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安全控制要点及农药残留限量
2016-01-26冉桂霞郭艳芹鲁克鲁英沈庆利
冉桂霞郭艳芹鲁克鲁英沈庆利
(1,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中心137000;2,吉林省白城市畜牧科学研究院137000;3,吉林省白城市牧草良种站137000;4,吉林省白城市牧业信息服务中心137000;)
青贮饲料安全控制要点及农药残留限量
冉桂霞1郭艳芹2鲁克3鲁英2沈庆利4
(1,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中心137000;2,吉林省白城市畜牧科学研究院137000;3,吉林省白城市牧草良种站137000;4,吉林省白城市牧业信息服务中心137000;)
虽然目前国家已经颁布了关系畜产品安全的政策法规,并对人类食品的安全指标做出规定。但对饲料中残留农药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规律、蓄集情况和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很少,对饲料中污染物质的限量指标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作者针对青贮饲料农药残留和原料奶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青贮饲料农药残留规律及其对原料奶安全的影响研究,探索解决原料奶安全问题的技术措施,提出青贮饲料中常用农药残留限量,通过保证饲料安全提升奶牛健康水平,达到保障原料奶安全的目标,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青贮饲料;质量安全;农药残留
在 《主要农药在青贮饲料作物中的残留规律研究》中,本文作者通过《青贮饲料种植过程中的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和 《青贮饲料农药残留筛查检测》两项实验,全面分析本地区青贮饲料种植生产中农药的使用情况,系统研究了本地区青贮玉米原料与青贮饲料成品中农药的残留情况及演替趋势。通过 《青贮饲料残留农药在发酵过程中的降解规律研究研究》,揭示了本地区常见的克百威、莠去津、2,4-D丁酯、乙草胺4种农药残留能够在青贮发酵过程中较快降解,其残留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aebx代表的负指数函数的规律。在《青贮饲料残留农药在牛奶中的沉积规律研究》中,通过 《牛奶中农药残留的筛查检测》和 《青贮饲料残留农药在牛奶中的沉积实验》两项实验,揭示了奶牛在新陈代谢和泌乳过程中能够有效清除饲料中的乙草胺、莠去津、2,4-D丁酯、克百威等农药残留,并使其在牛奶中的残留量显著降低或消除的规律,确定了青贮玉米原料中4种农药的残留量p<100μ早/kg时,经30d以上贮制发酵生产的青贮饲料是安全的,用这样的青贮饲料饲喂奶牛生产的原料奶也是安全的。
综合上述试验研究结果提出青贮饲料安全控制要点如下。
(1)种植青贮玉米时宜尽早播种以延长生长期,并且按照玉米田的农艺措施进行管理,满足水、肥供给,特别要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量,以提高青贮饲料的产量。
(2)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害新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以减少农药使用的种类和数量。
(3)在防治病、虫、草害时,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减少农药残留。
(4)规范农药的使用,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提供的剂量、浓度和方法用药,降低农药残留。
(5)设置适当的休药期,在距离青贮玉米收获45d的时间内尽量避免使用农药,以免出现残留超标的情况。
(6)在青贮饲料收贮前宜抽取青贮玉米原料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在农药残留量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3-201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指标 (克百威20μ早/kg,乙草胺、莠去津、2,4-D丁酯50μ早/kg)时,青贮玉米原料可以直接饲喂奶牛;当残留量高于GB 2763-2014规定的指标、并且低于2倍剂量 (克百威50μ早/kg, 乙草胺、 莠去津、 2, 4-D丁酯100μ早/kg)时,应在贮制发酵30d后开窖饲喂。
项目来源: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青贮饲料农药残留对牛奶质量安全的影响研究”基金项目。
冉桂霞 (1971.11.8-),女,吉林省白城市人,畜牧师,研究方向:动物营养和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