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养殖的规模化发展问题及对策
2016-01-26王笃华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200
王笃华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山羊养殖的规模化发展问题及对策
王笃华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就当前的养殖而言,山羊养殖投资小、收益高、风险低等特点备受人们的重视。随着养殖山羊人数的增多,养殖量不断增多,逐渐形成规模化养殖。但是,由于我国山羊养殖起步较晚,养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本文中对山羊养殖规模化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便于更好的在国内发展山羊养殖业。
1 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方面的问题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养殖山羊的人年龄段集中的50~60岁之间,从事山羊养殖的年青人较少。养殖山羊的人中大都具有较低的文化水平,不了解山羊养殖的专业知识,这和规模化养殖山羊之间存在显著的矛盾。一些养殖山羊的人员由于各种原因转做其他行业。因为各养殖户之间的技术交流较为缺乏,虽然自身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手段较为落后,但是也不能快速接受新兴的养殖技术。不仅如此,在对山羊进行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由于养殖人员启动资金不足,资金流转不善,在山羊养殖的过程中相关设施建设的不合格。
1.2 山羊方面的问题
在饲养山羊时,农户选择种羊的渠道较窄,其主要原因是基层养殖户缺乏种羊场提供的种羊支持。在选择种羊时,一些种羊携带一定的疾病,进行养殖后,这种病菌会在规模化山羊群中传播,出现大批死亡现象,导致养殖户经济效益难以提升。不仅如此,就山羊来讲,其属于群聚性动物,种群内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所以,进行山羊养殖时,一些山羊会有激烈的斗争,完成斗争后会重新划分等级。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养殖规模较小的时候危害较小,很多养殖户不予重视,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这种斗争会越演越烈,导致山羊受伤,加上环境的影响或者其自身疾病的困扰,会有死亡情况出现。养殖山羊之前,饲养人员没有充分了解所饲养山羊品种,所以在建设围栏的时候,没有较强的针对性、不仅如此,养殖户养殖过程中,仅仅把青草作为山羊的主要饲料,没有添加必要的辅助饲料,导致山羊体质普遍较低。
2 解决措施
其一,相关部门集中培训山羊养殖人员,让其充分了解山羊的相关知识,以便与养殖技术的提升。对规模化饲养山羊来讲,会涉及较多的技术,牵扯的领域较多,如围栏建设、疾病防控、饲料等等,因此必须全方位了解疫病防治措施和手段。用科学知识武装饲养人员的头脑,帮助其学会科学的养殖山羊。如相关主管部门大力宣传科学养殖技术,在药品、驱虫等方法深入群众进行宣传,以便于保障养殖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其二,养殖山羊的时候,其重要的生长场所为栏舍,因此必须以养殖山羊的种类、数量等为基础,科学的建造栏舍,保障其舒适度,以便于促近山羊的健康生长。北方地区天干物燥,四季分明,所以养殖人员要合理科学的调节栏舍中温度,保障栏舍通风良好,有效控制栏舍中湿度。对南方地区来讲,由于空气具有相对较大的湿度,所以饲养人员需要制定科学的措施,保障栏舍具有一定的防潮功能。总而言之,各个区域需要根据自身区域的气候特点、环境情况等,强化养殖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及时清除羊舍中的污物,在分类管理措施的指导下,保障山羊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其三,规模化养殖山羊时,对其生长以及养殖户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的为疾病,其中主要包括寄生虫和疾病。所以,这就要求养殖人员需要科学养殖和管理,以防为主,防和治相结合。各个区域的养殖人员还需要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掌握治疗该区域山羊常见的疾病措施,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防治措施和方案,不断提升山羊的生长速度,保障经济效益。如有的地方种植的水稻比较多,在该地区饲养山羊容易导致其感染的寄生虫主要为椎实螺等。因此,这就要求基层畜牧业管理人员在其中积极参与,和饲养人员一起对区域的实际情况加以了解,制定合理的防病措施,保障规划养殖的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