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分析

2016-01-26韩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股骨头高龄股骨

韩璟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分析

韩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高龄骨质酥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13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应用抽签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护理, 观察组64例(98.5%)患者术后3~5周可凭借双拐行走, 1例(1.5%)6~8周可凭借双拐行走;63例(96.9%)11~15个月后能够弃拐行走, 2例(3.1%)16~20个月能够弃拐行走。对照组4例(6.2%)术后3~5周可凭借双拐行走, 61例(93.8%)6~8周可凭借双拐行走;3例(4.6%)11~15个月后能够弃拐行走, 62例(95.4%)16~20个月能够弃拐行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于临床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通过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可取得较高的治疗效果。配合综合护理, 能够促使患者的康复水平进一步提升, 减少病痛, 缩短康复时间, 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 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

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多见。针对高龄患者, 应选择疗效突出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但术后的护理仍然需要注意, 否则将会对患者的行动能力造成更大的影响。为此, 本研究主要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展开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应用抽签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5例。观察组男41例, 女24例;年龄51~74岁, 平均年龄(66.3±2.6)岁。对照组男42例,女23例;年龄52~76岁, 平均年龄(66.4±3.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临床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 记录患者的相关指标, 按时对患者进行药物护理,发现异常及时向医师报告[1]。观察组患者临床给予综合护理。具体包括:①对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 叮嘱患者家属陪伴, 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2]。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叮嘱患者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 减少辛辣等刺激食物的进食[3]。②对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加强对患者的体位护理。患者术后应实施平卧位休息,将患者的患肢外展30°, 并且保持中立位置。患者翻身时,应对患者给予较厚的枕头支撑患肢。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 给予患者心电监护, 观察患者的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发现任何异常, 及时向医师报告。

1.3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 主要对两组患者行动能力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 观察组64例(98.5%)患者术后3~5周可凭借双拐行走, 1例(1.5%)6~8周可凭借双拐行走;63例(96.9%)11~15个月后能够弃拐行走, 2例(3.1%)16~20个月能够弃拐行走。对照组4例(6.2%)术后3~5周可凭借双拐行走, 61例(93.8%)6~8周可凭借双拐行走;3例(4.6%)11~15个月后能够弃拐行走, 62例(95.4%)16~20个月能够弃拐行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于临床均无并发症出现。

3 讨论

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是临床上的重点患者, 一方面是因为骨折严重, 另一方面因为年龄较高, 在很多操作上都必须保证稳妥和轻柔。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 针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临床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疗效肯定。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 针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于术前、术后实施综合护理, 临床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行动能力恢复时间较早, 对照组相对较晚。另一方面, 通过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 能够更好的照顾到患者的一些特殊情况, 并且可以对患者的较多要求予以满足, 减少心理上的负面情绪, 促使患者可以积极的配合护理, 减少护患矛盾[4]。

综上所述, 针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于术前、术后实施综合护理, 可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 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 能够促使患者的康复水平进一步提升,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1]孙锦发.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 3(4):51-52.

[2]汪庚申, 黄国源, 刘海军, 等.老年转子间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折固定方式的选择.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5, 7(8):44-46.

[3]钟永伟.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髋内翻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5, 7(6):30-32.

[4]Ravikumar KJ, Marsh G.Internal fixation versus hemiarthroplasty versu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displaced subcapital fractures of femur-13 year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study.Injury, 2000, 31(10):793-79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74

2015-10-20]

116100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股骨头高龄股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