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门书派说略

2016-01-24

少儿美术·书法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祝允明吴门文徵明

“吴门”乃苏州一带之旧称,古来又作“姑苏”“吴郡”等。“吴门书派”是指在书法、书学等方面地域性特征极为明显且传承有序的文人流派,同时还交映着诗文、绘画、篆刻等艺术家群体。吴门书派可上溯到明代初期的“三宋”,即宋克、宋广、宋璲,一般将徐有贞(祝允明之外祖父)、沈周(文徵明的绘画老师)、李应桢(祝允明之岳父、文徵明之父文林同僚,徵明亦从其学书)、吴宽(文徵明从其学文)视为“吴门前四家”,祝允明与文徵明堪称吴门书派之双峰,唐寅、陈淳、王宠等当推为主将,吴门书派不仅主导着明代书坛,对明清以来的书法走势都存在着深远的意义。

一、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右手生六指,自号枝指生、枝山。以举人授兴宁令,后迁应天府通判,未几乞归。能诗文,工书法,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名动海内。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中对祝允明的取法与成就做了极为全面的评述,云:“京兆(祝允明)楷法自元常(钟繇)、二王、永师(智永)、秘监(虞世南)、率更(欧阳询)、河南(褚遂良)、吴兴(赵孟頫),行、草则大令(王献之),永师、河南、狂素、颠旭、北海(李邕)、眉山(苏东坡)、豫章(黄庭坚)、襄阳(米芾)靡不临写工绝,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真足上配吴兴,他所不论也。”他是继颜、米之后又一位集大成的书家,开明一代风气。

祝允明的书学理念可从《黄庭坚草书李白诗·跋》中略见一斑 :“双井(黄庭坚)之学,大抵以韵胜,文章、诗、乐、书、画皆然。姑论其书,积功固深,所得固别,要之得晋人之韵,故形貌若悬而神爽冥会欤!此卷驰骤藏真(怀素),殆有夺胎之妙,非有若据孔子比也,其故乃是与素同得晋韵然耳。今之师素者,率卤莽,求诸其外,动至狂恶,又是优孟为叔敖,抵掌变幻,眩乱人鬼,只能惑楚竖子耳,亦独何哉!可恨,可恨。”他在反省前代书法时指出:“今人但见永兴(虞世南)匀圆、率更(欧阳询)劲瘠、琅琊(颜真卿)雄沉、诚悬(柳公权)强毅,与会稽(王羲之)分镳,而不察其祖宗本貌自粲如也。”

▲文徵明·岳阳楼记

二、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号衡山。文徵明一生仕途不利,自二十六岁至五十三岁,十试不第。经李克诚举荐,授翰林院待诏,参与修《武宗实录》,侍经筵。后三次上疏乞归,方得准归乡。

王世贞《文先生传》云:“吴中人于诗述徐祯卿,书述祝允明,画则唐寅伯虎,彼自以专技精诣哉,则皆文先生友也……文先生盖兼之也。”其子文嘉《先君行略》有云:“公平生雅慕元赵文敏公,每事多师之。论者以公博学,诗、词、书、画,虽与赵同,而出处纯正,若或过之。”文徵明是一位诸体兼擅的书家,擅长小楷和行书。小楷之法,纯以“二王”为宗,以精工妙绝著称于世。行书,曾学苏轼、黄庭坚、米芾,晚年又取法《集王圣教序》,逐渐形成温润秀劲的自家面目,确为祝允明之后吴门书派的盟主。

沈尹默《论书丛稿》评说:“书虽小道,前贤为之,亦必博学多师,盖能尽窥众家之妙,始有成于一己之功。明代书家用力最勤,下笔不苟者,断当推此老也。此老正是指文徵明。

三、吴门主将

1.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自署印作“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人物、山水、花鸟皆有佳作流传。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他是一位独立于吴门画派、吴门书派之外的大家,这种特立独行在师承、取法、创作风格诸多方面都有所表现。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其书受赵孟頫影响较大,流传作品以行书居多。点画俊逸挺秀,体势婉转流畅。

2.陈淳

陈淳(1482—1539),字道复,号白阳山人。其祖父陈(王矞)官至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与吴宽、沈周为至交,其父陈钥与文徵明私交甚笃,陈淳曾从学于文徵明。其画与徐渭并称“青藤、白阳”。徐渭评曰:“道复花卉豪一世,草书飞动似之。”书名为画名所掩。道复“晚好李怀琳、杨凝式书,率意纵笔,不妨豪举,而临池家尤重其体骨。”(王世懋语)绘画的写意性与行草书的飞动、率意纵笔,会通于白阳的作品之中,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3.王宠

王宠(1494—1533),字履吉,号雅宜山人。八次应试皆未第,以诸生贡太学。王宠初师吴门名士蔡羽,后结识文徵明,并与文徵明之子文嘉交好,与唐寅为亲家。其书以小楷、行、草称名于世,小楷一反赵孟頫、文徵明精工妙绝一路,受祝允明影响,上溯虞世南、王献之,以生拙取胜,拙中寓巧,拙中求韵,简远空灵,别有一番风味。其行草于拙中尤见古雅,质而不华、自然率真。

四、文氏一门

1.一代印宗——文彭

文彭(1497—1573),字寿承,号三桥,文徵明长子。以诸生久次贡,授秀水训导,擢南京国子监博士。文彭秉承家学,擅山水、墨竹,工各体书。因精于篆、隶而通于篆刻,是明清篆刻流派印学的开山巨匠。

2.文嘉、文肇祉、文元善、文从简、文震孟、文震亨

文嘉(1499—1582),字休承,号文水,文徵明次子。以诸生久次贡,授乌程训导,擢和州学正。工诗、画、篆刻,所作山水有父风,笔墨秀润、萧然简远。

文肇祉(1519—1587),字基圣,号鹰峰,文彭长子。十试有司不售,就选上林苑录事。工诗文、书法,得家传。

文元善(1554—1589),字子长,号虎丘,文嘉子。善书画,事亲孝,筑“归来堂”以娱亲,故嘉有《归来堂帖》。

文从简(1574—1648),字彦可,号枕烟老人,文元善子,崇祯十三年(1640年)拔贡,入清不仕。其书宗法李邕,能神似之。

文震孟(1574—1636),字文起,号湛持,文徵明曾孙,天启二年(1622年)殿试第一,然其仕途多舛。因上疏力劾魏忠贤擅权,遭廷杖而罢归;崇祯元年(1628年),召为左中允,充日讲官,而后又因上疏力排群小欲翻逆案之谋,激怒权臣而引归;崇祯八年(1635年),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预政,与温体仁不协,未及三月即遭罢斥。居家半年病卒,谥文肃。

文震亨(1585—1645),字启美,文震孟弟。天启恩贡生,崇祯元年(1628年)官中书舍人,给事武英殿。工书画,有家风。著有《长物志》,为我国造园文献之一。

五、吴门后进

1.王穀祥、黄姬水、陆师道

王穀祥(1501—1568),字禄之,号酉室。嘉靖进士,曾官吏部员外郎,辞归后,屡招不出。未及弱冠,遂从文徵明游,书画皆师之。其小楷与文氏相类,其行草与陈淳更接近。

黄姬水(1509—1574),初名道中,字致甫,更名姬水,字志醇。髫龄侍奉文徵明,又从学于祝允明、王宠,其瘦硬的书风对王穉登等后进产生影响。

陆师道(1511—1574),字子传,号元洲、五湖。嘉靖进士,曾官至尚宝少卿。二十六岁时,师从文徵明。其书“全得《麻姑坛》法,而以色泽傅之,遂为一时书家冠”。(王世贞《弇州山人书画跋》)

2.周天球、王穉登

周天球(1514—1595),字公瑕,号幼海、六止居士。明于慎行谓其“少游文待诏门下,习为书法,待诏许可之,曰:他日得吾笔者周生也。及籍诸生,不喜治帖括,独好古文辞,日夜切劘,久之,其也乃成,书法亦日有名,为吴人所宗”。(《谷城山房集》)

王穉登(1535—1612),字伯穀、百穀。少有文名、长而骏发,二十岁时,拜识年已八十六岁的文徵明,可视为文氏的“关门弟子”。《明史·文苑传》载:“吴中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穉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主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

猜你喜欢

祝允明吴门文徵明
古物晨列所: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三姐,钱够吗?不够问我要,开心最重要
——文徵明《致妻札》
祝允明的“玩”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山洞、漁人、水澤田地——文徵明的理想国
图说书法(162)
纸间书画馆 “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慢慢写字,好好活着
学诗3
祝允明诗书戏权贵
文徵明诗咏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