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家争鸣促学术进步 百花齐放续辉煌业绩

2016-01-24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防痨编委结核病

肖和平



·主编寄语·

百家争鸣促学术进步 百花齐放续辉煌业绩

肖和平

瑞羊报捷,金猴呈祥!不经意间即将告别收获多多的瑞羊年,迎来好运连连的金猴年。2015年是《中国防痨杂志》的重要历史年,继新一届中国防痨协会理事会产生后,《中国防痨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前不久在深圳宣告成立,中国结核病防治史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中国防痨杂志》至今已经走过了81年的光辉历程,为中国的结核病防治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防痨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惟一的中央性结核病防治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防痨杂志》影响因子达到了1.659。《中国防痨杂志》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无不凝聚着刘德启、吴绍青、裘祖源、何穆、阚冠卿、张立兴、端木宏谨、屠德华、王撷秀等数位理事长、主编努力拼搏的心血结晶。今天,我和我的同道们有机会共同传承《中国防痨杂志》近百年以来所积累的宝贵财富,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但如何传承老一辈鞠躬尽瘁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将《中国防痨杂志》的斐然业绩和学术精髓发扬光大,将其整体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却是需要我们以实际行动来回答的。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防痨杂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运用我们集体的智慧展望新年乃至未来的五年。今天,借助新年到来之际,谈点个人的肤浅之见。

我们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结核病防治专业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结核病防治专业的学术交流。在此大前提下,以学术为本,提倡学术民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充分利用《中国防痨杂志》这一学术交流平台,在促进我国结核病防治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和培育学术精英,尤其是新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应该是我们这一届编辑委员会工作的重要学术导向和任务。

我在《中国防痨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本届编委会必须注重完成和推进以下工作:(1)编委要秉持学术民主的理念,忠实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严把学术质量关,高质量、高时效地审阅来稿。(2)强调每位编委都要将自己的创新性、高水平科研成果优先发表在自己的期刊上。本届编委要保证在任期内每人至少投稿2篇原创性文章;副主编及以上职务专家,应保证每年至少投稿1篇原创性文章,并在任期内为杂志组织2期本专业内的专题重点号;编委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及科研实力的专家也应积极为杂志组织或参与组织专题重点号。(3)指导和帮助编辑部提高杂志的可读性,保持期刊栏目多样化。在现有栏目的基础上,开设“主编寄语”,每期邀请一位期刊主编或副主编撰文,文章类型为笔谈类,就自身从事专业领域的发展、见闻等进行总结和阐述;开设“人物述林”栏目,追忆或记述结核病防治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加强“文献速览”栏目的建设,使其成为国内科研工作者了解国外优秀期刊发表的原创性论文内容及国外学科进展的重要栏目。(4)注重推广期刊,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包括:要重视学习和引用本刊最新发表的论文,在消化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报告的科研成果进行学术讨论乃至于学术争鸣;同时,编辑部要做好期刊文章的分类推送工作,结合科研方向,有针对性地推送,方便专家及时获得杂志最新发表论文的信息;要帮助扩大杂志发行量,积极订购杂志,并争取将杂志作为本单位员工业务学习的资料。(5)与杂志编辑部进行良好的互动,建言献策,结合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指导编辑部明确期刊报道的方向和热点、重点内容。同时,积极倡导资源共享,帮助杂志开拓业务范围,包括组织专题学术研讨会,发动各方面资源协助办刊,为期刊编辑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6)重视编委队伍的组织建设,保持编委队伍的活力和可延续性。培育和推荐优秀的青年专家作为我刊的通信编委、审稿专家,为我刊编委会贮备人才资源、建立人才梯队。以上工作任务,说起来容易,要做到不简单!每位编委要从自身做起,带动周围专家,共同为我国结核病防治事业和期刊事业贡献力量。

百家争鸣是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当然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最终达成共识则是争鸣的最佳结果。目前,《中国防痨杂志》已经设有述评、专家笔谈、专论、论著、短篇论著(论文摘要)、短篇报道、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综述、讲座、健康教育等多个栏目,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专家和教授提供了展示个人才华,自由交流成果和阐述学术观点的机会。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触良多:长期的临床工作使本人深深体会到不合理用药所产生的危害,一度非常强调控制获得性耐药结核病的重要性;2015年“上海3·24结核病论坛”会上我因此与高谦教授的有关观点相悖,并进行了现场辩论。事后通过查阅高谦教授的相关文献,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原发性耐药的认识,于是撰写了《立法管理结核病传染源刻不容缓》,并以述评的形式发表在《中国防痨杂志》2015年第9期。该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有关领导的关注,并安排我在“全国结核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培训班”上就此内容进行演讲。该演讲获得了与会领导和专家们的广泛共鸣,此结果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上述的学术争鸣。

长期以来,结核病专业因其低待遇和高风险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或关注。与兄弟学科比较,结核病专业人才明显匮乏。我们应该努力借助《中国防痨杂志》这个平台,努力提升中国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的量和质:(1)开设相关栏目,从临床、预防和基础研究这三个方面对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开展系统培训;(2)利用《中国防痨杂志》编委和专家在专业上的优势,积极帮助发现人才、推荐人才;(3)发挥《中国防痨杂志》的媒体作用,开发领导层,动员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关心和推动结核病防治事业的发展,提升结核病学科的影响力,进而吸引专业人才。

2007年5月14日,前任总理温家宝在同济大学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我们就应该去培育那种“仰望天空”的年轻人。

当下的学术环境中,存在着严重的浮躁逐利倾向。《中国防痨杂志》肩负着正确引导行业发展的责任,我们要引领中国结核病防治领域的学术进展和科技进步,鼓励中青年专业人员的专业提升与自身发展。我们要鼓励学术自由,不盲目跟风。追求卓越一定要有学术自由,而学术自由一定要以学者自律作为前提。要求真、求新、求深。过去的成绩已经成为历史,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本刊要想成为世界一流杂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在中国防痨协会的领导下,通过全体编辑委员会委员、编辑部工作人员及全国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的共同努力,秉承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中国防痨杂志》一定能够再续辉煌。

(本文编辑:薛爱华)

10.3969/j.issn.1000-6621.2016.01.003

200433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 上海市结核病(肺)重点实验室

注:作者为《中国防痨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主编

2015-12-12)

猜你喜欢

防痨编委结核病
编委简介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本刊编委简介
《中国防痨杂志》2018年(第40卷)关键词索引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中国防痨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