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肋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2016-01-23游中山
游中山
(峨眉山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四川 峨眉山 614200)
肋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胸部骨折。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发生胸部外伤引起的。此病患者可出现肋骨疼痛和呼吸受限等症状,他们若未能获得有效的治疗,可合并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危及其生命安全[1]。过去,临床上一直使用外固定术治疗肋骨骨折,但效果不佳。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使用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肋骨骨折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此疗法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肋骨骨折患者。这100例患者的病情均经X线检查或CT检查得到确诊。他们中有75例患者合并有血气胸,有42例患者合并有肺挫伤。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34比16。他们的年龄在1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6±4.8岁。他们中有双侧肋骨骨折患者15例,单侧肋骨骨折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35比15。他们的年龄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7±4.5岁。他们中有双侧肋骨骨折患者14例,单侧肋骨骨折患者3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我院使用外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进行外固定术的方法是:患者取坐位,用手法将其骨折的肋骨复位,然后使用肋骨牵引悬吊器和胸带对骨折部位进行外固定,并对患者进行镇痛和抗感染治疗。对于存在血气胸的患者,可对其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1.2.2 我院使用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进行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的方法是:患者取平卧位(双侧肋骨骨折者)或患侧在上的侧卧位(单侧肋骨骨折者),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切开患者骨折部位的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使骨折端充分暴露。清除骨折端的碎骨片和血块,将骨折部位复位。取一个型号适中的记忆合金型肋骨环抱器,将其打开后迅速放置在骨折的部位上,然后使用40~45℃的温盐水反复冲洗肋骨环抱器,使其快速变形,从而牢牢地固定在骨折部位上,最后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症状的评分、疼痛症状持续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患者疼痛症状评分的满分为10分。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越高,说明起疼痛的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症状评分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症状评分的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疼痛症状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持续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症状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比较(天)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了胸廓畸形的并发症,有2例患者发生了肺不张的并发症,有2例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的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对照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发生了胸廓畸形的并发症,有13例患者发生了肺不张的并发症,有8例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的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
3 讨论
进行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兴起的一种肋骨骨折治疗方法。此疗法的原理是使用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由镍钛合金材料制成的肋骨环抱器固定骨折的肋骨,从而使骨折的肋骨能在稳定、不容易受到外力影响的环境中愈合[2]。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的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疼痛症状持续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用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肋骨骨折具有止痛效果好、治疗时间短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因此,此疗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肋骨骨折的优选方法。
[1]徐宗祥,张汉江,冯化林,等. 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30例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2,(12):179-180.
[2]张同钦,何学东,王世平,等. 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外伤性肋骨骨折30例临床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0,(28):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