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产业应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
2016-01-25
食用菌产业应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
近段时间来,“供给侧改革”这个词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概念。也成为最高经济决策机构,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一个新的思路。新常态下,我国食用菌产业面临着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劳动要素成本上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资本投资效率下降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供给侧改革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
我国食用菌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在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期,在调整的过程中食用菌主产地及相关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虽然目前产业平稳发展,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目前食用菌行业造成产能过剩的一个原因是产业链结构不合理。重生产,轻加工。一方面传统的中低端食用菌产品供给存在供大于求,市场价格出现持续下滑,前几年像工厂化金针菇的销售价格甚至低于出厂价,生产企业的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对于种植户来说则是“增产不增收”;另一方面则是高品质食用菌深加工产品供给不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营养、健康、绿色的食品成为大注关注的焦点。虫草、灵芝、牛樟芝、天麻等食药用菌的营养价值早已在市场上得到验证,其深加工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但目前在我国从事食药用菌产品开发和研究的企业为数不多,其产品在市场上的辨识度不高。如何调整目前产业链结构存在的不合理性,这就要深化食用菌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创造新需求,引导企业调整经营策略,加快向食用菌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转型,从初级加工领域过渡到精深加工领域,化解产能过剩,更好地满足现有的加工市场需求。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企业数量和品种增多,消费者对市场上菇类产品的选择也日趋多样化,消费群体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出现变化。具有食品质量安全标识、农业原产地标识、优质品牌商标的菇类产品往往会更得到消费者的喜爱,消费者值得信赖的产品品牌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食用菌行业像雪榕、羲皇、如意情、丰科、绿雅等知名品牌,不光为企业带来无形价值,更重要的是优质产品质量的保证。很长一段时间来,在食用菌行业内,生产者重视产品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安全,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存在着质量低下、不能达到国际水平、且并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屡次出现的食用菌质量安全事件,给行业从业者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家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农产品生产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通过创新引导需求,加快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开展食用菌行业装备关键技术攻关,培育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这几年,食用菌年总量不断增长,2013年全年食用菌总产量超过3 000多万t,在总需求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突破的情况下,改善“供给侧”的供应状况,减少过度供应,是最为有效的办法。推进食用菌产业里“供给侧改革”,需要各级主管部门积极引导和统筹安排,引导菇农搞差异化种植、特色化种植,将“互联网+”“生态+”等现代新理念引入生产经营活动中,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由大国向强国迈进。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