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清代前期文化流人对宁古塔的影响

2016-01-24王炜星

世纪桥 2015年12期

王炜星

摘要:文化流人,是清朝时期从中原流放到东北地区的,曾为官吏或士子、掌握有较高文化或某些专长的人。清初,宁古塔成为众多流放地之一,由于流放人数众多,流放地点比较稳定,流放时间较为集中,对宁古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流放到宁古塔的文化流人,因其原有的知识和特长,在宁古塔或从事文化教育事业,或从事经商贸易事业。他们不仅发展了该地的文化,同时也对经济、生活习俗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他们不仅留下了众多物质财富,也留下了精神财富。

关键词:文化流人;宁古塔;清朝前期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2-0082-02

清朝初期,宁古塔便成了几个著名流放地之一。流放的人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文化流人,他们在流放地区所受到的待遇往往优于一般流人,当地官员对他们在政治上管束较松,甚至被免除差徭,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礼遇与尊重,或者被聘用从事某些文化活动,或自由从事某些文化教育职业,成为清朝初期东北地区文化中一批身负重刑却又十分活跃的人物。随着被流放的人逐渐增多,从而形成了东北历史上特有的社会流人群体,大批流人到东北定居,将关内文化与生活方式带人东北,对开发东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文化影响

清代前期,随着北部城镇的兴起,内地流民与流人,特别是文化流人的大举北上,大量中原文化也随之涌人贫瘠的东北边陲。是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逐渐融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流人文化。

(一)大量书籍的流入

清朝前期,据《柳边纪略》记载,“宁古塔书籍最少,唯有余父(杨越)有《五经》、《史记》、《汉书》、《李太白全集》、《昭明文选》、《历代古文选》。周长卿有《杜工部诗》、《字汇》、《盛京通志》。呀思哈阿妈有《纪事本末》。车尔汉阿妈有《大学衍义》、《纲鉴》、白眉《皇明通纪纂》。”这些图书典籍对于书籍少的宁古塔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当这些流人定居后,他们逐渐了解这片土地,壮丽的边塞风光、艰苦的流放生活、复杂的边疆民族、烽火连烟的抗俄斗争,使其视野更加开阔、生活更充实,也赋予其创作以更新的素材。随后大量流人著述纷纷涌现:在地方志书籍中方拱乾著有《绝域纪略》(又为《宁古塔志》)、张缙彦著有《宁古塔山水记》、杨宾的《柳边纪略》、吴振臣的《宁古塔纪略》、方式济的《龙沙纪略》等代表作品;诗词文化里有吴兆骞的《秋笳集》、《秋笳馀韵》,方拱乾的《何陋居集》、《苏庵集》,方育盛的《其旋堂集》、杨宾著有《宁古塔杂诗》等;游记文化以张缙彦的《宁古塔山水记》、《域外集》为主要代表作。有了传播文化的载体,在“尚不知礼”宁古塔,中原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二)集结诗社

宁古塔地方虽然寒冷,但山川秀丽,物产丰富,山肴野蔌都很精美。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复杂的精神境界,文化流人便以文会友。张缙彦与吴兆骞、姚其章、钱威、钱虞仲、方叔、丹季,诗酒酬唱,结文字之交,称为七谪之会(又为七子诗社)。《盛京通志》对此记载云“七谪者,错彦字坦公,目为河朔英灵,有江左风味;江宁姚琢之,诗如春林翡翠,时炫采色;湖州钱虞仲、方叔、丹季兄弟,才笔特妙;震泽钱威,字德维,亦举人,与兆骞同谪者。议论雄肆,诗格苍老。”翻七谪之会是宁古塔地方第一个诗社,同时也是继顺治七年(1650)函可在沈阳发起冰天诗社后东北地区第二个文人诗社。诗社定期聚会,以诗酬唱,创作出大量诗歌作品,是宁古塔社会生活与人生的最真实、最精确的写照。随着文化流人的努力,使宁古塔成为继沈阳之后东北诗坛新的令人瞩目的热点地区。

(三)授徒讲学

清朝初期,东北的教育活动只有官学和私塾两种。由于“官办学校数量较少,规模也不大,且主要集中在盛京、吉林、黑龙江以及东三盟等地”。由于官学设置的范围受到限制,私塾就成为当时东北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在私塾教育中,文化流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吴兆骞流放到宁古塔之后,受到巴海将军的礼遇,被宁古塔将军聘为家庭教师,负责教授其两个儿子。由于受将军的器重,当地人都来向他请业问学。据《宁古塔纪略》记载:“所遇将军固山,无不怜其才,待以殊礼,穷边子弟,负耒传经,据鞍弦诵,彬彬乎,冰山雪窖之乡,翻成说礼教诗之国矣。”康熙元年(1662),流放到宁古塔的杨越,热心于社会教育,设私塾教书,学生中满、汉子弟都有。并且“教之以礼,居久,变其国俗”因而获得了崇高的威信,“彼土民人,凡有争讼,辄就质之,一言畏服,不复相争。”其他流人也开办私塾,招收平民子弟读书,其中既有流人的子女,也有满族的后代,后来又兴办满汉学堂,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这些活动,使宁古塔地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尚淳实,耕作之余,尤好射猎”,到“近年汉字事件日增,竞谈文墨”。康熙三十二年(1693)清政府设置宁古塔儒学,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二、生活习俗的改变

随着汉族流人的到来,他们与当地居民共居,使宁古塔原著民族的风俗习惯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例如,在饮食器具上,对宁古塔土著人而言,没有釜瓿、罂瓿等,而是就近取材,往往是木制器物,以狍皮为囊。清人关后,因科场案或文字狱牵涉被流放到此的中原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饮食工具,“自昔器皿,如盆盎梳盏之类,皆刳木为之。数年来多易以磁,惟水缸、槽盆、犹以木”。

在穿着上,据《柳边纪略·卷三》记载:“满洲富者缉麻为寒衣,捣麻为絮,贫者衣狍、鹿皮,不知有布帛。”土著居民大多以渔猎为主,他们往往以兽皮为原材料制成御寒之衣。随着文化流人的到来,打破了他们当地居民的衣着习惯,流人从中原带来的布帛逐渐取代了当地居民的兽皮、麻土布等衣服材料。他们渐渐选择布帛来保暖御寒。以至于出面“今居宁古塔者,衣食粗足,则届服绸缎……惟贫者乃服布。”

在住房上,当地居民多没有住房,他们掘地穴为屋以居。有庐舍者,也过于简陋,房屋多以草为盖,以泥为墙,墙厚几许。此房屋冬季寒气侵人,而且易于倒塌。后来流人因地制宜,教以“破木为屋,覆以其皮,且炕牖之,由是知室处”。而后,当地居民逐渐学会建筑房屋,“穹庐之多,不似旧时,风气一变。”

三、经济的贡献

首先在农业方面的贡献表现在:顺治、康熙年间清政府大力鼓励内地汉人出关开垦的招垦时期,这个时期内,宁古塔地区虽然土地肥沃,但耕作技术落后,导致粮食产量低。文化流人到来后,把内地先进的耕作技术带到这里,杨越、张缙彦等人教他们农耕技术,农地休闲、轮作的方法和技术进行耕种。“分休闲、耕作二法。若沙碱地则用休闲法,每耕作一分,休闲一分;至轮作法最为普遍,即高梁、谷子、黄豆之类,每三年轮作一次。”先进的耕作方法的推广和使用提高了粮食产量。在粮食产量的同时,瓜果蔬菜等作物也增加了,流人迁徙宁古塔时往往自带果树的种子,到达宁古塔地区后,便种植蔬菜。李棠就曾在戍所学种蔬菜,种类齐全。吴兆骞一家,院中也“种瓜菜”。“流人在黑龙江地区辟圃种菜,改变了这一地区以采集山蔬野菽为主要菜食来源的历史。从此,土著居民也广为种菜,宁古塔附近的交罗,近屯多同圃,蔬菜肥美,每于城市中贸易,足食于民。”

其次对商业影响的主要表现为:在流放到宁古塔的流人中,文化流人的到来,也促进了当地商业的发展。宁古塔的原著居民,以往主要从事渔猎,“耕者绝少”,且不知贸易。杨越到宁古塔后,看到当地没有商贸,于是开店铺从事商业交易,杨越就曾“以所携布帛丝臬,与易鱼皮之属”,使其“知市贾”。改变了当地人以物易物的交易情况,其夫人还开餐馆,除了出售自己用鹅油烙的糕饼和小点心外,还做一些山阴(绍兴)风味的小吃。这是宁古塔饭店的起源。杨越夫妇是宁古塔饮食文化的开创者。在杨越的带动和组织下,不久,“宁古塔城内就出现了32家店铺,其中流人开的店铺就达到23家。”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康熙十六年后,“宁古塔商贩大集,南方珍货,十备六七,街肆充溢,车骑照耀,绝非昔日陋劣光景。”

综上所述,清朝时,宁古塔流人对当地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在教育、书籍传播、著书立说等方面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他们博得了当地人与后人的颂扬。他们带来的中原文化促进了宁古塔当地文化的发展。流人对宁古塔地域的贡献是巨大的,在成千上万的流人中,有官吏、士绅、文人名士等。总之,文化流人给封禁时期文化贫瘠、荒凉的宁古塔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是他们的孜孜不倦、辛勤耕作,才迎来了宁古塔新的曙光。在宁古塔的各个领域中,文化流人是一支中坚力量,在振兴东北文化,改善东北经济面貌,推进东北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