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视剧,如何还原一个另类张学良?
2016-01-26沈佳音
沈佳音
在如此多关于张学良的影视作品之后,在这个时代,又有一个怎样的张学良会走进我们的视野?
文章在电视剧《少帅》中饰演张学良,据他透露,由于哭戏太多,自己甚至一度抑郁
张学良比戏剧还要戏剧的人生一直是文艺创作的绝佳素材。2016年1月11日,又一部名为《少帅》的48集电视连续剧登陆荧屏。这并非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遗作,而是出自历史正剧专业户、电视剧《走向共和》的导演张黎之手。
面对张学良是非不定的一生,张黎和编剧江奇涛在历史的真实上依托于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所做的《张学良口述历史》,希望还原一个官二代是如何历经纠结和挣扎成为一代名将的,一个吃喝嫖赌抽的纨绔子弟是如何面对历史的大是大非的,一个“总是处在挣扎和煎熬中的人物”。他们将电视剧落脚在一个另类生命的成长史,在张学良身上有着“另类的父子情,另类的男女情,另类的师生情,另类的同僚情”。
女人和官二代成长史
张学良和一个年轻的士兵走在路上,有说有笑。突然,“嘭”的一声,士兵缓缓倒下,一颗子弹穿过了他的胸膛。张学良拼命地帮他捂伤口,“我还没说媳妇呢——旅长我不想死——”士兵死在了张学良的怀里。
这是张学良第一次带兵打仗,直面生死。不是他个人的生死,而是他要去决定别人的生死。70年后,张学良做口述史时还念念不忘这个跟他打头一仗死去的官兵。他本来想学医,治病救人,可是最终还是走上了父辈的道路,“我想自自由由的,可是我一有政治的事情在身上就不同了。”张学良说。
张黎觉得张学良吓坏了:“他承受不了,我们老说一个人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你很难去决定别人的生命,这个我们做不到,你说我自己死,死就死了。”在这一段,张黎让张学良的情人之一谷瑞玉出场了,因为张学良需要宣泄,需要安慰。
赵四的出场也是如此。张学良奉命攻打冯玉祥的国民军。他看着身边的人因为无意义的战争一个个无谓地死去。他厌倦、气愤,又无可奈何。赵四这个小女孩的出现也是为其解压,如同鸦片一般。
张学良风流成性,据其自己说,正儿八经的情人就有11个。在电视剧《少帅》中,张黎为张学良选择了四个女性对应他的四个成长阶段:表嫂是他的性启蒙,这个时候他是少年;于凤至是他的初婚,是他的原配,在中国,男人结婚就代表成年了;第三个就是谷瑞玉,随队夫人,这是他第一次带兵上战场;然后是赵四小姐,也是重压之下出场。
当然,关于女人的安排只是电视剧的一种处理方式。男女感情戏向来不是张黎和江奇涛这对搭档所擅长的。不过关于赵四小姐这段感情,他们俩也都认可,如果不是西安事变,早就分开了——赵四小姐曾对张学良说,你这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也受不了。
这部戏的重心就是一个官二代的成长史。张黎说:“跟今天相比,他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响当当的富二代、官二代。你说富,现在很多富二代富不过他,官也不一定大得过他。而且他还那么传奇,不到二十岁就自己开飞机了。”不过,张学良的成长速度始终赶不上世界的瞬息万变,很快,1928年,皇姑屯事件发生,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就被炸死了。张学良要在俄日两大帝国的虎视眈眈之下挑起整个东北的担子。那年,张学良27岁。
电视剧《少帅》中,李雪健扮演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演绎了一段“今生父子、前世冤家”的父子情
“他毫无准备,就被推到那个位置上了,他也得撑着,你说难不难?他是真撑着,这不是一个虚位。”59岁的张黎对当年尚未而立的张学良表示理解,“你想一个小孩儿,一个二十多岁的小男孩儿,他怎么担?你把一个本不该由他承担的担子搁在他身上了。我们老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我们讲历史上那些英雄少年,他们都是一面之功,抵挡一面的,张学良是东三省的首脑,是内忧外患之下的东三省。”
纠结的父子情
“今生父子,前世冤家。”张学良出生的时候,张作霖找了人算命,没想到得了如此让人纠结的一卦。果不其然,张作霖去世的那天恰恰是张学良生日的第二天。
这也成了电视剧里张学良成长史中最重要的一条线索。他们的父子之情随着历史事件一起推演,时而亲昵,时而对抗。
“我们写一个人物成长史,一定要写他的对立面,写阻碍他成长的元素,否则的话你得天独厚,你风调雨顺,这个没有意思。从小,张学良对于父亲就有逆反心理,这就有了戏剧性。”张黎说。
对于这种纠结的父子关系,张学良也的确是深有感触的。当初,他请唐德刚写口述史,原因之一是看到唐德刚在一篇文章里写到他和“老帅”(张作霖)的关系:不只是父子而已,还是不同的两代人,一个是绿林出身的旧军阀,一个是新式军校出身的青年将领,作风和心理大不相同。
尽管声称自己有过11个女朋友,但张黎只选取了其中的四个在剧中出现
张学良觉得写得太对了,他和父亲有情感交流上的隔阂,更有理念上的分歧。张学良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深受他的老师、民主革命者郭松龄的影响。“我父亲这人呐,给我的任务向来都是无法完成的。”张学良对唐德刚抱怨过。一次,有一个师打胜仗后洗劫了当地的喇嘛庙。张作霖命令张学良把这一个师的人都枪毙了。而张学良想查出具体的犯罪嫌疑人,枪决了就行。关于父子的分歧,电视剧里还有一段,张学良对于父亲未经任何审判就处决了李大钊十分生气。
张学良最反感的还是打内战,有几次,他都想逃走不干了。有一回,他打仗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老人趴在地上,饿极了,给钱都不要,把馒头扔过去,老人立刻连土带沙抓起来就吃。他告诉张学良:“连年打仗,(年轻人)都给抓去当兵了,剩下我们老的不能走,弄得没有饭吃呀。”
“谁做的孽?我们军人做的孽!这要真是有意义的战争还可以,这个战争干什么呢?今天打了,明天又好了,明天我跟你又去打他,后天又好了,又去打,这打什么呢?我真是厌倦,我一直厌烦内战,就是剿共我也不愿意剿,这有什么意思啊?”张学良恨透了内战,“我从来就说这句话,我绝不利用我的部下给我打地盘。我从来没有这样,你到历史上去翻。那个时候我跟我父亲南征北战,我在我父亲手底下是个将,他让我打什么我就打什么。可是到我自己手里,你看我打过什么仗?我自己每次打仗都是为了中央统一。”
可他偏偏又是张作霖的儿子。1925年,郭松龄起兵反奉,提出三大主张:一是反对内战,主张和平;二是要求祸国媚日的张作霖下野,惩办主战罪魁杨宇霆;三是拥护张学良为首领,改革东三省。这一次,张学良还是毫不犹豫地站在了父亲这一边。
张黎觉得张学良的矛盾对于文艺作品来说是最有意思的,因为这才有戏:“这个人物很复杂,他和父亲在情感上非常近,在政治见解上非常远。郭松龄跟他父亲之间代表着先进与落后,改革与保守。他知道郭松龄是对的,但是当跟你的家族、跟你的父亲有矛盾的时候,你站在什么位置上,他非常纠结,这种判断和抉择对一个二十出头的孩子来说,太难了。但是真要动他父亲性命的时候,他还是不忍的。”在电视剧中,文章扮演的张学良哭戏很多,哭战友、哭爱人、哭师长、哭父亲——张学良是历史的风流人物,却也一直被历史所裹挟。
那么多个“张学良”,信哪个?
2014年,电视剧《少帅》拍摄期间,张爱玲的遗作《少帅》以及相关的通信资料也被整理出版。同为世家子弟,对于张学良,张爱玲有自己的理解:“他像一般二世主一样,没真正经过考验,所以对自己没信心,虽然外表看不出。东北易帜,固然是出于统一大业,而且独力无望报父仇,也是他心深处宁愿做他做惯的亲信子侄,甚至于传人——蒋夫妇极力敷衍笼络他,他也就当 真。”
张爱玲还认为张学良是个爱国者,但在政治上又很幼稚。“兵谏在古代可能行得通,因为世袭的君主地位稳固,不像现代的强人的image(形象)经不起重大打击。蒋被胁迫抗日?造成张的民族英雄形象?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绝对不行。当然张是自恃亲同叔侄的特殊关系……最后还是出了事,同是错估了自己的特权。”
一贯看重历史剧资料准备的张黎并没有把张爱玲的这本书找来看,也不允许演员看。“对张爱玲而言,她所写的所有人物的背景是她所处舞台的背景,从来不实。关于张学良的文字很多,众说纷纭,都拿来看就乱了。历史是过去时,我们拍历史剧其实不在于表现人物曾经做过什么,经历过什么。从创作角度看,我们更希望描述他可能做什么,或者他可能怎么做。一部电视剧不可能把一个历史断面搞清楚,这不是它的功能。它只是希望描述在这个历史断层里面的形形色色的人。”
对于剧中的人物,张黎有清晰的判断。“我们老说一句话,大事不糊涂,即使张作霖把持东三省那么多年,也没有出让过一寸土地。”
剧本的基调主要依据的就是唐德刚所做的《张学良口述历史》。电视剧中的不少台词直接使用了张学良自己的原话。比如,关于西安事变的两个比喻,“好像灯泡,我暂时把它关一下,我给它擦一擦,我再给它开开,让它更亮。”然后他又坚持把蒋介石夫妇送回到南京。“到南京的时候,那我真决心去死啊。我把那泥菩萨已经扳倒了,那我只好把这个泥菩萨扶起来。”
口述史未必就是历史真实,张黎也知道张学良有些说法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并不一致。“张学良极其聪明,被幽禁了五十年,一定是每天都在想这些事,他对一些事件的描述未必是真实的,但里面的有些情绪是真实的。他对他父亲的感受是真实的,对吧?包括他对西安事变的,我想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不愿意打内战,不愿意当亡国奴。”
张学良对唐德刚说:“我做那件事情(西安事变)没有私人利益在里头,我没混过与我自己地位、利益有关的东西,我没有!假设我自个儿要地位、利益,就没有西安事变。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要打了!”
所以,张黎觉得张学良尽管有一身毛病,但他身上有侠气,有担当。“现在男人叫什么?暖男!没有一点男人气概。”张黎有些愤愤不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张学良是国家至上,民族至上。”
在口述史里,张学良讲过一个故事。“九一八”事变后,和他要好的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自己出资把张家在奉天的东西装了三列火车给张学良送到北京。张学良发火了,拒绝接收:“你要还我,首先你要还我土地,我的土地你还给我,我是封疆大吏,你这样是羞辱我。”在电视剧里,是一个家中的佣人把奉天张府的钥匙带到北京给张学良。张学良暴怒,对他拳打脚踢:“有本事你把全东北人家的钥匙都给我拿来啊!”
电视剧《少帅》的故事到1936年的西安事变就戛然而止了,因为张学良自己说过“我的事情是到三十六岁,以后就没有了,真是三十六岁,从二十一岁到三十六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链接
那些荧幕中的张学良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以张学良为原型的影视剧创作源源不断。我们透过荧幕看到了各种不同的张学良,只是张学良本人对此却并不感冒:“有人劝我去看那种电影和电视剧,可我是绝对不看的。”
1981年《西安事变》
类型:电影
导演:成荫
张学良扮演者:金安歌
“张学良是很丰富的一个人,但在《西安事变》那部影片中着重要表现的是他爱国的一面,其他的像他强制自己戒鸦片,与赵一荻的恋情在这里都得舍弃。”
1983年《少帅传奇》
类型:电视剧
导演:丁一民
张学良扮演者:寇振海
“我演过11个‘张学良,在塑造角色时,我着力体现出其儒雅的贵族气,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状态的神似,比如形体上的挺拔和刚劲,思维上的敏捷和果断。”
1989年《赵四小姐与张学良》
类型:电视剧
导演:崔俊波
张学良扮演者:陈剑飞
“我是黑龙江省人,从小对张学良将军有一种很深的感情,这部电视剧主要描写张学良的情感世界,它的成功之处是艺术性与纪实性并重,排除了戏剧的成分。”
1998年《张学良将军》
类型:电视剧
导演:金钊
张学良扮演者:尤勇
“这个戏拍了整整一年,所有当时张学良去的地方都去了,但因为发行渠道的问题,看到的观众不多,但所有看到的人都认为我演得特别好,我当时那真是满怀激情演的。”
2003年《张学良》
类型:电视剧
导演:宋业明
张学良扮演者:刘劲
“这部电视剧的第一场戏就是周恩来与张学良见面,因为常演周恩来,大家都怕我一下子流露出周恩来的感觉,我也告诫自己不要往周恩来那边靠,第一场下来以后就好办了。”
2007年《西安事变》
类型:电视剧
导演:叶大鹰
张学良扮演者:胡军
“张学良本人个儿不高,也不魁梧。我会通过对他内心的捕捉与贴近,弥补外形的缺憾。张学良身上有股将军的霸气、英雄的大气,找到这个气势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