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对肺类癌的诊断价值
2016-01-25黄红传吴坤亭纪忠义
黄红传 吴坤亭 纪忠义
多排螺旋CT对肺类癌的诊断价值
黄红传 吴坤亭 纪忠义
【摘要】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肺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肺类癌的螺旋CT表现及特征。结果 25例肺类癌患者中,CT表现中央型18例,周围型7例,4例纵膈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钙化11例,增强后9例见中等或明显强化,本组16例呈较典型“冰山征”。结论 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能直观地显示软组织肿块与支气管之间的关系,软组织肿块内特征性钙化,可提高肺类癌诊断能力。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肺类癌
肺原发性类癌(Pulmonary Carcinoid)又称支气管肺类癌,是一种原发于肺内的少见低度恶性的肺神经内分泌癌,来源于支气管上皮细胞,也可以来源于Kulchitsky细胞、神经内皮细胞或多向分化的支气管内皮干细胞。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与其它肺内肿瘤鉴别较难,极易误诊为肺癌。回顾性分析近几年肺类癌确诊患者资料,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肺类癌的诊断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1月~2015年5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25例肺类癌,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13~75岁,平均年龄(44.2±11.7)岁,约88%超过40岁。临床症状表现:18例咳嗽,其中11咳痰中带血丝或咯血,7例体检发现。3例行胸膜穿刺活检证实,4例经支气管镜活检证实,其余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病理诊断为典型肺类癌19例,不典型类癌6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 Bight Speed八排螺旋CT,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隔角。扫描层厚5 mm,层距5 mm,重组层厚层距为1.25 mm的薄层图像。先行平扫检查,其中15例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采用CT专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碘海醇100 ml,流速3~3.5 ml/s。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
2 结果
CT表现:右肺11例,左侧14例;中央型18例,周围型7例,4例纵膈淋巴转移,1例同时伴有肾上腺转移。肿瘤形态多呈类圆形,最大直径10~49 mm,分叶状17例,均未见明显毛刺,11例病灶中可见钙化,4例伴有阻塞性肺炎。16例跨支气管生长,同时侵犯气管内及周围肺组织,呈较典型‘冰山征’。15例平扫后加做强扫描,9例有明显或中等强化,6例轻度强化。
3 讨论
3.1 病理分型
在病理上主要根据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以及坏死区域增多分为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其中典型类癌占大多数,不典型类癌仅占11%~24%[1-2],文献报道[1-3]类癌和未分化小细胞肺癌均来自
支气管黏膜上皮的Kultchitsky细胞(又称嗜银细胞),这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并根据组织学分3型:K细胞I型,即典型类癌,K细胞II型,即非典型类癌,K细胞III型,即小细胞肺癌,从组织学上将类癌与SCLC联系,表明同属一个家族,但恶性程度逐渐增高。按部位分为中央型类癌和周围型类癌。
3.2 临床特点
类癌是好发于消化道的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在肺部较少见,文献统计肺类癌发病率仅占肺部肿瘤疾病的1%~2%[1-3],好发于中老年患者。肺类癌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也可体检时偶然发现。因为肺类癌肿块组织质柔软、血供丰富,因此患者常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咯血等症状。但本病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部分患者可无任何不适,因此可能导致误诊而延误病情。由于Kultchitsky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可引起部分病例出现类癌综合征,表现为皮肤阵发性潮红、腹泻及哮喘发作样呼吸困难。临床根据类癌的生物学行为分为分化较好的典型类癌和有侵袭性的不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具有淋巴道与血道转移等特点,患者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可达到40%~48%,远处转移达到20%,转移至肝脏、肾上腺、骨骼、颅脑及皮肤等处常见,WHO将它归为低度恶性肿瘤。典型类癌恶性程度低则少有此特点,一般局限于支气管壁内。
3.3 影像学特点
肺类癌生长缓慢,血供丰富,由于多数肺类癌由支气管动脉供血且血供丰富,少有囊变坏死,罕见偏心性空洞,因此本病增强扫描有均匀强化的特征,类似于肺静脉曲张或动脉瘤,尤以中央型为著。部分不典型类癌由于病灶内液化坏死可能出现不均匀强化,因此并不是所有肺类癌都有均匀强化的特征,一部分类癌并没有强化,根据增强表现并不能鉴别全部类癌与支气管肺癌,但本病病灶内可现出较为特征性钙化,CT平扫可清楚显示。文献报道[2],30%肺类癌可有不规则钙化,尤以周围型多见,此钙化特点为类癌较为独特的影像学表现。但要注意与肺错构瘤与硬化性血管瘤的钙化鉴别。中央型肺类癌多表现为段支气管以上气管内单发类圆形肿块,多数中央型病灶原发于支气管腔内,支气管壁局限性增厚形成轮廓光滑管壁内结节状软组织肿块,并且肿块结节突入管腔内引起管腔狭窄,逐渐向外生长侵及邻近肺实质,似肿瘤骑跨于气管、支气管壁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在肺门形成肿块,部分学者将此征象称为“典型的冰山征”[4]。本组18例中央型肺类癌,16例呈较典型“冰山征”,见图1、图2。影像学表现在肺窗CT表现上肿块轮廓光滑、锐利,少见分叶或毛刺、偏心性空洞。在纵膈窗CT显示为较小的腔内结节和较大的腔外病灶的融合,CT表现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不常见,远处转移的发生率更低,当肿物位于支气管内的部分逐渐生长致阻塞支气管时可以出现继发征象如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或肺炎等。肺的典型类癌中,中央型类癌与吸烟无明显关联,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可见于无明显吸烟史的年轻女性,由于肿块结节突入管腔内引起管腔狭窄,易阻塞气道导致早期出现临床症状和CT继发征象,所以多数病灶发现时体积较小,淋巴结转移少见。周围型肺类癌则多表现为肺段以下支气管孤立性结节或类圆形肿块影,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边缘多清楚锐利,部分病例远端可见浅分叶及毛刺,表明病灶远侧沿血管支气管束生长,少见深分叶及长毛刺,软组织内可有特征性钙化,多呈偏心型、结节型、沙砾样或爆米花样钙化,偶见病灶全部钙化,病理基础可能与类癌产生某种成骨因子或激素诱导有关[5]。发现冰山征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本组7例影像表现肺野中外带肿块轮廓光滑锐利,纵膈窗软组织肿块显示钙化,其中3例少见结节状软组织内偏心型钙化,3例可见爆米花样及砂砾样钙化,见图3。本组病例大多数有长期吸烟史,肺不典型类癌的发病与吸烟可能存在一定联系。周围型类癌主要是不典型类癌,可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或不强化,这种强化表现可能提示病变恶性倾向。
肺类癌所致的阻塞性改变与肺部其它病变所致的阻塞性改变大致相同,早期可导致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如果对支气管的阻塞更严重,也可导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见图4、图5。根据增强表现可以鉴别肿物和阻塞性病变,当类癌血供丰富时,类癌的强化程度要高于阻塞性不张,从而较容易鉴别。但是,当类癌血供不丰富时,增强后就不容易鉴别肿物和阻塞性改变。
图1 中央型肺类癌,MSCT冠状面重组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腔内小结节与腔外大病灶融合(箭头)。
图2 中央型肺类癌,左肺门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骑跨于支气管壁呈典型“冰山征”。
图3 周围型肺类癌,右肺下叶软组织肿块内偏心性沙砾样钙化(箭头)。
图4 周围型肺类癌,右肺上叶后段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分叶状片状软组织团块影,呈“冰山征”表现,周围可见阻塞性肺炎,临近斜裂胸膜受累(箭头)。
3.4 鉴别诊断
肺类癌的影像表现与肺癌相似,典型肺癌有深分叶、毛刺、胸膜凹陷、血管集束等等,纵隔内可有肿大淋巴结,类癌边缘较
前者光滑,少见深分叶及长毛刺,软组织内可有特征性钙化,出现冰山征有助于后者的诊断。强化明显的类癌还需要与硬化性血管瘤鉴别,后者女性多见,常见钙化,由于硬化性血管瘤肺动脉供血为主,其强化达峰时间要早于类癌。
综上所述,肺类癌发生在肺部少见,临床表现多样性,影像表现缺乏特征,通过影像表现细节征象分析,初步归纳其影像征象、诊断与鉴别要点,从影像上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减少误诊。
参考文献
[1] Attar S Miller JE,Hankins J,et al. Bronchial adenoma: a review of 51 patients[J]. Ann Thorac Surg,1985,40(20):126-132.
[2] Morandi U,Casali C,Rossi G. Bronchial Typical Carcinoid Tumors [J]. Semin Thorac Carduovasc Surq,2006,18(3):191-198.
[3] 李相生,宋云龙,张挽时,等. CT在肺中央型类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11):1164-1166.
[4] 罗小丽. 支气管类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附12例报告)[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07,16(4):148-150.
[5] 张涛,蔡丰,严洪珍,等. 支气管类癌的CT表现[J]. 中华放射医学杂志,2000,34(4):237-239.
作者单位:361100厦门市同安区中医医院影像科
Diagnosis Value of Multi Slice CT in Pulmonnary Carcinoid
HUANG Hongchuan WU Kunting JI Zhongyi Tongan Distri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Image Department, Xiamen 361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value of multi slice CT in type of pulmonnary carcinoid.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zed 25 patients’ CT images of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SCT diagnosis pulmonnary carcinoi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Results 25 cases of pulmonary carcinoid patients, 18 cases of CT manifestations of central type, around 7 cases, 4 cases of media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distant metastasis, calcification in 11 cases, 9 cases see medium or obvious enhancement, this group of 16 cases of typical 'iceberg sign'. Conclusion MSCT scan and enhanced scan 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ology combine application can intuitively showe soft tissue mass with bronch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 calcification within a soft tissue mass,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lung carcinoid tumor diagnosis.
[Key words]Body section radiography, X ray, Type of lung cancer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3.039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23-0055-03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4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