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动态能力的跨界搜寻与技术创新关系探讨

2016-01-24刘力钢

关键词:跨界动态资源

刘力钢,孟 伟

(辽宁大学 商学院,沈阳 110036)

在消费者需求和竞争者行动难以预测的动态环境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以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随着技术复杂度的提高以及创新知识的快速贬值,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不能满足企业持续创新的需求,企业通常会跨越组织边界向外部寻求创新资源,而开放式创新模式目前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导范式。[1]跨界搜寻作为开放式创新模式中企业获取组织外部创新资源的重要组织学习方式[2],能够弥补自身资源禀赋与能力结构缺陷,避免企业陷入“创新者窘境”。目前企业通过跨界搜寻实现技术创新的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研究大多是分析跨界搜寻对企业创新的直接影响,而对跨界搜寻提升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较少。动态能力理论认为,动态能力具有知识性和学习性的特征[3],因此蕴含在企业内部的获取异质性知识与解决创新问题的跨界搜寻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焦豪等认为,组织需要通过学习的过程搜寻新知识,更新知识资产结构,塑造具有适应性的组织惯例。[4]基于组织学习的搜寻过程能够推动动态能力的发展,而动态能力又被视为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和动力源泉。因此,本文试图对跨界搜寻、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理进行剖析,以打开跨界搜寻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理论“黑箱”。

一、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一)跨界搜寻的理论渊源与内涵

跨界搜寻源于企业行为理论中的组织搜寻行为研究。Cyert和March在其著作《企业行为理论》中指出,企业的搜寻行为是问题导向的,企业通过搜寻获得解决问题的信息。[5]该理论强调搜寻行为服从于企业的学习行为,企业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信息搜寻。Nelson和Winter认为,组织搜寻是为组织在不确定环境中为了解决问题或尝试新想法而进行的信息搜集过程。[6]在此基础上,Huber系统地回顾了与组织学习相关的知识获取的概念,认为搜寻是组织学习的一个过程,组织通过搜寻来解决问题和发现机会。[2]March在创新背景下首次区分了“探索”与“利用”两类组织学习方式的概念[7],并将探索性学习描述为广泛的知识搜寻活动,强调“对新知识的追求”。[8]组织搜寻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组织学习方式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此后,学者将搜寻思想扩展到创新领域,衍生出产品搜寻和创新搜寻等概念。

随着创新实践的发展,开放式创新成为企业主导创新范式,关于开放式创新的文献越来越强调从组织边界外获取创新资源的重要性,企业跨越组织边界的活动引起了战略学者的关注。Rosenkopf和Nerkar首次将 “跨界”一词引入战略管理领域,并将企业跨越组织边界和产业技术边界的探索活动界定为跨界搜寻。[9]类似的概念还有远程搜寻、探索性搜寻和非本地搜寻等。相比起来,跨界搜寻的概念更为明确,也更易于操作[10],因此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跨界搜寻内涵研究的代表性观点是组织学习观,跨界搜寻被视为一种探索性学习方式,是企业为了解决创新问题,超越已有认知基础对组织边界以外的新知识元素和知识源的探索。通过跨界搜寻,企业能够不断地从外部获取新的知识资源,更新既有知识基,扩展知识存量,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二)动态能力的内涵与提升机制

如何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自从Teece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思想以来,动态能力便成为企业在动态变化环境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构建和重组内外部资源和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11]拥有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随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新企业内部有价值的资源,动态能力决定企业的资源尤其是VRIN资源的变化率[12],使企业的资源与外部变化的环境相匹配。由此可见,环境的动态特征是动态能力内涵的出发点,如何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是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的切入点。目前,大部分研究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阐释动态能力的。例如,Eisenhard和Martin将动态能力解释为企业获取、释放、整合和重新配置资源的过程,以实现与环境变化的匹配。[13]能力阶层理论认为,企业的组织能力实际上可以划分为满足基本运营要求的常规能力和对常规能力进行调整的高阶能力两大类,动态能力是用于扩展、修改或创建常规能力的高阶能力。[12]贺小刚认为,动态能力强调企业能力的动态性、系统性和结构性,以应对市场的变化。[14]这些研究都强调动态能力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调整的本质特征。

随着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机制问题,代表性观点有组织学习观和演化经济观。基于知识或学习视角的动态能力研究认为,企业之所以要对自身能力进行改变的原因是隐藏在组织能力背后的知识已经不再适合环境的变化,动态能力的形成过程就是追求新知识的过程。Helfat和Raubitschedk构建了“知识、能力与产品”共同演进模型[15],指出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提升过程就是知识形成的动态过程,而知识形成的过程则是由经验积累和主动学习的过程所推动的,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主要与主动的学习过程有关。彭正龙等指出,知识是组织在认知学习中逐渐积累的经验,是动态能力的基础,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种持续循环的认知学习过程,认知能力决定了企业知识积累并推动动态能力的发展[16]。基于演化经济视角的动态能力研究认为,动态能力是以组织惯例的形式嵌入于组织管理过程之中,组织惯例的变迁过程实际上就是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演化理论吸收了组织行为理论中的两个概念——惯例和搜寻。企业在搜寻过程中找出、诊断并解决问题,搜寻的结果可能导致企业现有惯例发生改变,或者出现新惯例代替旧惯例,或者是新惯例对现有惯例进行补充和丰富,企业依照惯例并通过搜寻做出相应的战略选择和决策行为调整。

(三)技术创新的内涵与创新模式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的概念以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以及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研究,形成并发展了技术创新理论。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在现有生产体系中引入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方式的“新组合”以获得潜在利润的过程,并进一步将开发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供应商和形成新组织等五种情况明确为企业的创新行为。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涉及范围较广,不仅包括技术性变化的创新,还包括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其中,开发新产品和采用新技术均属于技术创新范畴。从资源视角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关键资源成长、积累和整合的过程[17],技术创新的本质是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使用的过程。

传统的技术创新范式认为,创意的产生、开发和商业转化过程必须在企业内部完成,创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是不能流通的,企业边界是明晰的,这种将企业的创新活动限制在企业边界内的封闭式创新模式曾是企业追求的形式。然而,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迅速缩短,技术创新的复杂性不断增强,企业仅仅依靠自身资源难以完成创新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外部的创新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正在被“开放式创新”模式所取代。外部技术获取与企业内部研发同等重要,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不断对外开放,技术创新被学者们视为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非线性过程。因此,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中,企业往往打破组织边界,向组织外部更广泛的开放性渠道获取创新资源。

二、跨界搜寻、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一)跨界搜寻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创新机会和资源通常位于组织边界外,企业通常会从组织边界外搜寻创新思想并使其商业化。根据组织行为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创新是搜寻行为的结果,企业创新取决于它们如何以及怎样搜寻合适的新知识。与那些仅依靠内部来源的企业相比,对组织边界以外的前沿技术进行搜寻的企业在新产品生产上更加成功。[18]具体地说,跨界搜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促进技术创新:第一,对新知识元素的探索丰富了企业的知识库,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多样化知识选择。技术创新的本质是对新知识元素的重新组合,跨界搜寻为企业带来的丰富异质性知识不仅能够弥补企业现有知识的不足,还能增加企业知识重组与整合的机会,为企业带来更加丰富的问题解决方案。第二,对新技术领域的探索有利于企业了解技术发展趋势,突破现有思维束缚,为企业技术创新增加新的组合机会。在不熟悉的技术领域搜寻新知识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识别技术环境的变化,利用技术融合带来的集成创新机会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附加值高的新颖产品。跨界搜寻作为一种探索性组织学习方式,强调对新知识元素的追求和对全新技术领域的探索,赋予企业创新过程探索性特征,打破了自身经验和路径依赖的局限,避免企业陷入创新者窘境。因此,本文认为,跨界搜寻行为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发展。

(二)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动态能力是适应动态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调对环境变化的实时反应,表现为对环境变化的敏锐观察力,对市场新机遇的发现力,对消费者需求变动的鉴别力以及对竞争对手实施战略的反应力等。关于动态能力与创新的关系,龚一萍指出,动态能力是创新的能力基础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成功创新的关键。[19]第一,技术创新是知识元素进行系统化整合与重组的产物,动态能力是企业有目的地创造或整合知识资源的能力,动态能力能够促进知识资源在企业内快速传播与扩散,为企业带来具有价值的资源组合的更新与变化。Teece等指出,企业动态能力可以促进外部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转移,有利于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整合与重组,推进产品和工艺的创新。[11]第二,动态能力强调企业必须具备不断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作为一种高阶能力,动态能力能够确保组织常规能力随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通过对企业常规能力进行调整和变革,使企业的能力始终与新的市场需求保持匹配。由此可见,动态能力能够增强企业的战略柔性,克服企业核心能力刚性以及内部创新障碍,进而加速创新决策速度,提高创新效率。

(三)跨界搜寻、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及时准确地感知环境的变化是动态能力形成与演化的微观基础[20]。跨界搜寻的探索导向是企业自适应能力的核心,因为它产生必要的内部变化,允许企业通过创新去适应市场、技术和竞争的变化。[21]因此,跨界搜寻是动态能力的引擎,是巩固和使动态能力成功得到部署的管理和组织过程。[22]第一,从资源异质性角度看,企业拥有足够的资源是企业进行整合与重构内外部资源的重要前提条件。[23]非本地搜寻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差异化知识元素,及时更新现有知识库,增强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24]第二,从学习和认知角度看,企业进行跨界搜寻的目的是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动态能力的提升。无论是对组织外部某个特定技术领域的方向性搜寻,还是对全新领域没有方向的搜寻,都是企业为了解决创新问题而进行的主动探索性学习过程,组织成员通过集体学习,将获取的新知识进行分析、筛选并吸收到组织内部,实现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整合。显然,跨界搜寻为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提供了资源和学习保障。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跨界搜寻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途径,是构建动态能力的有效手段,而动态能力又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证。因此,动态能力在跨界搜寻和技术创新之间起着关键的桥接作用。金昕和陈松从知识搜寻角度指出,企业的知识源战略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使企业的探索式创新绩效得到改善。[25]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动态能力在跨界搜寻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

三、跨界搜寻、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的概念模型

(一)变量描述

1.跨界搜寻。由于企业创新主要是技术驱动的,因此早期研究将搜寻对象集中在技术知识方面。但是,企业成功的创新同时需要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26],对市场知识搜寻的忽视限制了搜寻理论的完整性。[27]根据Sofka和Grimpe[28]、张文红和赵亚普[27]等学者的观点,跨界搜寻应该分为技术知识跨界搜寻和市场知识跨界搜寻。其中,技术知识的跨界搜寻是跨越组织边界和认知的基础,是对生产工艺和方法、产品设计等相关新知识的探索;市场知识跨界搜寻是跨越组织边界和认知的基础,是对产品营销、新的细分市场等相关新知识的探索。

2.动态能力。根据Teece的观点,动态能力是一种对组织现有资源和能力进行重新配置和整合的适应性机制,由位势、路径和流程构成。[11]由于位势和路径都需要通过流程来发生作用,所以流程是动态能力的最基本维度,具体包括整合、重组和学习。动态能力的学习观认为动态能力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稳定的集体活动方式,学习机制决定了动态能力的演化,因此,组织学习是外生于企业动态能力的。[29]根据Teece等学者对动态能力的最初定义,组织行为层次的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重构能力是动态能力的重要构成维度。其中,资源整合能力是企业对内外部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并进行协调整合形成新资源、产生新价值的能力;组织重构能力是企业调整与环境变化不匹配的经营惯例,实现组织内部各种资源的再次调整与重新组合的能力。

(二)概念模型构建

依据上述对跨界搜寻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分析,以及跨界搜寻、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关系的讨论,本文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跨界搜寻、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基本关系模型。

根据这个基本关系模型,可以进一步提出相关研究命题。命题1:跨界搜寻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命题2:跨界搜寻对动态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命题3:动态能力对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命题4:动态能力在跨界搜寻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图1跨界搜寻、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基本关系模型

分析结果表明,跨界搜寻通过两条路径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第一条路径是跨界搜寻对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跨越组织边界的知识搜寻为企业带来了丰富的异质性知识,增加企业知识重组的机会,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第二条路径是跨界搜寻通过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企业对新知识的探索性学习过程有利于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动态能力保证了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与新市场需求的匹配,进而使企业做出有利于长期发展的创新选择,增加了企业创新的成功率。因此,企业在积极搜寻外部创新资源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动态能力的构建。 研究结论为,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中进行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操作路径的借鉴。但是本文对跨界搜寻、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三者关系研究仅存在于理论分析,未来应该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以确定上述分析逻辑与理论框架的合理性。

[1] 马文甲.开放式创新中的动态能力演化路径研究——以沈阳机床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7).

[2] Huber GP. Organization Learning: The Contributing Processes and the Literatures.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2(1).

[3] 胡旺盛.基于组织学习的动态能力研究[J].财贸研究,2006,(2).

[4] 焦豪,魏江,崔瑜.企业动态能力构建路径分析:基于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8,(4).

[5] Cyert RM, March JG.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ee-Hall 1963.

[6] Nelson RR, Winter SG.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7] March J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2(1).

[8] Levinthal DA, March JG. The myopia of learning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14(S2).

[9] Rosenkopf L, Nerkar A. Beyond local search: boundary-spanning, exploration, and impact in the optical disk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4).

[10] Chen WR. Firms' technological search behaviors[D].Purdue University,2003.

[11] Teece DJ, Pisa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18(7).

[12] Winter SG. 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0).

[13] Eisenhardt KM, Martin JA. 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21(10—11).

[14] 贺小刚,李新春,方海鹰.动态能力的测量与功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3).

[15] Helfat CE, Raubitschek RS. Product sequencing: co-evolution of knowledge, capabilities and product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21(10—11).

[16] 彭正龙,陶然,季光辉.基于元认知的认知学习对动态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8,(6).

[17] 郑素丽.组织间资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18] Brown SL, Eisenhardt KM. The Art of Continuous Change: Linking Complexity Theory and Time-paced Evolution in Relentlessly Shifting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42(1).

[19] 龚一萍.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的相关分析[J].企业经济,2010,(4).

[20] Teece DJ. 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3).

[21] Sidhu JS, Commandeur HR, Volberda HW.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Value of Supply, Demand, and Spatial Search for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7,18(1).

[22] Ambrosini V, Bowman C. What are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are they a useful construc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9,11(1).

[23] Wu LY. Entrepreneurial resources,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art-up performance of Taiwan's high-tech firm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7,60(5).

[24] 赵亚普,张文红,陈斯蕾.动态环境下组织冗余对企业探索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4,(2).

[25] 金昕,陈松.知识源战略、动态能力对探索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实证[J].科研管理,2015,(2).

[26] Teece DJ.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 collaboration, 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 Research Policy, 1986,15(6).

[27] 张文红,赵亚普.转型经济下跨界搜索战略与产品创新[J].科研管理,2013,(9).

[28] Sofka W, Grimpe C. Specialized search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idence across Europe. R&D Management, 2010,40(3).

[29] 曾萍,蓝海林.组织学习、知识创新与动态能力:机制和路径[J].中国软科学,2009,(5).

猜你喜欢

跨界动态资源
跨界
跨界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动态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