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建筑文化考略
2016-01-25
中原建筑文化设计思想的渊源介绍
1.传统中原建筑文化的界定
中原这个词在中国古代传统历史上频频出现,中原这个词相对于中国而言,中国疆域在古代中国的既定不甚相同,春秋时期,没有形成中国的概念,当时是诸侯分封,列国割据,但自秦朝统一中国以后,我国出现了短暂的大一统时期,当时的秦朝疆域“东至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桂林、象郡”。根据当时的记载,我国的区域已经分成南北,按照中国传统的区域界定,中原地区是区别于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以外的地区,也就是这四个方位区域中间的地区,大致范围指的是现代区域范围内的陕西关中、河南河北等地区,在部分史书上指代的中原地区也被称为北方地区,指的是黄河以北,长城以南的这个区域。因此对于中原建筑文化的界定,通常指的是中国传统历史中关于陕西关中、山西、河南和河北这部分地区的建筑文化。
对于本文而言,我们这里的中原建筑文化既区别于青海、西藏、内蒙这些少数边陲地区的西域建筑文化,同时也区别于安徽、湖南、湖北和两广地区的岭南建筑文化,我们所指的中原建筑文化是河南和陕西关中作为中原核心地带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特征。
2.中原建筑传统美学渊源
本文认为,对于中原建筑文化和建筑美学而言,中原建筑文化的渊源来源于中原传统美学,也可以理解为中原传统美学决定了中原建筑文化的美学特征。
中原传统美学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美在于追求和自然的融合,讲求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宇宙中存在的一切只要和天道同,遵循自然规律就是大道和至善,因此在这种美学主导观点的影响下,中原传统审美和精神活动都在遵循着“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的观点,天人合一的观念,把世界上的一切返回到人体去解释,这是中国文化里的重要观念,由于人体是对称的,以人为本的建筑也是对称的,形成了美学上讲求对称和比例,要求建筑中轴至上,符合自然特征,这种以对天的敬畏为基础的美学观点将建筑的神韵表现出空灵和静虚之美,因此我们不难从美学基础上发现对心灵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感恩,其实就其本身而言,人本身的力量在历次和自然的较量中都表现出了一种渺小,因此尊重自然和敬畏上苍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根基所在,其表现就是对称和对等级的尊重,其在建筑上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传统思维其实就是国人在数千年的进化中形成的植根于思维深处的对自然、对世界的认识,其渊源和传统美学的认识是同源的。谈及中国传统思维基础,我们就不能不谈及中国传统的智慧,包括儒释道三家所形成的传统思想,儒家思想讲求“仁义礼智信”,道家思想所倚重的“天人合一”以及由此产生的“阴阳五行”,佛家思想要求的“静修”和“苦禅”以及由此而生的“顿悟”,这些思想融合到一起就成了中国“仁”和“中庸”的思想,要求不偏不倚,言行中庸。笔者认为中庸思想的根本就成为中原建筑表现出来的中国传统建筑对于对称的渊源所在。
中原建筑文化的空间布局分析
1.建筑布局的形式之美
中原传统建筑讲究的是对称和谐,这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讲得很明白清晰了,一般而言中原传统建筑都是设定一个中轴线,然后左右对称的进行建筑布局,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追求建筑的对称和均衡,也就是前面我们讲到的中庸之美,而在建筑的具体设置中又要求除了建筑空间的对称,同时还要求表现形式的多样和空间的变化,因此在这种空间布局的表现形式上就不难看出除了和谐之外还体现出虚实相生和含蓄模糊,这是空间建筑的美感所在。
关于均衡对称,一般而言都是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之下,产生的共同的心理反应,因此这种反应对应心理和生理感受都是一样的,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只不过中原传统建筑把这种感受在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思维的佐助之下发挥得淋漓尽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四合院式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结构同时也反映出中原长期以来处于中央之国的心理优势所在,故在建筑表现中表现得比较淋漓尽致,如建筑配置的井然有序,中国的个体建筑都是极其简单的长方形匣子,因此凡建筑皆成组。四合院几乎是最起码的组合;每一个组合都反映了天命的观念,都是一个小的宇宙。在中原地区,建筑都要坐北朝南,左右厢房围护。如果是大型建筑,则有数进、重复合院的组合。在成组的建筑中,从个体建筑的高低大小,可以看出何者为主,何者为从,建筑群因此可视为人间礼制的反映。在住宅建筑中,按身份分配居住空间,有前后之分,左右之别,秩序井然。中央为尊,四周发散,同时讲求两边对称务必和谐相处,不偏不倚地处理人情世事务必做到公正公道,这就是古人在建筑布局上告诉我们的,这也是他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2.建筑布设空间的自然之美
中原传统建筑的空间布设方面遵循中国传统的建筑意蕴之美,这个基础就是我们前面提及的中国传统思维以及中国传统美学对于空间的认识,中原建筑在建筑布局尤其是空间布设方面极尽“天人合一”的理念,讲求的是对自然的尊重和对阳光的亲切,这就要求在建筑空间布局方面对于阳光和风向的把握,要求顺风顺水,聚气生财。因此在建筑布局方面通过开设天井和小院,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能够吸收阳光,交换空气,同时还能排出湿热和晦气,这种建筑布局在其能够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贴近自然,同时还能通过盆景和花盆等装饰物营造出“天人合一”的气韵,在设计中透露出古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诗情画意生活的追求。
另外,中原传统建筑布局中讲求虚实相生,比如在建筑布设,中原传统建筑认为建筑要分主从和阴阳,在空间架构方面讲求虚实相生,通过屏风和博古架等形式增加建筑布局的层次感,在求和谐的同时还讲究虚实的配合,因此在建筑形式上自然就表现出厅堂之大和人的尺度以及布局的协调,在这种情况下,建筑透露出的除了稳重与和谐之外,还有秩序和层级,这种处理方式的手段也表现出中国人对于事物的认识和处理的手段并不是拘泥于一种形式。
3.关于建筑空间内部界面处理的技术
和我们现在的空间处理手法类似,中原传统建筑在空间内部的界面处理方面很早就进行了尝试。为了营造出使用舒适,色彩丰富多彩,感觉分外亲切的空间内部格局,构建者通过对建筑空间界面尤其是通过对空间布局的处理,保持空间整体美感的基础上,以及保证建筑使用效果的技术上,根据建筑使用人的个体要求,在尽量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追求建筑空间的流动性。
可以说流动性是中原传统建筑空间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个特点和前面我们介绍到的使用空间布局保持对称和整齐并不矛盾,甚至流动性以其特有的也就是强调节奏和运动的特点,通过对整体布局的规划,起到补充和协调整体对称性的感觉,因此当在界面处理过程中,较好地使用流动性就保持了建筑整体较好的实用和美观效应。
中原传统建筑在空间界面的处理上,对空间的灵活隔断和组织上是很具特色的。界面通常指的是在中原传统建筑空间中,各种通过接口来分割空间的界面,比如墙面、顶、地面、门窗以及各种隔断。传统室内界面的处理方法很多,兼顾实用和美观,而且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如井口天花发展成一种特殊的构造——藻井,以渲染中心部位的庄严与神圣。或者运用不同质感的材料和地坪的高低来表现空间层次。各式的窗格在阳光照射下产生活泼动感的室内气氛。古代室内隔断的方式非常之多,古人综合运用隔扇、屏风、太师壁、罩以及兼作家具的博古架、书架创造出变化丰富、隔而不断的建筑空间,与中国传统室内设计观念非常吻合。
中原建筑典型案例分析——巩义康百万庄园
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庄园是国家旅游局授予的4A级景区。庄园本身主题结构是一座纵跨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的大型封建地主庄园结构,可以说是中原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庭院建筑基本属于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以具有园林、官府的一些特点,各类木雕、石雕华丽典雅,造型优美,是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
从庄园的建筑布局分析,庄园主要是由19个子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有240余亩,建筑元素中汇集明代楼院以及具备各种功能的清代建筑,包括碑楼、牌坊、花园等辅助建筑。时至今日,庄园保存下来的建筑形式主要包括住宅区、栈房区、南大院、祠堂区等部分,建筑面积仅有64300平方米。
如果细分庄园的建筑特色,我们不难发现庄园本身设计施工是集中体现出中原建筑的美学传统,最主要的就是“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设计理念,建筑本身集“古、大、雅、美”等中原传统元素于一身,被称为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中原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庄园建筑以寨上主宅区为核心,向寨下其他区域以扇面形式展开,建成功能不同、形式各异的群体院落。深宅大院、重脊高檐、垂花门楼、间或以假山、曲廊的“障景”法做点缀,达到移步换景的艺术效果,一派庭院深深的幽雅与宁静。既保留了黄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
从庄园的建筑风格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原建筑的特色,庄园建筑风格既不同于晋商大院文化和帮会文化,同时和同一时代的徽商建筑也截然不同,建筑的主体结构以四合院结构形式为主,讲求对称与和谐,同时刀法细腻、工艺纯熟的砖雕、木雕、石雕等艺术构件遍布庄园,呈现出古代中原传统建筑对美的追求。如果从庄园的内部空间布局来看,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庄园在不同时期展出的家具、珍玩、名人书画等珍贵留存品,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康百万庄园是研究中原传统建筑形式的重要的参考资料,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被极大地推崇和看重,不愧是中原建筑文化的典范。
结 语
中原传统建筑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和表现特征的基础上,空间布局追求意境的渲染,通过界面处理强调使用者的空间体验,并且建筑本身在排除战乱和焚烧等原因之外,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可塑性极强。这些都是我们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需要学习和汲取的有益元素,值得思考和深究,希望通过研究给现代建筑技术带来一些思考和借鉴。
[1]吴焕加.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59.
[2]代元麟.基于传统文化思想的居住建筑设计研究——以新"中国风"住宅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3]王晓.新中国风建筑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4]杨斌.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现代审视: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D].青岛:青岛建筑工程学院,2004:6-8.
[5]崔凯.1999一2009中国建筑创作回顾[J].建筑学报,2009,(9):47-48.
[6]武云霞.日本建筑之道—民族性与时代性共生[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7:50-55.
[7]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研究论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9-12.
[8]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14-116.
[9]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20.
[10]梁思成.梁思成谈建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5-6.
[11]郑时龄.外国著名建筑师丛书——黑川纪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