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肿疽梭菌不同靶基因检测方法的比较
2016-01-27云巾宴任春宇车达等
云巾宴 任春宇 车达等
摘要:为检测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气肿疽梭菌,筛选出更为特异、敏感的PCR检测方法,分别以fliA(C)、nanA、cctA为靶基因进行PCR检测,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cctA为靶基因的PCR检测方法敏感性最高,最小检测DNA量为12.30×10-5 pg/μL;以fliA(C)、nanA为靶基因的PCR检测方法敏感性较低,最小检测DNA量为0.123 ng/μL;3种靶基因引物菌未扩增出D型产气荚膜梭菌、E型产气荚膜梭菌、腐败梭菌、巴氏杆菌等基因片段,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本试验为气肿疽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更为敏感、特异的检测技术。
关键词:气肿疽梭菌;fliA(C)基因;nanA基因;cctA基因;PCR方法
中图分类号: S855.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1-0278-02
收稿日期:2014-11-27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合字(2014)第6号]。
作者简介:云巾宴(1990—),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学研究。E-mail:yunjinyan@hotmail.com。
通信作者:金鑫,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学研究。E-mail:jinxin@ybu.edu.cn。气肿疽别称黑腿病,是由气肿疽梭菌(Clostridium chauvoei)引起的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1]。动物感染气肿疽梭菌的典型症状为触诊肌肉部位有捻发音,穿刺或切开肿胀处如同天然孔,流出泡沫样的暗红色血液[2-3]。气肿疽呈散发性流行或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炎热干旱的夏季容易发生,冬季则较少见。气肿疽梭菌的芽孢具有很强的存活力,可在土壤中存活5年之久,在腐败的尸体中也可存活3个月,因此难以从根本上预防并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使畜牧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4-5]。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已公布的气肿疽梭菌fliA(C)基因序列(AB058931)、nanA基因序列(FM213082)、cctA基因序列(JQ692583)设计了3对引物,并从特异性、敏感性方面对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气肿疽的快速诊断筛选出更简便、快捷、高效的检测技术。1材料与方法
1.1模板与试剂
以气肿疽梭菌标准株C54-1全基因组DNA为模板。 r Taq DNA聚合酶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NI-DL 3 000 DNA Marker购自Newbio Industry公司;D型产气荚膜梭菌、E型产气荚膜梭菌、腐败梭菌、巴氏杆菌均由延边大学预防兽医学实验室保存。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GenBank上已公布的气肿疽梭菌fliA(C)基因序列(AB058931)、nanA基因序列(FM213082)、cctA基因序列(JQ692583),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表1),由北京新产业公司合成。
1.3DNA模板的制备及浓度测定
采用酚-三氯甲烷抽提法提取气肿疽梭菌菌体核酸DNA,并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其浓度。
1.4PCR反应
以气肿疽梭菌标准株C54-1全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反应,反应体系:10×buffer 2.5 μL、dNTP 2 μL、DNA模板2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10 pmol/L)、r Taq 0.25 μL,用水补齐至25 μL。以fliA(C)、nanA、cctA为靶基因,优化后的扩增程序为:95.0 ℃预变性5 min;95.0 ℃变性45 s,43.4 ℃退火 45 s,72.0 ℃延伸 45 s,35个循环;72.0 ℃延伸10 min,4.0 ℃反应结束。95.0 ℃预变性5 min;95.0 ℃变性45 s,42.5 ℃退火 45 s,720 ℃延伸45 s,35个循环;72.0 ℃延伸10 min,4.0 ℃ 反应结束。95.0 ℃预变性5 min;95.0 ℃变性45 s,488 ℃退火 45 s,72.0 ℃延伸45 s,30个循环;72.0 ℃延伸 10 min,4.0 ℃ 反应结束。采用1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结果。
1.5特异性试验
以D型产气荚膜梭菌、E型产气荚膜梭菌、腐败梭菌、巴氏杆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以灭菌去离子水为阴性对照,分别用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以判断其特异性。
1.6敏感性试验
提取气肿疽梭菌菌体DNA并测其D260 nm值,将DNA模板按1 ∶10比例连续稀释后,分别用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采用1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结果,以确定PCR方法的敏感性。
2结果与分析
2.1基因组DNA的浓度
提取气肿疽梭菌标准株C54-1菌体DNA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D260 nm值,计算得到DNA浓度为12.3 ng/μL。
2.2特异性试验结果
分别以气肿疽梭菌、D型产气荚膜梭菌、E型产气荚膜梭菌、腐败梭菌、巴氏杆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以灭菌去离子水为阴性对照,按照“1.4”节的扩增体系和反应条件,采用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采用1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结果(图1)显示,气肿疽梭菌扩增出了特异性目的条带,而其他均未出现目的条带,表明3种靶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2.3敏感性试验结果
将气肿疽梭菌菌体DNA标准品按1 ∶10比例稀释后,采用上述PCR方法进行扩增,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结果(图2)显示,3种靶基因的PCR检测方法中,以cctA为靶基因的PCR方法敏感性最高,最小检测DNA量为 12.30 fg/μL;以fli(A)、nanA为靶基因的PCR方法敏感性较低,最小检测DNA量同为123.0 pg/μL。
3结论与讨论
目前,诊断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气肿疽病主要采用间接ELISA、普通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套式PCR、二重PCR、多重实时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6-11]。PCR检测方法因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而被广泛采用,但由于不同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稳定性不同,其特异性、敏感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筛选出特异性好、敏感度高的气肿疽病PCR诊断方法。
近年来,Moussa报道的气肿疽梭菌鞭毛蛋白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性抗原,也是引起生物体感染和发病的重要毒力因子[12]。唾液酸酶别称神经氨酸酶、NanA,分子质量为81 ku,编码722个氨基酸,是由2个分子质量为72 ku的多肽所组成的150 ku的二聚体。该酶可作为反刍动物抵抗病原体入侵、防治黑腿病感染的优秀候选基因[13]。气肿疽梭菌细胞毒素A(CctA)是Frey等通过全基因序列分析得出的一种新型蛋白质毒素,该毒素是细菌毒素的杀白细胞素总科、β-微孔形成毒素家族中的一种。细胞毒素A是气肿疽梭菌的主要细胞毒素和溶血素,也是黑腿病疫苗研究中极具价值的候选基因[14]。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已公布的气肿疽梭菌fliA(C)基因序列(AB058931)、nanA基因序列(FM213082)、cctA基因序列(JQ692583)设计了3对引物,并从特异性、敏感性方面对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对引物均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而以cctA为靶基因设计的引物最为敏感,其最小检测DNA量为1.230×10-5 pg/μL。本试验通过比较不同靶基因PCR检测方法,筛选出以cctA为靶基因引物的PCR方法,为气肿疽病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正兴. 山区牛气肿疽诊断与防制[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1(2):107.
[2]陆安法,徐官红,简廷安,等. 牛气肿疽的防制[J]. 动物医学进展,2003,24(6):131-131.
[3]姜丹丹. 气肿疽梭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胶体金诊断试纸条的研制[D].延吉:延边大学,2013:1-45.
[4]白实,郭宇鹏,李艳华,等. 敦化地区黄牛气肿疽的防治与诊断[J]. 吉林畜牧兽医,2007,28(6):38-39.
[5]Groseth P K,Ersdal C,Bjelland A M,et al. Large outbreak of blackleg in housed cattle[J]. The Veterinary Record,2011,169(13):339.
[6]车达,金鑫,陈莹莹,等. 延边黄牛气肿疽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42-1044.
[7]Uzal F A,Hugenholtz P,Blackall L L,et al. PCR detection of Clostridium chauvoei in pure cultures and in formalin-fixed,paraffin-embedded tissues[J].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03,91(2/3):239-248.
[8]Halm A,Wagner M,Kfer J,et al. Novel real-time PCR assay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lostridium chauvoei and Clostridium septicum in clostridial myonecro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10,48(4):1093-1098.
[9]姜丹丹,金鑫,陈莹,等. 气肿疽梭菌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兽医科学,2010,40(11):1171-1174.
[10]彭小兵,李旭妮,王楠,等. 二重PCR方法鉴别气肿疽梭菌和腐败梭菌[J]. 中国兽药杂志,2011,45(3):20-22.
[11]Lange M,Neinrich H,Seyboldt C.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ultiplex real-time PCR for detection of Clostridium[J]. 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bes,2010,24(4):204-210.
[12]Kojima A,Uchida I,Sekizaki T,et al.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a gene encoding the flagellin of Clostridium chauvoei[J].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00,76(4):359-372.
[13]Vimr E R,Kalivoda K A,Deszo E L,et al. Diversity of microbial sialic acid metabolism[J]. 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2004,68(1):132-153.
[14]Frey J,Johansson A,Bürki S,et al. Cytotoxin CctA,a major virulence factor of Clostridium chauvoei conferring protective immunity against myonecrosis[J]. Vaccine,2012,30(37):5500-5505.陈圆,张龙,王莹,等. 金雀异黄素壳聚糖纳米粒子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
:2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