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6-01-26杨万金
杨万金
摘要:创新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带有目的地去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那么,中学教师怎样才能将创新教育融入历史课堂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 创新教育 转变观念 激活思维 质疑解疑 精心设计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7.06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使国家立足于不败之地,我们就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振兴科技,发展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关键。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标新立异,开拓进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提出几点见解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的能力
人们的任何行动都有一定的观念做指导和统率,培养人才,造就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的教育工作也不例外。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就是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但这种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新时期的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要使学生在个性、能力、性格等各方面都能得到长足发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内在的潜能,教师就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不能只注重学生记住了多少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点,而应更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点的探究,寻找规律,多设问,多引导,创新记忆方法,强化记忆。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的内容时,教师先介绍鲧的治水方法——水来土掩,造堤筑坝。虽然这种方法历经艰辛万难,但其结果还是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启发:“鲧的这种治水方法行不行?不行怎么办?是不是需要采取新的方法?”然后,教师再讲述禹是如何治水的——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向大海,结果取得了成功。然后,教师再强调其要点——创新的重要性。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创新的理解,认识创新的重要意义,对创新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激活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开放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独创的见解。独到的见解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又是独立思考的基石。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异议,求得解决。“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反弹琵琶,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要从思想意识上引导学生,使他们真正理解并懂得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的长河,任何人只要勇于探究,敢于创新,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例如,在讲岳飞被害后,我利用岳王坟上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佞”,提出谁是害死岳飞的真正凶手。大部分学生认为是秦桧,而一小部分认为害死岳飞的应是宋高宗赵构,因为他迎接二圣还朝会危及自己的皇位。学生讨论得很热烈,一致要求我做出决断。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查资料、看书籍,并推荐学生看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后于谦的被害,通过对比,会得出什么结论?这样,学生兴趣大增。
其次,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时,教师要给学生以民主,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知识,给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生活是创造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要想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上有所创新,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学会平时认真观察自己身边的历史,从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如在教学“伟大的转折”一课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自己身边的变化,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及通讯工具的变化,来深入体会理解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可喜变化,体会改革创新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质疑解疑,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何学问起源于思维,而思维起源于疑问。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创新的动力。任何知识和学问的获得,以及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需要由有疑到无疑,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问题。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以分组讨论的方法解决问题。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挖掘问题,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增强其创新能力。如在讲授“西安事变”一节时,学生通过电影、小说等可能对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此,教师就可以发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分组进行讨论。学生争论的焦点可能在共产党对西安事变应采取的立场上。部分学生会认为,应该杀掉蒋介石。也有的学生对这段历史背景理解得很透彻,会赞成和平解决方式。
四、精心设计练习题,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手段,是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一环。而历史作为一门文科,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精心设计一些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索性的练习,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并不神秘,人人都是创新之才,时时都是创新之际,处处都是创新之地。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有利于打破学生固定不变的思维方式,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角色,变为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形成,创新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卫卫.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教育,2015(6).
[2]张红格.浅谈怎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J].教育科学,2015(6).
[3]宋剑飞.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5).(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