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

2016-01-24王再见

种子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秸秆

王再见

(奎屯市第七师125团17连,新疆 伊犁 833203)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

王再见

(奎屯市第七师125团17连,新疆 伊犁 83320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加,农业领域发展迅速,对玉米的种植需求不断扩大。但是,在我国的个别地区,玉米的种植条件不是很优越,甚至因为自然条件恶劣,基本不符合种植玉米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玉米进行保护性的耕作,一来产生一定的粮食作物,二来也可以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有鉴于此,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对玉米的保护性耕作进行了具体探讨,并结合玉米在不同种植密度、时期、品种等条件下所产生的不同结果,总结出适合我国西北地区种植的玉米耕作方式,为实际的种植过程提供理论指导。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种植水平较低的问题,应该采取保护性耕作方式。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减轻土地的压力,缓解土地破坏的情况,有效减少土地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对于保护地区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玉米的保护性耕作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发掘土壤生产潜力,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作物的产出量,对满足地区农业发展需求有重要意义[1]。但是,保护性耕作的方式并不是尽善尽美,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可能会影响玉米生产的质量。

1 保护性耕作条件与方法

一般情况下,实施保护性耕作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这里的大陆性气候明显,年均温度在5~10℃范围内,无霜期100~150 d,降水量400 mm以下,光照条件充足,夏季降水与光照时期相吻合,有利于玉米作物的生长。

1.1 适宜密度

同一般玉米耕作方式一样,种植密度对保护性耕作依然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种植密度越大,其产量也就会越高,但是随着密度的逐渐上升,其增产的幅度会逐渐变小。因此,在种植的时候,应该考虑在单位密度增加的同时,产量的增加效率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选择最适宜的栽培密度。而且,栽培密度必然会影响到玉米的倒伏率,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的倒伏率也会随之增加,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越密的种植情况,玉米茎秆的直径越小,相应的穗重也会越低。因此,玉米的种植密度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综合各项因素后进行平衡。

1.2 最佳播种阶段

播种时期对玉米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的前中期,但是如果播期太早的话,可能会面临倒春寒的可能。因为温度较低,可能出现严重的冻伤、冻死情况,种植水分量大、种子出苗困难,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播种得早,就可有更长的生长回旋余地,其他生长时间也会相应延长,会提高玉米的产量。穗粒的重量也会随着播期的延后而减少,前后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但播期过长也会影响穗粒的重量,相对而言,播期早的影响更小一些[2]。所以,在播种时间的选择上,一定要适宜,绝不能过迟,可以适当提前播种,增加穗长,改善玉米的外观形象,提升玉米的产量。

1.3 最佳品种

对于品种的选择,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品种生育期的问题。一般而言,品种的生育期不能太长,要保证其足够长的生长时间,才能确保其养分在较长时间的生长中得到充分的吸收,并实现足够的产量[3]。

2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

2.1 玉米宽窄行留高茬种植技术

这种方式就是把原来均等的垄长改变为不均等的种植方式,在窄的陇上进行播种,在宽的土壤上进行松耕,在一个种植周期结束后,对所有的土地进行旋耕,窄行上的秸秆留在土壤中。在第二个周期到来的时候,则轮换种植的垄被,在原来的宽行上进行种植,但是陇的宽窄依旧如前,只是区域位置不同,在原来的窄行中进行松耕,在原来宽行的位置进行种植,实现了隔年的深松,减轻了土地负担,提升了土地产量。

秸秆还田对于土壤肥力的增强有一定的好处,可以提高秸秆的自然利用率,减少污染环境的行为,因其有较强的抗风蚀能力,对于风沙严重的地区有更重要的意义。在已经休息了一个农业周期的窄行上耕作,对于提升播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窄行上进行较强密度的种植,可最大程度地利用窄行中的养分,增加玉米的吸收能力,进而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增加玉米产量。

2.2 玉米灭高茬整地技术

这种方法主要就是在收获之后,对垄上的高茬留下,大约留到25 cm左右,然后进行平整。对于这些高茬的处理方式是将其就地处理在田地当中,让这些高茬粉碎,并在土地中自然腐烂。第二年进行同样的活动,对原有的土地进行平整,将高茬粉碎留在均匀的垄被上,在垄上进行一定密度的播种,肥料尽可能地加入到垄以下的更深处,提升玉米的养分获取量[4]。这种方式适宜在降水量少的区域进行,否则容易将养分稀释。需要注意的是,灭茬和起垄要同时准备,如此才能实现最佳的生长状态。

3 效益分析

进行玉米的保护性耕作,不仅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还有相当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施行保护性耕作后,玉米产量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土地的增值收益也会增加,也是一种经济资料的增长。此外,还可以改善当地环境,增强土地的营养量,减少水土流失,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高焕文,李问盈,李洪文.中国特色保护性耕作技术[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3):1-4.

[2]李洪文,陈君达,高焕文.旱地农业三种耕作措施的对比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7,15(1):7-11.

[3]李洪文,高焕文,等.旱地玉米保护性耕作经济效益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18(3):44-49.

[4]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农业耕作栽培体系及增产机理课题组.旱地玉米(高粱)少免耕整秸秆半覆盖节水增产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1991,4:1-4.

1005-2690(2016)09-0072-02

:S513

:B

2016-07-11)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秸秆
基于数字孪生的农业耕作监控系统
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养心暖阁春意煦 时花新句上墙来 养心殿内檐书画保护性修复
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