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的梦想体系和价值彰显

2016-01-25李东坡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东坡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梦”的梦想体系和价值彰显

李东坡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中国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梦想体系,它既是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和个人幸福梦,又是经济发展梦、文明复兴梦和价值彰显梦。“中国梦”内蕴的国家、社会与个人的三维指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三个倡导”具有内在契合性。同时,“中国梦”有着清晰明确的梦想定位,它突出凝练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科学上升为华夏儿女的主流信仰、具体形化为全国人民的实干创业,并从坚定共同理想、强化价值体认、诠释价值目标、捍卫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彰显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中国梦;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个人幸福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是三位一体的构成模式,是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和民族复兴之梦的全方位造梦系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中国梦”既是历史发展的积淀,又是时代呼唤的产物,既是理论创新的结晶,又是深化改革的号角,既是民族复兴的宣言,更是核心价值观的彰显。“中国梦”从国家、民族和个人三个层次系统建构了以经济发展、文明复兴和价值彰显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体系,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生动展现。同时,“中国梦”还有着明确清晰的梦想定位,它突出凝练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科学上升为华夏儿女的主流信仰、具体形化为全国人民的实干创业,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坚定共同理想、强化价值体认、诠释价值目标、捍卫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

一、“中国梦”的梦想体系

“人类对文明的要求是最终落实为社会理想和文化理想”[2],“中国梦”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文明进程的总结和概括,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中国梦”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传承,是上百年屈辱历史的呐喊,更是新中国奋发图强的憧憬;“中国梦”是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民族形象的集体展示,是现代化征程中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追求,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渴望幸福生活的内心祈盼。“中国梦”是一个自成科学体系而又内涵价值意蕴的梦想系统。

(一)“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和个人幸福梦

“中国梦”由来已久,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下无数仁人志士救国图存的精神呐喊,是几代中国人历经千辛万苦、上下求索的美好夙愿。虽然不同理想目标和政治抱负的爱国先驱赋予中国梦不同的内涵和解读,但却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愿景:实现民族解放独立、国家富强繁荣、人民幸福安康。“中国梦”延续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沿袭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不断指明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奋斗目标,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收稿日期:2015-08-11;修回日期:2015-10-12

基金项目: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社科类)资助项目“社会转型期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心态问题研究”(15LZUJBWZY134);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研究”(12AKS005)

作者简介:李东坡(1986-),男,江苏徐州人,法学博士,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信仰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

1. 国家富强梦

国家富强梦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家力量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的总和。”[3]国家繁荣富强既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内容,又是践行“中国梦”的主导力量。正如习近平指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4](169)提出、追求和实现“中国梦”,就是要破解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遭受欺凌之格局,在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激发下,坚持走中国道路,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促进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协同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统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将社会主义中国由世界大国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2. 民族振兴梦

民族振兴梦是指中华儿女在历史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之后,不断促进民族发展,在推进中华民族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实践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性目标。民族复兴作为中华儿女共同的美好愿景,始终贯通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承载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整体诉求、寄托着近代以来全体国人的民族情怀。中华民族作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实体,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既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又团结一致、奋发有为的多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在融合发展和整合前进的过程中,创造了辉煌历史,引领着世界潮流,激发并生成了全体国人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虽然灰暗惨痛的近代史让中华民族饱受欺凌侮辱、几乎丧失信心,但“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4](181),指引着中国人民不断为寻求民族复兴之路而团结奋斗。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乃至发展自觉性来自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浸染和传承创新。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4](16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4](162)因此,要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化强国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通过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建构现代性中华民族;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弘扬民族精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崛起。

3. 人民幸福梦

人民幸福梦是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幸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愿景和美好体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和永恒期盼。实现人民幸福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核心议题,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宗旨。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5],点明了实现人类解放、促进人民幸福是伟大崇高的事业。恩格斯更是明确指出,“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论证的”。[6]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相结合而产生的“中国梦”,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融入中国梦想之中,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中国梦”的根本价值目标就是实现13亿多人民群众的美好幸福生活。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1]“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4](36)因此,实现人民幸福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健全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在实现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过程中,引领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中国梦”是经济发展梦、文明复兴梦和价值彰显梦

“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是国家社会各领域、全方位的综合发展和进步过程,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和社会主义价值得以彰显的系统工程。“中国梦”的梦想体系涵括追求经济发展梦、文明复兴梦和价值彰显梦。三个层次的“中国梦”体系,更加清晰地明确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对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的总体性目标的系统化解读和形象化描述。

1. 经济发展梦

经济发展进而国家繁荣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曾经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7](592)“中国梦”的提出、追求和实现过程,同样也要放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通过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着力解决当前影响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要矛盾。因此,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合理互动,以及建构在此基础上的经济基础的发展,既是“中国梦”的现实基础,也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中国梦”如果脱离了生产力的发展、忽视了经济领域发展新常态,就会因为丧失基础而成为空中楼阁。这就是马克思所强调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7](591)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梦”首先是而且必须是经济发展梦,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在坚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过程中,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经济发展新特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 文明复兴梦

文明复兴进而中华民族伟大崛起是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克劳塞维茨认为:“历史最能证明精神因素的价值和它们的惊人的作用。”[8]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民族解放、民族独立、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充分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9]从文明发展角度讲,“中国梦”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文明复兴——中华文明的现代性发展和崛起,就是建构起一整套能够适应并引领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文明体系,在促进国人文化自觉的过程中,达致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0](9)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协调同步发展,是一个社会的最佳运行状态,而没有先进的能够抓住事物根本的精神文明作指导和引领的民族,往往容易在现代化浪潮中丧失自身。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催生国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但在近代以来却几乎遭遇到毁灭性打击。历经文化自卑、文化迷茫和艰苦的文化探索,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中国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打造具有独特精神文明标识的“中国梦”。因此,“中国梦”在全球化席卷世界的时代大潮中,应该是而且必须是文明复兴梦,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下,在培育、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多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中国传统文化在体现现代文明色彩中实现价值性回归,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中华文明重新走向世界,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用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凝聚人心、整合社会、引领时代。

3. 价值彰显梦

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11]马克思指出了价值作为关系范畴,是一种客体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特定关系。梦想同样也要具备一定的价值属性,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成为引领主体积极付诸实践的精神力量。“共同梦想内蕴着基本价值追求,基本价值追求承载着伟大梦想的种子。”[12]“中国梦”是党和国家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而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梦想,全面阐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跌宕起伏的历史脉络,激情描绘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深刻展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华夏儿女的共同愿景,积极彰显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宏伟目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契合历史发展规律、迎合全体人民期盼,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中国梦”的提出,既是凝神聚魂的战略考量,又是在西方一些国家推行文化霸权、宣扬“普世价值”的背景下,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战略部署,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经济萎靡不振的大环境下,积极展现中国道路发展优势、系统呈现中国梦想独特魅力的战略工程。因此,“中国梦”从长远角度来看就是价值彰显梦,是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个人幸福的历程中,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在继承、坚持和弘扬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原则基础上,实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发展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公平正义、坚持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世界和平发展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积极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和价值自信。因此,“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就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比较中,甄辨与“美国梦”“欧洲梦”等的本质区别,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本质属性、独特优势和价值意蕴。

综上所述,“中国梦”是一个由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构建而成的梦想体系,同时也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发展、中华文明复兴、社会主义价值彰显全方位迈进的造梦工程。“中国梦”既内含着国家、社会、个人的三维指向,更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价值言说。因此,坚持三位一体的“中国梦”,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中国梦”的梦想定位与价值彰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价值问题具有终极意义。一个民族若是没有清晰的价值坐标,没有坚定的理想信仰,没有先进的伦理规范,即使经济基础再坚固、物质财富再雄厚,也因为缺少文化形象和价值观念而难以获得世界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强体固本、凝心聚力、传神塑魂,奠定造梦、筑梦、追梦和圆梦的强大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而“中国梦”在传达价值意蕴的过程中清晰地勾勒出梦想定位,就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价值定位,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过程中,不断坚定全体人民理想追求、捍卫国家主流信仰、推动全民实干创业,并通过实现“中国梦”,筑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梦想,汇聚全体人民最大共识,从坚定共同理想、强化价值体认、诠释价值目标、捍卫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

(一)“中国梦”价值定位:追求理想、捍卫信仰和创业实干

作为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归的历史重任、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转型发展的现实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建设的奋斗目标的综合性价值观念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并彰显着对国家富强的目标期待、对民族复兴的进步要求以及对人民幸福的价值旨归,为追求“中国梦”提供着价值导向,为实现“中国梦”编织着精神纽带。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追求和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定位和精神引领,是打造和锻造“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和价值依托。从“中国梦”的三个维度考量,实现繁荣昌盛、富国强民的“强国梦”,就是要在价值层面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突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彰显“中国梦”在国家建设层次的价值目标;追求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文明梦”,就是要在价值层面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着重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共识,凸显“中国梦”在社会发展层次的价值取向;凸显生活美好、安居乐业的“幸福梦”,就是要在价值层面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科学维系人民追求幸福安康美好生活的道德风尚,传达“中国梦”在个人追求层次的价值准则。通过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共识、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的培育和践行,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匹配地嵌入“中国梦”的三个具体维度之中,为中华民族阔步复兴大道提供正确的价值坐标、科学的信仰支撑和强大的灵魂指引。因此,从梦想定位的角度上讲,“中国梦”的提出、追求和实现,突出凝练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科学上升为华夏儿女的主流信仰、具体形化为全国人民的实干创业。

1. 追求理想

梦想来源于现实世界,而又超越于现实世界,梦想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更高层次的一种理想追求。“中国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映射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理想愿景和社会心理。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认可社会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揭示了不同的社会心理在社会斗争、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在“在市民社会,任何一个阶级要想扮演这个角色,就必须在一瞬间激起自己和群众的热情”[10](12)。因此,“中国梦”作为一种理想追求,体现了全体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美好发展憧憬、共同利益关切和参与建设热情,更加容易激发全体国人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心理认同,汇聚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4](161)

2. 捍卫信仰

信仰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最高价值认定和理念确信,并形成的最高价值理想和终极追求目标。坚定的信仰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信仰主体克服具体实践过程中的种种阻碍和挫折,向着既定的信仰蓝图锲而不舍。“中国梦是新时期中国人民的精神诉求和精神信仰。”[13]“中国梦”的坚持和追求本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和捍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伟大梦想的坚持和信仰。将“中国梦”作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信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具体工作之中,有利于人们将中国梦信仰与实现共产主义最高信仰结合起来,有利于在当前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局势下,引导人们紧紧围绕中国梦信仰,高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旋律,整合意识形态建设最强音,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曲,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理论引领和精神支撑。因此,“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同理想和终极信仰,处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结构‘魂中之魂’的位阶。”[14]

3. 创业实干

梦想需要付诸行动,否则再美好的梦想终究是场空。毛泽东认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5]提出、倡导和弘扬“中国梦”,最终目标在于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实实在在干事业、扎扎实实创新业,共同实现“中国梦”。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叠加、风险增多的严峻挑战期并存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1]实现“中国梦”,关键在党,基础在人民。正如习近平所强调:“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16]“中国梦”因其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整合力,赋予全体人民崇高的使命感、厚重的紧张感和激昂的参与感,只有不断实干创业,才能实现美好梦想。因此,习近平指出:“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空间。”[1]

(二)“中国梦”的价值彰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从国家、民族和人民三个维度具体阐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综合性地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追求,与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层次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目标遥相呼应,具有内在契合性。“任何梦想的实现都是梦想者的价值观外化”[17],“中国梦”的提出过程、表现形态和追求路向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协同性,这种协同的整体性梦想体系,是对当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的科学解读和合理诠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观描绘和生动展现。“中国梦”是三位一体的科学结构形态,强调国家富强的“强国梦”从国家层面构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富强的实践路径和发展图景,奠定造梦工程的主体架构;主张民族振兴的“文明梦”从社会层面设想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基因和发展理念,彰显造梦工程的精神品质;追求个人幸福的“幸福梦”从个体层面回答了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道德要求和依靠主体,凝聚造梦工程的集体力量。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有力支撑,同时也是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坚实物质基础,没有富裕强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就会失去现实依托而成为渺茫的幻想;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文明走向,同时也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主要动力源泉,没有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新文明,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就会失去精神依靠而成为无根的游魂;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根本价值旨归,没有幸福美好的人民群众新生活,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就会失去存在意义而成为空洞的口号。因此,“中国梦”的三个维度有机构成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彰显,“中国梦”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回应,“中国梦”的追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定位的解答,“中国梦”的实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彰显的诠释。“中国梦”书写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表达、美好畅想和合理演绎,“中国梦”传递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崇高信仰、无比信心和坚定信念。

“中国梦”在其更深层次上而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重构和话语创新,“中国梦用鲜活的大众语言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成为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旗帜。”[3]“中国梦”的鲜活生命力、强大感召力和深刻阐释力,一方面来自于“中国梦”自身的科学体系架构和丰富内涵融合,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要义的突出彰显。

1. “中国梦”以更加凝练的形式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习近平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诚信、敬业、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4](169)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导人们在国家发展新常态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梦”涵括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主要观点,在本质上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内容。邓小平早就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8]这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论基础。“中国梦”则从国家、民族和人民三个层次系统组合表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核心要义,并以更加凝练的表达打破了人们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几大领域予以解读的习惯性思维模式,将国家发展目标、民族复兴重任和人民主体地位鲜明地凸显出来。因此,“中国梦”的新颖表述和科学意蕴,一经公布就立即成为全体中国人普遍认可的价值追求。习近平认为:“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4](39)而“中国梦”则以更加贴近人民心声、契合人民愿景、符合时代要求的形式,揭示出坚守共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19]

2. “中国梦”以更加形象的表达强化了国家认同、价值共识和利益诉求

民族复兴“首先要求中国建成现代文明国家,并在此过程中展示中华传统价值、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20]。因此,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要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梦想的雄厚物质基础的同时,更要在民主政治改革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形成令人仰慕的价值优势和精神力量。“在改革深水期、攻坚期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上,呼吁各个阶层、各种势力、各种利益同心同德,不仅效验显著,而且意义重大。”[21]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强调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这‘三个自信’需要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作支撑。”[4](171-172)没有精神支撑的经济繁荣不会走远,没有精神食粮的民族发展没有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内核,又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价值认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推动解决目前社会存在的“价值缺失”“观念冲突”“道德迷茫”等问题,推动解决目前存在的试图冲击、解构和颠覆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斗争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增强社会成员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中国梦”在时间上具有前溯性和后续性,向前追溯“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当家做主梦想的沿承和发展;往后展望“中国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梦、科学推进中国现代化转型发展之梦,以及不懈追求实现共产主义之梦。“中国梦”以鲜活的语言将过去之梦、现在之梦和未来之梦有机融合一体,通过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一真实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最大化整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诉求,形象化地表达了全体中国人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有效强化了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

3. “中国梦”以更加科学的架构诠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

当今世界正处在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如何更加生动形象而又全面深刻地向人们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和总规划,团结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力量,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需求,进而在既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的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现新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性,为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是党和国家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面对和解答的时代性课题。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1]“中国梦”的提出,从国家全局、社会整体和个人角度系统架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以更加形象和科学的结构诠释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体现出了社会主义中国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价值观念的尊重和追求,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因此,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推进国家富强进程,以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为目标促进政治体制改革,以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为目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以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为目标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目标推进生态文明,促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国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4. “中国梦”以更加明确的要求捍卫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一定的意识形态总是借用一定的语言和术语来叙述自己。”[22]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凝聚力,逐步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舆论垄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中国梦”在阐述伟大美好梦想的同时,对于如何实现“中国梦”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蕴含着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清醒认识和严格要求,并通过接受面最广、理解度最深、区别度最强的话语形式凸显出意识形态色彩。“中国梦”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族复兴梦,它既含有社会主义性质、又凸显人民民主诉求,既主张民族整体利益、又捍卫个体合法权利,既强调中国现代化转型、又关注世界和平发展,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遥相呼应中,捍卫着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呈现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征、回应着时代变迁进程中的人民诉求,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3-3-18(1).

[2] 赵汀阳. 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09.

[3] 喻文德.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的伦理支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6): 40-44.

[4]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459.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373.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8] 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第 1卷[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8:188..

[9] 云杉.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 红旗文稿, 2010(15): 4-8.

[10]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3: 406.

[12] 张志云, 杨章钦.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国梦的逻辑价值[J]. 东南学术, 2014(3): 24-28.

[13] 黄建军.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10): 37-40.

[14] 李忠军. 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三位一体的铸魂逻辑[J]. 社会科学战线, 2015(6): 9-15.

[15]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 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292.

[16] 习近平. 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85.

[17] 傅李琦, 周书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探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7): 71-73.

[18]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 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373.

[19] 习近平.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5-5(2).

[20] 王义桅. 海殇?: 欧洲文明启示录[M]. 上海: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256..

[21]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编辑部. 中国的上下同心——“中国梦”共识及构筑[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3(04上): 4-5.

[22] 俞吾金. 意识形态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69.

[编辑: 颜关明]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6)02-0123-08

The dream system and value manifestation of “Chinese Dream”

LI Dongpo
(School of Marxism,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Chinese Dream” is not only a dream system of national prosperity,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personal happiness, but also a drea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ultural revival and value manifestation. Its three-dimensional references of the nation, the society and the individual are intrinsically matched with the three-layered advocate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imultaneously, “Chinese Dream” has a clear positioning dream, which includes common ideal,mainstream faith and hard work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the whole Chinese nation. It focuses on highligh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can confirm common ideal, strengthen the value cognition,interpret value target and defend mainstream ideology.

Key Words:Chinese Dream; national prosperity dream; national rejuvenation dream; personal happiness dream;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