文广新局颁发的文化惠民“十大品牌活动”称号。

二、“粤韵满中堂”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正如其他曲艺之乡一样,曲艺正在成为“夕阳艺术”,喜爱粤曲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曲艺人才和曲艺作品愈加匮乏,都在制约着“粤韵满中堂”文化品牌的建设。

(一)粤曲艺术老龄化严重

目前“粤韵满中堂”的演出曲艺队平均年龄都在55岁以上,而欣赏粤曲演出的观众更大多是本地中老年人,罕有年轻人。随着广场舞、太极拳、麻将的兴起,粤曲演出的观众更是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缺乏专业设备、专业人才

在政府的投入下“粤韵满中堂”添置了舞台音响设备,然而乐器及收音设备却不够先进,导致舞台演出效果不佳。另外中堂镇的曲艺队都是业余曲艺队,大部分都没有学习过系统的乐理知识,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整体演出水平档次不高。

(三)演出曲目陈旧、缺乏新曲和原创

“粤韵满中堂”舞台上演出的大多是老旧的经典剧目《孔雀东南飞》《凤阁恩仇未了情》《分飞燕》等。因为学习新的曲目又需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观众对于新曲目的接受程度低,致使许多曲艺队演出曲目陈旧、演出老套、没有进步。

(四)政府投入较少

“粤韵满中堂”为粤曲爱好者提供舞台,但曲艺队演出却没有任何补贴和回报,导致演出人员积极性差,其次演出的舞台为村级小舞台,可容纳观众数量较少,使得整体演出效果不佳。

三、“粤韵满中堂”文化品牌如何建设与思考

粤曲艺术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下以及流行音乐的冲击下,发展状况的确大不如前,然而中堂作为拥有悠久粤曲文化底蕴的曲艺之乡,本地的群众基础较好,“粤韵满中堂”品牌活动将会是推动粤曲在中堂重放异彩的契机,这个品牌如何建设,本文作者进行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立足本地,发扬特色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优势是立足本地,发扬自己的特色,这也正是群众文化活动能成为品牌的关键所在,中堂镇作为“中国曲艺之乡”,过往富庶的生活造就了这里闲暇时间的鼓乐齐鸣,便利的水路交通带来了广府粤曲,百年来浓厚的粤曲文化奠定了中堂曲艺的基础。

“粤韵满中堂”文化品牌为本地众多曲艺队提供展示的舞台,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中堂镇应当继续保持立足本地,不断挖掘当地粤曲文化的内涵,凸显本地粤曲“乡音、乡情、乡味”的特色,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档次,将“粤韵满中堂”打造成更有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品牌活动。

(二)借鉴他人,发展创新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一定的文化沉淀。由于广东省各地都有各式各样的粤曲演出活动,为了让中堂镇的“粤韵满中堂”品牌活动更有竞争力,就必须相互学习和借鉴,在学习的基础上再创新,例如学习、借鉴省粤剧院的“粤剧进校园”、佛山粤的“周末大戏台”、香港的“戏棚粤剧齐齐赏”等品牌活动的成功经验、演出风格、舞台技巧等。另外在作品创作方面,中堂镇还需要多在原创上下功夫,通过奖励机制促进本地曲艺作品的创作,开设“原创作品专场”专场展演,整理成音像作品进行推广。只有通过借鉴他人经验、发展中创新,才能将“粤韵满中堂”的品牌做的更好,更加高端上档次。

(三)发展群众基础,增加宣传力度

观众是“粤韵满中堂”品牌活动持续举办的动力,除了做好演出效果,还应发展更多的粤曲曲艺观众。建议每年固定安排几场演出进入到各村、社区,深入到群众中去,培养曲艺的群众基础,让更多的人爱上粤曲,扩大“粤韵满中堂”的品牌知名度;另外还可以跟各学校少儿曲艺队合作,让少儿粤曲爱好者也能够在品牌舞台上表演,为“粤韵满中堂”品牌注入新鲜活力。在有了群众基础后,还需要在宣传方面努力,形成一种长期有效的舆论氛围,通过邀请知名粤剧团、知名粤曲名家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通过镇街的海报、电视、微博微信等媒体进行宣传和报道,吸引更多的观众感受粤曲文化。

(四)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双向支持

粤曲事业发展很难适应市场化竞争,它需要政府的保护与投入,更需要民间协会的组织与发展,使传统的粤曲文化事业得以保护并形成特色的品牌活动。

政府部门应增加软硬件的投入,保障固定的演出舞台与正常的设备,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提升演出的效果;另外安排固定场所供粤曲协会会员进行排练,鼓励曲艺代表队参加市、镇级的交流演出和比赛。

增加演出专项补贴,对参与“粤韵满中堂”品牌活动演出的人员给与补助,嘉奖优秀的原创作品,鼓励各村曲艺队的优秀的节目在“粤韵满中堂”舞台上演出,对参加市级、省级比赛获奖的曲艺队进行奖励。

引导和培养社会民间组织,充分赋予曲艺协会统筹“粤韵满中堂”演出节目的权利,由曲艺协会调动各方曲艺队的力量,呈现更加精彩的演出,使各团体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成为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主导力量。

结语

“粤韵满中堂”品牌活动2016年被评为东莞市文化惠民“十大品牌活动”,既是对中堂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肯定,亦是对中堂镇粤曲文化传承成果的肯定,办好“粤韵满中堂”就是保护好传统的粤曲文化。虽然在建设“粤韵满中堂”文化品牌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但是持续的办好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场的活动,也不失为造福中堂粤曲文化的“福祉”。

[1]金德仁.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J].青年文学家,2012(01):222.

[2]袁思奇.强化特色 打造品牌 形成合力——试论“‘乐活岳阳’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J].神州文化,2014(02):35-36.

[3]唐春艳.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思考[J].长江丛刊,2015(11):69.

邵学成(1989-),男,本科,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专业,现任东莞市中堂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群文干部。

猜你喜欢

中堂曲艺舞台
军迷大舞台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军迷大舞台
中堂龙舟文化元素在成衣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曲艺泉城》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中堂清供
大连书家之于在池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