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综合增产技术
2016-01-24罗成斌清镇市新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贵州清镇551405
成 焕,罗成斌(清镇市新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贵州 清镇 551405)
玉米综合增产技术
成 焕,罗成斌
(清镇市新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贵州 清镇 551405)
为解决玉米传统耕作方式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贵州省清镇市新店镇通过不断推广以杂交玉米良种和玉米育苗移栽技术为核心,配套宽窄行单株定向栽培、平衡施肥和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的玉米综合增产技术,使玉米增产达15%以上,切实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
玉米;综合增产技术;增收
玉米综合增产技术是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出的一种新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组合体系,主要以杂交玉米良种和玉米育苗移栽技术为核心,配套宽窄行单株定向栽培、平衡施肥和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该技术体系具有省种、省肥、节水、省工、降低劳动强度、增产幅度大等优点。
1 玉米综合增产技术
1.1 育苗技术
玉米育苗移栽可充分利用阳光、争取农时、防御自然灾害,是获取玉米高产的栽培措施之一。其优点一是比直播提早15~20d播种,提早10d左右成熟,有效避开后期伏旱危害。二是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三是抑制茎基部节间伸长,降低植株高度,抗倒伏。四是通过定向移栽可以使叶片有序排列,空间分布均匀,可充分利用光能,并能增加密度,提高单位面积株数。五是比直播节约用种约15kg/hm2,降低了成本。
1.1.1 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早播 选用杂交良种金玉818号、贵单8号、裕玉207号等,在4月中、下旬(清明前后)播种。
1.1.2 选地建苗床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靠近大田的地块,或在大田的某个角落划出部分作苗床,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例为0.012∶1~0.018∶1,苗床宽度视地块或覆盖苗床膜宽度而定,长度视场地而定,最好不超过15m。苗床要求底平,低于地表面3~4cm,为防止虫害,可撒入适量石灰或相应的杀虫剂,四周开好排水沟。
1.1.3 营养坨、营养块育苗 制备营养土。将占比30%~40%的腐熟厩肥、占比60%~70%的疏松肥沃土、占比1%~2%的钙镁磷肥、占比0.5%的尿素混合,过筛,充分堆积发酵5~7d备用。
营养坨的制作。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加水拌匀,用手捏成坨。坨直径5~6cm,在坨的表面用食指压一小孔,孔深1~2cm,然后置于床内待用。
营养块的制作。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加水拌匀,拌湿,然后搬到苗床内,用铁铲压平,表面压光滑,用切刀切成长宽各5cm的均匀小块,再在小块正中央用树枝打孔,孔深1~2cm,制好待用。
播种。种子播前按常规进行选种、晒种、浸种催芽,播种时把种子胚根向下,放入已制的营养坨(块)上部的小孔里。每孔放一粒种子。播种后覆土、浇水、盖膜。
1.1.4 苗期管理 播种后5~7d,开始出苗,注意当出苗达1/3时,为防晴天烧苗,如苗床表土发白,要揭膜浇水,浇后盖严。床温宜控制在20~25℃,超过30℃要揭开两端通风。2~3叶期练苗,第一天揭1/3膜,第二天揭2/3膜,第三天将膜全部揭开。移栽的前一天浇足清粪水。
1.2 移栽技术
移栽时期为二叶一心期至三叶一心期,此时玉米根粗而短,不易损伤,长势好,易成活。移栽期晚容易出现老化苗,且成活率低。
1.3 宽窄行单株定向栽培技术
宽窄行单株定向栽培技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栽培密度,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可充分发挥玉米的单株生产能力,增加玉米茎秆粗度、单株叶面积和根系,增强玉米抗旱抗倒伏能力。移栽玉米苗时,在施肥沟或绿肥垄上以小行距50cm,大行距83cm,株距26.4cm,密度5.6万株/hm2的规格,挖双行错位窝移栽玉米单株壮苗,每株玉米的叶片与行向垂直,并向相对行两株玉米的空隙中扩展。
1.4 平衡施肥技术
平衡施肥要掌握以土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根据玉米不同生育时期需肥特点,采用“早施苗肥,中攻穗,后补粒”的施肥技术。
1.4.1 苗肥 移栽缓苗后早追肥,尿素75~90kg/hm2,对清粪水22.5t/hm2淋施,结合中耕松土、除草。
1.4.2 穗肥 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注意重施肥料。尿素225~375kg/hm2,有条件地区可增施15~22.5t/hm2腐熟厩肥或225~375kg/hm2复混肥。在玉米株间挖窝深施(深施深度为表土10cm左右),并结合培土。施肥时间掌握在11或12片全展叶时。
1.4.3 粒肥 在吐丝期,如叶色渐淡,可补追尿素75kg/hm2,窝施植株根旁,或用磷酸二氢钾1.5~2.25kg/hm2+尿素7.5kg/hm2,对水375kg/hm2,叶面喷施。
1.5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对重大病虫草害采取“多方联动,统防统治”的方法,同时选择具有防治费用低、防治效果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
1.5.1 推广抗病虫的优良品种 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和抗病虫的玉米品种,可有效抵抗玉米病虫害的发生。
1.5.2 保护和利用天敌 创造良好的天敌繁殖生境、使用对天敌安全的杀虫剂或生物药剂,维护玉米地生态平衡,发挥自然控害作用,减轻病虫发生。
1.5.3 农业措施 播种之前做好田间秸秆和根茬的处理,须在虫卵大量繁殖之前处理完毕。提高土地的翻整或轮番耕作,提高土地质量,从而能够遏制病虫害繁殖生长。也可通过增强秋季土地翻耕减少病虫害伤害,保证玉米质量和产量。
1.5.4 化学防治 杂草:可用20%百草枯水剂,于玉米行间定向保护喷雾,防除行间杂草。春玉米揭膜后用量2.25~3L/hm2,对水450~750kg/hm2,用扇型雾喷头外加防护罩进行玉米行间定向喷雾。注意不要喷雾于玉米茎叶上,以免发生药害。
大小斑病:玉米抽雄穗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1~2次,每隔15d喷一次。
纹枯病: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1000~1500倍液,或用25%菌核净800~1000倍液,或用50%托布津、多菌灵、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用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喷于发病部位1~2次。
地老虎:用5%辛硫磷1000倍液喷苗防治。
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末期,可用1.5%锌硫磷颗粒剂直接放于喇叭口内。
大螟:在玉米苗期,5%植株出现枯心苗和田间孵化始期,可用90%敌百虫,或用50%杀螟松,或用25%杀虫脒,或用50%巴丹乳剂和敌杀死800~1000倍液喷苗。
粘虫与蚜虫:用10%大功臣,或用吡虫啉可湿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田鼠:选用80%敌鼠钠盐按1∶400配制毒谷,采用瓦筒投放毒饵15~30个/hm2,投饵3d后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 玉米综合增产技术推广效果
贵州省清镇市新店镇以科技示范户设立核心示范区,单产较对照高1438.8kg/hm2,玉米增产达15%以上。以推广杂交玉米良种和玉米育苗移栽技术为核心,配套宽窄行单株定向栽培、平衡施肥和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实施,让广大农户掌握了玉米的增产种植技术,对新店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蒙启林,杨华铨.百万亩玉米增产增收综合技术开发[J].南方农业学报,2000(1):24-26.
[2] 武少元,刘娜丽,刘社平.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及肥料利用率的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3-37.
[3] 李永华.玉米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4(2):166.
[4] 熊玉唐,易勇,朱怡.贵州省粮食(水稻、玉米)综合增产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技术组装与成效分析[J].耕作与栽培,2009(6):47-51.
[5] 王蕾,侯晓东.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5(3):78.
[6] 王勋杰.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5(19):55.
[7] 卢玉江,刘兴元.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3(11):124.
[8] 范厚明,梁黔云.玉米宽窄行单株错位定植综合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4(1)::36-38.
[9] 刘恩科,张冬梅,李海金,等.早熟区旱地玉米“一增二早三改”高产综合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09(4):85-86.
[10] 杨斌,黄建开.册亨县玉米“3414”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71.
[11] 李劲松,丁祖政,覃洪明,等.玉米综合增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J].湖北农业科学,2000(5):16-18.
[12] 王洪州,毛凤梧.玉米高产创建配套措施[J].种业导刊,2012(9):29-30.
[13] 张利香.玉米种植技术及其推广探究[J].农技服务,2014(8):62.
S513
B
1003-4749(2016)11-0019-03
2016-07-28
成 焕(1986-),女,贵州关岭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