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2016-01-24婷,杜

关键词:红色思想大学生

常 婷,杜 刚

(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常 婷,杜 刚

(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经济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优质资源,然而目前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探索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提升路径迫在眉睫。

高校; 红色文化教育; 提升路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以其文化兴盛为支撑,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八大将“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经济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1],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2]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先进的文化加以引导。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因此,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1 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1.1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

从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它是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发展的历史文化记载,是革命历程的政治生活积淀。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3]

1.2红色文化的特征

红色文化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形式,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先进文化,影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在生成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

1.2.1 民族性

红色文化生成的土壤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部环境因素是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革命斗争需要。在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了探求救国图存的真理,开始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并学习先进的西方思潮,红色文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现实当中,进而发展起来的特殊文化形态,红色文化因此表现出浓厚的民族性特征。

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时期,北平学生举行了著名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体现了青年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要不断加强面向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增强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1.2.2 科学性

红色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社会意识形态。红色文化创立的直接目的是服务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红色文化的发展始终与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和改革实践的成就,进一步证实了红色文化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红色文化蕴含着“指导思想上的唯物论、文化取舍态度上的辩证法以及方法上的实践观”,“正确认识和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4],是培养大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鲜活教材。

1.2.3 创新性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红色文化就是这种创新的重要成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现在,红色文化渗透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断取得的革命斗争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都体现了红色文化的创新性特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校应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实现为国家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大学生应从红色文化中学习前人敢于创新、开创新事业的气魄,以及他们勤奋刻苦、坚韧不拔的品格,培养创新精神,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2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和主要对象,党在奋斗历程中,始终集聚、赢得、依靠着大学生。[5]近年来,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已成为一种热潮,分析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对我们发现并解决红色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1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成果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程度较高,尤其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实施以来,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中成为一种热潮。

红色文化分布较广,许多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都是在结合区域红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百色学院以百色起义红色文化为基础,成立了邓小平早期思想研究中心、邓小平早期廉政思想研究会,建立了红色图书特藏室,编著了一系列红色文化著作,还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下乡实践,使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延安大学成立了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承担着陕西省六十多所高校大学生的延安精神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2.2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

2.2.1 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虽然已具备了完备的课程设置和稳定的教师队伍,但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却处于边缘地带[6],无法发挥对红色文化的传播传承功能,无法对学生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多以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无法深刻理解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

2.2.2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历史记忆淡化

这是因为: 首先,红色文化生成发展的时代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遥远的,当今社会对物质的追求使得大学生缺乏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 其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之西方社会文化思潮、价值标准的涌入,使得社会意识形态更加多样化,当代大学生在多元的文化思潮中疏远了红色文化记忆。

2.2.3 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多流于形式,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挖掘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社团、知识竞赛等活动,往往停留在浅层次的感受上,注重娱乐性而理论性、思想性不强[7],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明显; 红色文化场馆参观成本高,限制了红色文化教育的规模,不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播。

3 提高红色文化教育实效的对策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红色文化都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导向。在新时期价值选择多元化、西方社会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情况下,只有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唱响主旋律,才能使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选择,增强对社会主义道路和对社会主义文明的认同,从而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目标,使红色文化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8]。

3.1完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包括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红色文化应与这些文化相互渗透而又自成体系。

3.1.1 扎根优秀传统文化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逐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红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传统文化中的个人修养、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内容都与红色文化倡导的精神内涵相一致,因此,高校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根基,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1.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这一课题,而大学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9]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铲除思想障碍、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强大动力”[10],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构建完善的红色文化教育理论。

3.2挖掘红色文化在新时期的内涵

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需要积极研究、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增强教育的实用性、时代性、针对性。红色文化内在包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崇高的理想信念、创新精神、人的全面发展等内涵。以山西省为例,作为革命老区,山西省的红色文化主要通过革命英雄、革命遗址、重大事件和红色精神等形式表现出来,典型代表如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早期领导人高君宇、黄崖洞革命纪念地、上党战役、太行精神,这些融入了本土因素的红色文化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材。因此,结合时代特点赋予红色文化以崭新的内涵,是高校弘扬红色文化的必然要求。

3.3塑造红色文化教育的校园氛围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队伍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才能正确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把握红色文化的时代特征,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结合新时期红色文化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红色文化、不断探求真理、改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高校要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全员育人。高校要制定完善的、连贯的发展规划,并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红色文化教育可以依托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红色文化艺术节、团日活动,悬挂标语、条幅,成立红色文化学习小组等,实现对大学生的吸引、感染和提升。

3.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红色文化教育要在严格落实各种保障机制的基础上,促成教育成果向实践行动的转化,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全国各个地区,高校可以结合本地区红色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切实感受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本地红色文化的了解。以中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为例,学生毕业实习的一个环节就是到一处革命旧址进行参观学习。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和自己的切身感受,学生能切实体会到革命年代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理想信念,从而对自己形成激励作用,将红色文化的精髓践行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网络平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红色文化以网络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扩大辐射面和教育面,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11]目前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红色文化网站,如中北大学的红色太行网站,这些红色网站及时发布有关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动态的各类新闻、重要通知、学术讲座,以其充足的信息、快捷的传播速度对红色文化的弘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人的精神脊梁,有着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号召力。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经历红色文化的滋养,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1]刘润为. 红色文化:中国人的精神脊梁[J]. 红旗文稿,2013(18): 4-9.

[2]邱吉,梅雪.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历史考察[J]. 教学与研究,2014(5): 90-97.

[3]骆郁廷.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0): 24-27.

[4]钟秀利,杨艳春,罗春洪. 试析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执政文化的视角[J]. 求实,2007(11): 31-33.

[5]王树荫. 论中国共产党90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8): 11-20.

[6]段辉琴,陆俊. 从文化软实力视角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J]. 继续教育研究,2014(11): 103-106.

[7]布超.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15(7): 70-73.

[8]吴先勇. 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广西社会科学,2011(4): 155-157.

[9]宋伟. 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 理论学刊,2015(3): 12-16.

[10]许珍. 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 教育与职业,2015(18): 46-48.

[11]陈俊. 网络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9): 90-92.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mproving Pathes of the “Red Culture”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ANG Ting, DU G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 China)

“Red culture” is an advanced culture based on the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t is creat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voluti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lthough “Red culture” has provided excellent resourc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hina’s high-education, it faces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never appeared before. Therefore, the exploration of promoting pathes in high-education is extremely urg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d-culture” education; improving path

1673-1646(2016)05-0059-03

2016-04-17

山西省社科联2015至2016年度重点课题研究项目: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山西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SSKLZDKT2015065)

常 婷(1991-),女,硕士生,从事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6.05.013

猜你喜欢

红色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红色是什么
思想与“剑”
红色在哪里?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追忆红色浪漫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