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蛋白尿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2016-01-23薛佳乐
韩 飞 薛佳乐
(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甘肃 静宁 743400)
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结局。在临床上,如何准确地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以及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一直是一个难题。蛋白尿是指人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超过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现象,是临床上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指标[1]。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2,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也会出现蛋白尿的症状,而且其蛋白尿症状的轻重与其心功能的分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研究蛋白尿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我们对近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蛋白尿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我们使用NYHA心功能分级法对这109例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分级,并根据他们心功能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心功能I-Ⅱ级组(36例患者)、心功能Ⅲ级组(42例患者)和心功能Ⅳ级组(31例患者)。在心功能I-Ⅱ级组中,有男患者22例,女患者14例,其年龄在5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5±10.3岁。他们中有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6例,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2例,有瓣膜性心脏病患者4例,有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例,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例。在心功能Ⅲ级组中,有男患者24例,女患者18例,其年龄在5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9±11.3岁。他们中有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9例,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4例,有瓣膜性心脏病患者5例,有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例,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例。在心功能Ⅳ级组中,有男患者19例,女患者12例,其年龄在5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9.1岁。他们中有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5例,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2例,有瓣膜性心脏病患者2例,有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例,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例。我们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在这40例健康人中,有男性26例,女性14例,其年龄在5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7±9.7岁。这4组人的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我院使用免疫比浊法对这4组人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进行检测。具体的检测方法是:留取受检者的晨尿10mL。使用免疫比浊法对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定的方法按照医院的规定程序进行。其中,人尿液中白蛋白的正常含量应<30mg/l。当人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在30~299 mg/l之间时,可视为出现了微量蛋白尿。当人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300mg/l时,可视为出现了大量蛋白尿[4]。检测结束后,对比4组人检测的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人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为15.12±5.98mg/l。心功能I-Ⅱ级组患者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为73.75±75.07mg/l。心功能Ⅲ级组患者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为214.73±203.02mg/l。心功能Ⅳ级组患者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为408.81±230.24mg/l。心功能Ⅳ级组患者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组患者,心功能Ⅲ级组患者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心功能I-Ⅱ级组患者,心功能I-Ⅱ级组患者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4组人尿液中白蛋白含量的比较(mg/l)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结局,同时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蛋白尿是指人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超过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现象。在正常情况下,人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极低。这是因为正常人的肾小球具有很强的过滤作用,能够将尿液中的白蛋白滤出并重新吸收,从而维持人体内白蛋白的水平[5]。而当肾脏发生病变时,肾小球上的滤过膜就会发生损坏,使其过滤和重吸收白蛋白的能力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进而使人的尿液中出现大量的白蛋白,引起蛋白尿。因此,蛋白尿是临床上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也会出现蛋白尿的症状,而且其蛋白尿症状的轻重与其心功能的分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蛋白尿的症状,是因为在心力衰竭发生时,人体的血流动力学会发生改变。这种情况会激活人体内的RAAS系统,并会使人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发生紊乱。而人体内RAAS系统的激活和肾上腺素分泌的紊乱会引起肾血流量明显减少,导致肾组织缺血缺氧,从而使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蛋白尿。此外,慢性心力衰竭会使人体内血管紧张素Ⅱ的分泌量大幅度增加。而血管紧张素Ⅱ会与肾小球动脉中的血管紧张素受体相结合,使肾小球动脉发生收缩,导致肾小球的滤过性出现异常而引起蛋白尿[6]。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心功能Ⅳ级组患者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组患者,心功能Ⅲ级组患者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心功能I-Ⅱ级组患者,心功能I-Ⅱ级组患者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人。这与陈美玉等人[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本次研究的结果说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蛋白尿的情况,而且其心功能的分级越高,其尿液中白蛋白的水平就越高[7]。因此,检测患者尿液中白蛋白的水平可作为临床上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及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轻重的优选方法。
[1] 樊晓红,蔡建芳,高碧霞,等.中国汉族人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诊断微量蛋白尿的界值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0,26(11):807-811.
[2] 金智敏.微量蛋白尿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4):464-466,510.
[3] 马贺,任志亮. 微量蛋白尿与冠心病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9): 1090-1092.
[4] 乔华,何胜虎,柳跃强,等.微量蛋白尿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3):353-356.
[5] 张倩.冠心病患者微量蛋白尿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12.
[6] 陈美玉,黄武,陆曼,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量蛋白尿和胱抑素C浓度及其临床意义[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5,21(4):518-521.
[7] 黄鹏, 许顶立. 应用 MDRD 公式与简化 MDRD 公式估测心力衰竭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水平[J].广东医学,2010,31(6):70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