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猪场气喘病的综合防治
2016-01-26郭朝刚陈再军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畜牧兽医局741020
郭朝刚 陈再军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畜牧兽医局 741020)
规模养猪场气喘病的综合防治
郭朝刚 陈再军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畜牧兽医局 741020)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猪呼吸道疾病发生率显著升高,其中猪气喘病尤为明显,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猪场;气喘病;防治。
猪气喘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咳嗽、气喘为主要特征,大部分规模化猪场都有发生,且常会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继发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症状,或者表现为隐形感染,不易被发现,但会对猪群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且不易根除,感染猪常常生长发育迟缓,饲料转化率明显偏低,育肥饲养期延长,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制约养猪健康发展的顽固障碍。
1 流行病学
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均能感染,以哺乳猪和幼猪最易感,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猪和哺乳母猪,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体长期存在于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部分病猪在症状消失之后1~2年还可带菌排菌。猪场发生本病主要是从外面购入隐性感染猪所致,哺乳仔猪常从患病母猪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气候骤变、阴湿寒冷、猪群拥挤、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时,最易发生病。
2 临床症状
潜伏期由几天至数月不等。初期多表现为单声干咳,流少量黏性鼻液或脓性鼻液。随病情的加重,咳嗽加剧,频次增多,病猪低头咳嗽,拱背伸颈,连续咳嗽直到呼吸道分泌物咳出为止,体温、食欲常无明显变化。在发病后期,病猪气喘增数,张口伸舌,犬坐姿势,呈明显的腹式呼吸,并有喘鸣声,咳嗽声长低沉,有分泌物阻塞呼吸道,难以咳出,流脓性鼻汁,口流白沫,精神委顿,逐渐消瘦。
3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表现在肺脏和淋巴结。肺的心叶、尖叶和膈叶前缘部位出现虾肉样病变,肺组织结构变硬,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状。在气管或支气管中有大量黏性泡沫性分泌物。随病情加重或病程加长,病变部位颜色会越来越深,硬度变强,俗称 “胰样变”。肺门和纵膈淋巴结明显肿大,颜色呈灰白色,切面湿润,边缘轻度充血。
4 鉴别诊断
本病根据临床症状和解剖病理变化可参考判断,当猪群部分发生阵性咳嗽、喘气、生长阻滞、死亡率很低时要考虑该病的存在,但要和猪流行性感冒、猪肺疫、猪蓝耳及应急综合征等病进行区别。
4.1 流行性感冒
猪发病突然,呈暴发性,传播迅速,体温升高,病程较短 (约1周),流行期短。而患气喘病的猪则体温不高,病程较长传染较缓慢,流行期漫长。
4.2 猪肺疫
急性型全身症状严重,高热,食欲废绝,卧地不起或犬坐姿势,呼吸高度困难,黏膜呈蓝紫色,多出现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死亡率高达60%以上。慢性病例的体温不定,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皮肤湿疹、渐进性消瘦,大多数因衰竭死亡。而患气喘病的猪体温、食欲无大的变化,无败血症和胸膜炎的变化,剖检区别明显。
4.3 猪蓝耳
病猪有呼吸道症状,同时有发热、部分伴有紫绀症状,母猪可出现死胎、流产和木乃伊胎,无明显剖检特征,如肺部继发感染则剖检可见肺炎变化。
4.4 猪应激综合征
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发生,如运输、免疫、人为刺激等,表现呼吸急促、张口喘气、体温升高等,可自行恢复。
5 综合防控
5.1 加强饲养管理
保证饲料营养成分,避免饲料霉败变质。加强饮水安全检测,保证猪只饮用水的卫生。
5.2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尽量不从外地引进猪只,培育自己的健康猪群。坚决执行各项防疫卫生制度。如需引进种猪则应通过X线透视或应用间接血凝抑制试验等血清学试验进行检测。
5.3 要严格控制饲养密度
猪气喘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高密度饲养易诱发该病。猪舍增设通风设备,保证舍内通风良好,调控环境温度,让猪舍做到冬暖夏凉,对预防本病效果显著。
5.4 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接种是有效防控猪气喘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对发生该病或受威胁区的养猪场要积极进行疫苗接种,可选用猪气喘病兔化弱毒冻干菌苗或168-株弱毒菌苗,二者均有较强的保护率和安全性,尤以168-株弱毒苗常常用于发生疫情的猪场,攻毒保护率可达80%以上。
6 治疗建议
防重于治,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提前预防是关键。对重病猪应及时淘汰,轻病猪隔离治疗。本病病原为支原体,一般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磺胺类等均无明显疗效,而喹诺酮类、土霉素及卡那霉素效果较好。目前市面上针对支原体的特效药物较多,效果良好。但后期继发感染时需根据感染情况配合使用抗菌药对症治疗。
郭朝刚 (1981.9-),男,甘肃省天水市人,助理兽医师,只要从事动物防疫工作。
陈再军 (1981.3-),男,甘肃省天水市人,助理畜牧师,只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