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实践的经权阐释

2016-01-24

关键词:董仲舒经学译者

田 玮

(海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翻译实践的经权阐释

田 玮

(海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中国传统经学“经权之辨”提出的“反经合道、经权相济”的思想,以及“反经合道” “从变从义、从变而移”的思想,若作进一步引申,可作为翻译活动的根本阐释原则。所谓经,指的是对原文本意义的承认与维护; 所谓权,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境遇与通变,它反映了译者的能动性。理论层面上,译者既须“守经”,更须“权变”,才能做到“辨经权译、经权相济”。

经权; 辨经权译; 翻译实践

0 引 言

概略而言,翻译理论与实践始终关心两大问题: 一是译什么; 二是如何译。前者主要属于认识论问题; 后者既包含认识论问题,也包含方法论问题,还涉及翻译伦理问题。对于前者,翻译的对象系言辞之意义而非言辞本身。对于后者,翻译研究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研究视角与研究趣旨,提出了诸多见解,形成了语文学派、语言学派、文化学派、功能学派、认知学派、语用学派,乃至哲学学派,等等。[1]I-IV各抒己见,各本其宗。尽管“观听殊好,爱憎难同”(葛洪《抱朴子·广譬》),但如何诠释原文所蕴涵的意义世界,如何乃至应该如何在译语中显现这一意义世界,是翻译研究者颇费周章之处。无论是诠释原文所蕴含的意义世界,还是在译文中显现这一意义世界,均可从传统经学中的“经权之辨”受益。

1 “经” “权”阐释与翻译实践之融合

“经”与“权”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公羊传》把“经”与“权”对举,明确提出了“反经合道”思想。《春秋·桓公十一年》云: “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2]307这里,“经”具有绝对性。“经”与“权”的关系是“反经合道”: 在没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可以权行经。权具有相对性,“行权有道”,即“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仁)以行权”。

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援引孟子对“经”与“权”的阐述,对经权范畴的内涵作了明确界说: “夫道二,常之谓经,变之谓权。怀其常道而挟其权变,乃得为贤。”[3]34有学者指出,所谓“经”,“指的是重要原则或传统意义上的恒常不变的既定原则”; 所谓“权”,“指变化或通过变革以达到对恒常原则的重新把握”[4]。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玉英》中进一步指出: “夫权虽反经,亦必在可以然之域; 不在可以然之域,故虽死亡,终弗为也。”[5]81又曰: “《春秋》有经礼,有变礼。……明乎经变之事,然后知轻重之分,可与适权矣。” 董仲舒的“反经合道”说虽然源于《公羊传》,但是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他认为“经”与“权”对立统一。“权”虽然是一种暂时用以“济事变”的手段,与“经”相反,但“权”须“反经而善”,须限制在“可以然之域”从而合乎权道。只有把握好“经”与“权”的辩证关系,才能“可与适权矣”。唐代柳宗元在《断刑论》持类似观点: “经也者,常也; 权也者,达经者也。……经非权则泥,权非经则悖。”

事实上,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竹林》里提出的“《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在《春秋繁露·精华》中提出的“《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5]81,旨在反对“拘守‘常义’而不知道变通的做法,主张根据历史条件和具体语境变化对《春秋》记事所蕴涵的意味做出灵活的解释。若作进一步引申,亦可以转换成文学、诗学的阐释原则。因为它包含着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和语境来阐释文本和对象的意思,包含不必过分拘守作者原意而根据具体的历史情况和时代变化来理解作品的思想,这虽然针对经学的阐释而言,但是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和经学的阐释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和分野,它也可以转化为文学和诗学阐释的重要原则”[6]。在“从变而移”的解释原则指导下,具体到《春秋》的言意关系,董仲舒在《竹林》篇中接着提出了“辞不能及,皆在于指”和“见其指者,不任其辞”的观点。

这种“反经合道” “从变而移”的思想若作进一步引申,亦可作为文学、诗学、翻译的根本阐释原则。翻译实践中,所谓经,指对原文本意义(无论是相对的还是权威的)的承认与维护,是翻译活动存在的基本前提。所谓权,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境遇,它反映的是译者的能动性。翻译实践中,译者既须“守经”,更须“权变”,做到“辨经权译”。对于文本,在于“变则通,通则久”,重视文本意义的多样性; 对于译者,则在于“随心所欲,且不逾矩”。译者应积极主动地参与作品意义的建构。依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角度讲述,便是要在坚持遵循事物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二者结合。

当然,这里所说的“理解境遇”并非伽达默尔“视域融合”或海德格尔“理解的前结构”的简单重复。伽达默尔所说的理解的历史性,强调任何理解都是某种历史现象; 每一时代都必须按照其当下的方式来理解历史文本。而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以强大的经学传统作为依存背景,解释者享有相对有限的自由。董仲舒也为过分依赖语言,把语言解释视为普遍的解释学方法。董仲舒所提出的“辞不能及,皆在于指” “见其指者,不任其辞”等思想,注意到了语言文字表达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又包含着对阐释者创造性解释文本思想的肯定,启发了后人重文学主体接受和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的思想。[6]

从翻译伦理的角度来断,译者不仅要面对“崇经” “宗经”思想下所形成的“实然世界”,更应面对翻译伦理视角所彰显的“应然世界”。

2 相关翻译实例及分析

例 1 Yesterday is a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译文 a 昨天已成为历史,明天仍是谜团,但今天是个礼物,那就是为什么它叫做当下。

这句系《功夫熊猫》中的台词。原句中present一语双关; 既有“现成”之意,亦有“礼物”之意,与前文中的gift相呼应。present可改译为“享受当下”。因此,例 1 可译为:

译文 b 昨天已成为历史,明天仍是谜团,但今天是个礼物,那就是为什么它叫做“享受当下”。

例 2 She saw a devastatingly handsome man who greatly disturbed her.

译文 a 她见到一位英俊男子,极具吸引力,令她魂不守舍。[7]

例 3 Opening his hands, he added, “You’re the last person I ever want to lie to, Kulani.” Would she believe him? He saw the tears glittering dangerously in her black eyes, saw the incredible pain in her gaze.

译文 a 他松开双手,接着说道: “我最不愿意在你面前撒谎,古莱妮。”她会相信他吗?他看到晶莹的泪水在她黑色的眼睛里闪动,几欲夺眶而出,看到她凝视的眼神里透出的巨大痛苦。[7]83-84

译文中,sinfully原义为“罪恶的、罪孽深重的”; devastating原义为“毁灭性的、有极大破坏力的”; dangerously原义为“危险的”。然而,在sinfully handsome, devastatingly handsome, the tears glittering dangerously结构中,若照词典意义翻译,不仅与语境相悖,而且于事理不合。译者并未泥守经义,而是灵活权变,将其通变为“几欲夺眶而出; 极具吸引力; 勾魂摄魄”等语词。若泥守原义不加权变,则与其他语词在意义上难以兼容,而且语焉不详。翻译过程中,译者确当守经而权译,化橘为枳,以期“枳橘之呼虽殊,而辛芳干叶无异”[8]3。

例 4 I had an argument with a tedious little man who wouldn’t accept my card because the signature on it was my husband’s.

译文 a 我和一个讨厌的小个子男人争论了一番,他不愿意接受我的信用卡,因为上面签名的是我丈夫。

译文将a tedious little man译为“讨厌的小个子男人”,当属误译。Little与tedious, nasty, pretty, sweet, nice, old等词连用时富于感情色彩,表示嫌恶、讨厌、亲切、愉快、舒服等概念,如What a nasty little man!(多么讨厌的家伙!)A little old lady helped me find my way.(一位可敬的老太太帮我找到了路)。A tedious little man是英语中的一种特殊的概念结构,作为“极为讨厌的家伙”解。因此,原文可译为:

译文 b 我和一个蛮不讲理的家伙争吵了一番,他拒不接受我的信用卡,因为上面签名的是我丈夫。[9]78-78

英语语言中常会出现如下日常俗语,如dead president意为(美钞上)总统头像,并非“已故总统”。同样,dry goods意为(美)纺织品或(英)谷物,而非“干货”; mad doctor意为精神病科医生而非“发疯的医生”; blind date 意为(由第三者安排的)男女初次会面,而非“盲目约会”或“瞎约会”; confidence man意为骗子而非“可信之人”; capital idea意为好主意而非“资本主义思想”; black stranger 意为纯粹的陌生人而非“陌生的黑人”等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确当辨其经义,灵活圆融,恰当把握其原有含义; 否则,便会沦为他人谈资论柄,受人訾议。

例 5 Successful leaders are emotionally and intellectually oriented to the future—not wedded to the past. They have a hunger to take responsibility, to innovate, and to initiate. They are not content with merely taking care of what’s already there. They want to move forward to create something new. ...Leaders are flexible rather than dogmatic. They believe in unity rather than conformity. And they strive to achieve consensus out of conflict.

译文 a 成功的领导者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理智上都着眼于未来而不是眷恋过去。他们渴望负责、改革、开拓。他们不满足于仅仅守成,他们要前进要创新。……领导者处事灵活而不武断。他们认为与其循规蹈矩不如协调一致。他们力图在矛盾冲突中求得意见统一。[10]403

原文中,hunger一词统冠其后三个动词: to take responsibility, to innovate, and to initiate。译文在处理时似显疏略。不妨既守其原有之经义,又灵活圆融,将其改译为“渴望担当,锐意改革,勇于开拓”; 原文将conformity译为“循规蹈矩”,似乎语焉不详。此处似应辨其经义,将其裁断为“千篇一律”或“千人一面”。因此,原文可改译为:

译文 b 就情感抑或智力而言,成功的领导者高瞻远瞩而不眷往顾昔: 他们渴望担当,锐意改革,勇于开拓; 他们不餍足守成,而是决意前行,谋求创新。……领导者断机行事而非循规蹈矩。他们信奉团结一致而不求千篇一律; 面对争讼,他们力求和而不同。

例 6 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ies;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Francis Bacon: Of Study)

译文 a 读书学习使天资完善,但学识本身又要靠实践去充实; 因为就像自然植物需要修剪一样,人的天赋也是需要经过读书学习来发展的。而且,学习也要靠经验划定一个范围,否则就漫无边际而流于空洞。(张毅,译)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11]240

译文 b 培根的散文“明白流畅”,尤以“简练隽永” “平直冰冷”见著。“执笔为文之时,他的一副面孔板得太结实了,态度是法官式的,口吻是权威式的,语气是说教式的,方式是训导式的,派头是贵族式的,亲切的味道可一点没有。一切都是冷冰冰的。”[12]207-211他的心目中是没有读者的; 即便有,那也似乎仅限于皇亲贵胄。他的散文书,“是写出来以专供宸鉴御览的”[12]195。

果真如此,翻译培根散文之时,当辨其文风格致,尽可能再现其文风。上述两种译文基本上如实传达了原文之意; 相对而言,后者则较好地把握并再现了原文的风格,灵活权变,辨经而权译,经权相彰得益。

诚如马建忠百年前讨论翻译时所言:“务审其音声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13]126

3 “守经”与“权变”的翻译策略及意义

综上所述,传统经学中的“经权之辨”及其所蕴含的义理之学的“反经合道、经权相济”命题,不仅成为经学阐释中的指导原则,对于翻译批评与翻译实践而言,不无指导意义,值得借鉴。“从变从义、从变而移”的思想,若作进一步引申,可作为翻译活动的根本阐释原则。所谓经,指对原文本意义的承认与维护; 所谓权,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境遇与通变,它反映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理论层面上,译者既须“守经”,更须“权变”,做到“辨经权译、经权相济”。他山之石固然可以攻玉,但传统义理之学中的思想珠玑及其对翻译理论及实践的启发,却也不可无视。在现代语言翻译的过程中,不论是口译还是笔译,只要自身能力足够,都应在遵循原意的基础上灵活变通,结合时代特色、地域特色,融入符合现代人思维方式的语言技巧,从而使得译出的语言更加平实易懂,甚至“接地气”,使得整篇翻译充满趣味性和可读性。

关于“经权之辨”所涉及的经学伦理问题及其对于翻译实践的启发,恕另文再议。

[1]刘军平,覃江华. 西方翻译理论名著选读[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清]焦循. 孟子正义[G]∥诸子集成(第一册).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3][汉]韩婴. 韩诗外传集释[M]. 许维遹,校释. 北京: 中华书局,1980.

[4]王文亮. 论先秦儒学经权互悖的思维方式[J]. 哲学研究,1988(8): 62-69.

[5][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M]. 张世亮、钟肇鹏、周桂钿,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2012.

[6]毛宣国. “〈诗〉无达诂”解[J]. 中国文学研究,2007(1): 8-11.

[7]何刚强. 笔译理论与技巧[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8][宋]赞宁. 宋高僧传·卷三·译经篇[M]. 范祥雍,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1987.

[9]陆国强. 英汉概念结构对比[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0]乔萍,瞿淑蓉,宋洪玮. 散文佳作108篇[C]. 南京: 译林出版社,1999.

[11]张经浩,陈可培. 名家名论名译[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2]高健. 翻译与鉴赏[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3]马建忠. 拟设翻译书院议 [G]∥罗新璋,翻译论集.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Jing and Quan

TIAN We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Jing and Quan are two categories frequently adopted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Jing refers to invariability while Quan indicates flexibility.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scholars shall have to adhere to certain invariable principles while keeping an eye on the adaptation to the situational context in which Chinese Classics are interpreted. Such a practice may be applicable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be adopted as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for translation.

Jing and Quan; adherence to principle while observing adaption; translation practice

1673-1646(2016)05-0076-04

2016-05-23

田 玮(1996-),女,从事专业: 外贸英语实务、英语语言翻译。

H315.9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6.05.017

猜你喜欢

董仲舒经学译者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日本经学史著分期分派说述评
汉魏经学的“人才进退”问题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碍眼与碍心
经学还是子学?——对政治儒学复兴之路的一些思考
优贤不扬历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