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外债宏观审慎监管模式及实施路径
2016-01-26张群周琼
张群+周琼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及监管理念的同步改进,我国正逐步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其核心是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导致的整个经济体系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导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目前,本外币、中外资企业差异化外债管理政策存在一定弊端,重微观、轻宏观的管理思路不利于开放背景下的跨境资金流动调控。对此,本文在深入分析企业外债管理现状基础上,试图探索构建体现逆周期调节思路的宏观审慎企业外债管理框架,以期有效满足企业境外融资需求,同时合理控制外债规模、降低外债风险。
一、外债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
(一)中外资企业外债管理区别对待,影响中资企业对外融资。目前,除试点地区外,我国对中外资企业举借外债实施差别化管理,外资企业举借外债的条件比中资企业要宽松得多。外资企业在“投注差”范围内可举借外债,而中资企业中长期外债须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短期外债额度须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在国际资本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外资企业可以便捷地融入境外低成本资金,而中资企业受规模限制和审批流程约束,跨境融资能力受限。中外资企业在外债政策待遇上的不平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资企业融资渠道,制约了中资企业发展。
(二)现行外债余额管理方式注重个体风险防范,缺乏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现行外债管理仍以微观管理为主,注重对个体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而缺乏对宏观环境、政策及金融市场的关注,比如大量资本流入是否会使汇率升值和导致金融体系流动性增加等。随着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资本流动限制的逐渐放开,仅依赖微观审慎管理已经不能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不能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而宏观审慎管理重点关注机构面临的共同风险,有利于增强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健。
(三)现行企业外债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外债管理要求。当前“投注差”外债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企业可采取扩大“投注差”方式调增可借外债额度,使外债额度控制失去意义;二是“投注差”管理未对短债期时间、次数和长债提前偿还进行明确限制,对借款利率没有明确要求,导致外债期限结构和融资成本难以控制,为投机资金通过融资渠道跨境流动提供了条件;三是未从行业特点、经营状况、信用记录等方面对借款企业进行差别化管理,政策导向不清晰,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外债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的构建框架
(一)总体思路
围绕外汇管理方式“五个转变”的要求,依托国际收支申报系统、外汇账户系统、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和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系统,探索构建监测分析预警指标体系,在有效满足企业境外融资需求的同时,合理控制外债规模,降低外债风险,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二)构建模式
1.科学动态地核定外债额度。
统一中外资企业外债管理政策,完善本外币一体化的外债监管原则,外汇局与人民银行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共同核定中外资企业可借本外币外债额度。中外资企业外债额度以其上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一定比例举借,企业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内容,综合体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实际偿债能力,且采取余额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引入宏观审慎监管系数,对不同的借债主体和所处行业赋予不同的数值,即:中外资企业可借外债额度=上年度(或半年度)经审计净资产额×宏观审慎监管系数。同时,充分考量企业遵守相关政策规定情况、所处行业以及所借外债币种和期限等因素,从而使外债规模管理更为灵活高效。
2.强化外债事后监管和统计预警。
在宏观审慎框架下设定企业外债额度后,应强化对企业外债的事后监管和统计预警。一是完善事后监管制度,提升监测分析水平。由于外债数据采集方式较为分散,债务人登记、银行代客申报和贸易信贷抽样调查等多种方式并存,导致部分数据质量不高,应不断提升外债数据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同时,针对我国外债数据统计未包括中国海外机构的对外负债,应将外债数据统计口径与国际标准通行做法统一,全面评估外债风险。二是对外债流入可建立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实时监控借债主体的借债频率、期限结构、币别结构、利率结构和资金流动情况,实现全方位的非现场监测。宏观层面,可根据监测情况,对外债形势进行监测分析和风险预警,并据此实施宏观调控,经济过热时,适当调低宏观审慎参数,经济遇冷时,适当调高宏观审慎参数。
3.规划监管运作流程。
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按照“确认债务主体资格—总体状况监测预警—延伸核查可疑交易—选择工具灵活调节”的运作流程,对企业外债实行全流程规划监管。在确认债务主体资格环节,按照市场化原则确定可借用外债规模,引入财务分析从微观审慎角度防范单一企业偿债风险,并依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进行差别化管理。在总体状况监测预警环节,建立涵盖企业综合信息的外债管理信息数据库,设计非现场监测指标体系,从宏观审慎角度识别外债宏观风险点,针对部分风险进一步确定重点关注企业。在延伸核查可疑交易环节,对已确定重点企业进行常规核查或风险核查。选择工具灵活调节则贯穿于企业外债管理的全过程,针对已确认的宏观风险点,动用工具进行调节,同时完善系统功能,调整监测指标(如图)。
企业外债管理流程图
三、外债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的实施路径
为配合上述监管框架,应明确外债额度核定部门及核定方式;建立完善的统计监测制度,为开展非现场监测分析核查提供抓手;同时应完善配套处罚措施,规范企业外债市场秩序,防范外债风险。
(一)外债额度核定部门及核定方式
外债额度核定工作可由外汇局与人民银行共同完成,具体就是按照上述外债额度核定方式,两部门共同核定企业可借本外币外债总额度,并共同研究制定统一的本外币外债管理办法和具体的业务操作流程。实现跨境人民币收付信息管理系统与资本项目信息系统的信息互通与共享,将企业外债额度核定计算方式同时嵌入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与跨境人民币收付信息管理系统,由系统后台自动完成企业外债额度的计算,事后企业无论是借用外币外债还是本币外债,均在两个系统中同步扣减企业可借外债总额度。
(二)整合监测系统,建立外债管理信息数据库
整合跨境人民币收付信息管理系统、国际收支申报系统、跨境资金流动与监测系统、资本项目信息系统等系统资源,实现中外资企业和本外币外债统计监测的统一。同时,制定完善的事后核查工作制度,结合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国际收支状况、区域外汇收支特点,设定外债非现场监测指标体系,研究设置外债监测预警指标,设定科学的指标阈值,将之嵌入资本项目信息系统,由系统自动筛选异常交易数据,确定重点监测企业。
建立全面的外债管理信息数据库,加强对借款企业资信情况的分析和信息披露。外债管理信息数据库应采集借款企业基本情况、财务信息、境内外融资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已有信用记录、既往涉诉情况等,便于主管部门知悉借款企业经济活动全貌。
与此同时,数据库中还应嵌入地区、行业经济金融数据等信息,以便对外债宏观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
(三)延伸核查可疑交易,加强风险核查。
一是对非现场监测或常规核查中发现的可疑线索,及时开展延伸核查,重点核查企业市场准入阶段提供资料真实性及所借外债资金使用情况,对核查确认借用外债存在实质违规行为的,一方面可实施经济处罚,增加企业违规借债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可在企业后续借债过程中,提高其准入门槛,对违规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实施一定期限内的市场禁入。
二是加强风险核查。针对借用外债金额较大、频率较高的重点企业,现场核查其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控制人及企业高层等情况,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判断企业借债合理性、评估外债偿付能力。对债务杠杆较高、存在潜在偿付风险的企业进行窗口指导,建议企业做出相应调整。另一方面,对于非现场监测中暴露的宏观风险隐患,可选择一定量样本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企业经济行为合理性,查找风险产生原因,对于确认的宏观风险点,动用相应工具进行调节,切实防范外债风险,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
支行、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