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浅析及其在耳鸣治疗中的应用
2016-01-23丁毅郭裕
丁毅郭裕
·综述·
音乐疗法浅析及其在耳鸣治疗中的应用
丁毅1郭裕1
音乐疗法是集心理学、医学、生理学、音乐等为一体的新兴疗法,是一个新兴交叉边缘学科。耳鸣是耳鼻咽喉科常见难治病,病因较多,机制不明,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和生活。本文通过对音乐疗法的机理以及其在耳鸣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总结了国内外音乐治疗耳鸣的现状,期望为耳鸣这一临床常见病、难愈病寻求更为舒适有效的疗法。
音乐疗法;耳鸣;阴阳;五音疗法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200071)
音乐疗法[1]是以音乐活动为媒介,通过音乐的特质对人体产生影响,协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及情志的整合,从而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治疗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耳鸣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据调查显示[2],耳鸣的发病率可达13%~18%,其中2.4%的人寻求治疗,严重影响身心和生活。因此,探寻有效防治耳鸣的方法成为医学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近些年,医学模式的转变,人的心理和社会属性越来越得到关注,因此富有创造性、方式灵活且安全、有效的音乐疗法在耳鸣的治疗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内外学者均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现综述如下。
1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一个集心理学、医学、生理学、音乐等为一体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大量研究发现[3],音乐疗法对人体的作用包括生理作用和心理作用两方面。音乐疗法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比较复杂,可以归纳为共振学说、神经系统学说、遗传基因学说等多个方面。音乐疗法对人体的心理作用主要是通过音乐想象,满足人内心的需求,宣泄过分压抑的情感,使人达到心理平衡、保持情绪稳定。不同的音乐通过其非语言的内涵能够引起人不同的情绪反应,从而表达内心的情感。研究表明:个人或集体创作、聆听、讨论欢快、有活力的音乐有助于精神类疾病患者,对其社会关系和语言障碍的改善有重要作用。
我国现代音乐疗法起步较晚,但传统音乐疗法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五音疗法很早就有古代文献记载和临床研究。中医五音疗法,是根据“五脏相音”的中医基础理论,五音配属五脏,结合五行生克制化,从整体上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如《黄帝内经》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4]其中《灵枢·五音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详细地记载了宫、商、角、徵、羽五种不同的音阶调治疾病的内容,并将其与人的五脏(肝、心、脾、肺、肾)等多方面内容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相应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 音乐疗法治疗耳鸣的原理
有关研究显示[5]:大脑主导音乐活动,且人的许多情绪和行为都在右半球的控制之下;而音乐对大脑右半球有着直接的作用,使人的情绪和行为得到调节,这是音乐疗法原理的重要依据。
在音乐疗法原理的基础上,有报道指出耳鸣的声音治疗主要包含两个原理:一是制造背景声音,减弱患者听觉中枢对耳鸣的感知,以达到降低其对患者的困扰;二是用外在声音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减轻对耳鸣的关注。耳鸣患者因为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情绪过于激动的状态中,多数存在着失眠、焦虑、绝望等不良情绪和行为,而聆听音乐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对耳鸣的关注,有效改善患者失眠、消除精神紧张、减轻焦虑,放松患者的精神,缓解患者的痛苦。研究表明[6]:音乐的松弛训练对耳鸣患者的心态调整有很大帮助。
3 音乐疗法在耳鸣治疗中的应用
3.1单纯音乐疗法治疗耳鸣
音乐疗法治疗耳鸣在临床研究中很早就有论述,单纯音乐疗法治疗耳鸣主要通过外在优美的乐音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减少感知,从而减轻对耳鸣的关注,以达到对耳鸣的适应。如Christoph等[7]对海德堡音乐模式治疗耳鸣的神经基础进行了探索,将50例急性耳鸣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海德堡音乐模式治疗,治疗前后做MRI和噪声水平测试,并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分析,结果发现治疗组楔前叶、内侧额叶区和听觉皮层的结构灰质较对照组增加。
Stein等[8]对9名慢性耳鸣患者进行特制缺口音乐治疗(TMNM),连续3天,每天3小时,每次听音乐前后记录患者个体耳鸣频率和500Hz的脑磁图,并通过视觉模拟量表测量主观耳鸣响度,结果显示TMNM暴露减少主观耳鸣响度和神经活动由耳鸣音调诱发,在1M的时间间隔的顶叶和额叶区域。颞叶和额叶的激活与耳鸣响度下降相关显著减少,耳鸣的减少和神经活动在时间上的持续和超过3天的累积相关。
Hutter等[9]对175例慢性耳鸣患者进行神经音乐治疗,治疗干预期间持续5天,每天采用耳鸣音调匹配程序评估个体耳鸣频率,通过随后的耳鸣频率测量之间的平均比值计算了耳鸣音调的变化程度,对重复测量和事后配对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用于耳鸣频率比较,结果耳鸣音调显示变异约每天3/5至4/5度,总的来说,在治疗过程中的平均频率下降。
Argstatter等[10]将290例慢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咨询组和神经音乐治疗组做平行对照研究,疗效评定采用耳鸣问卷总分从治疗开始到结束的变化(TQ),结果发现治疗组取得了TQ评分统计学相关的减少,音乐治疗组有66%的病人达到临床意义的改善相比。Logistic回归显示显着影响治疗效果的两个变量:初始耳鸣评分和治疗方式的选择。
裘建尧等[11]对115例老年性耳鸣患者进行音乐治疗干预,治疗后,显效(耳鸣消失、睡眠好、精神好、心理平衡、心胸坦荡、记忆力较前增强)81例,有效(耳鸣减轻,睡眠改善,心理平静,记忆力有所增强)34例,说明音乐疗法对老年性耳鸣有明显改善作用,宜于推广应用。任飞等[12]用声音治疗116例慢性耳鸣患者,治疗前后轻、重度患者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声音治疗慢性耳鸣疗效明显,尤其是声音治疗6个月以后,耳鸣症状改善有显著意义。
孙永柱等[13]选取40例主观性耳鸣患者,应用听尼特患者管理和问诊评估模块进行详细问诊,用耳鸣测试模块进行耳鸣的心理声学测试,包括耳鸣音调匹配、耳鸣响度匹配、残余抑制试验、最小掩蔽级和掩蔽听力图(佛德曼掩蔽曲线)等5项测试。声治疗1次/d,每次30min,10~15d为1个疗程,必要时治疗2~3个疗程,治疗期间不采用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结果40例患者完成第1疗程(1个月)治疗后,痊愈4例(10%),显效15例(37.5%),有效7例(17.5),无效14例(35%),总有效26例(65%)。耳鸣的测试诊断及掩蔽声治疗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掩蔽声治疗是一种生理性疗法,简便、安全,无明显副作用,为治疗未明确病因主观性耳鸣的首选方法。同时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消除患者对耳鸣的心理障碍,使其适应、减轻耳鸣的影响也非常必要。
3.2音乐疗法为辅治疗耳鸣
许轶等[14]通过声治疗结合心理咨询治疗232例慢性耳鸣患者,其中,重度耳鸣178例(76.72%,178/ 232),轻度耳鸣54例(23.28%,54/232),疗程为12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3、6、12个月后分别填写耳鸣评价量表,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耳鸣症状明显改善,疗程结束后重度耳鸣患者为36例(15.52%,36/232),较治疗前的例数明显减少(P<0.01);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79.31%(184/ 232),治疗12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6.21%(200/232),提示声治疗结合心理咨询是治疗慢性耳鸣的有效治疗方法,疗效稳定持久。
黄紫青等[15]将80例感音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20例给予口服ATP片,B组30例给予窄带噪音掩蔽治疗,C组30例给予音乐加窄带噪音掩蔽治疗,发现C组疗效明显高于A、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音乐噪音掩蔽法疗效显著,患者无痛苦,无副作用,病人更易于接受。
陈爽等[16]对60例感音神经性耳鸣患者进行窄带噪音掩蔽治疗(A组)和音乐加窄带噪音掩蔽治疗(B组)的疗效比较,研究结果:B组总有效率83.4%,A组总有效率60%,B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音乐辅助治疗耳鸣能显著的提高其有效率。
罗红强[17]用耳鸣掩蔽结合音乐松静治疗35例耳鸣患者,结果总有效率1个月为15%,6个月为62%,12个月为81%,显示音乐治疗的时间长短对耳鸣的有效率有明显影响。易景成等[18]将80例感音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进行治疗:A组(20例)给予口服ATP片;B组(30例)给予噪音掩蔽治疗;C组(30例)给予音乐噪音掩蔽治疗。结果表明与A、B组相比,C组疗效明显提高,得出音乐疗法为辅治疗耳鸣,对其有效率的提高有显著作用的结论。
3.3中医五音疗法治疗耳鸣
五音疗法在祖国医学疗法中早就有所论述,近些年亦有国内学者,对其理论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渐趋系统及成熟,并提出了用角、徵、宫、商、羽五音及相应变化二十五音的乐曲调治耳鸣。它既不同于西医的掩蔽疗法,亦不同于现代的音乐疗法,而是运用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对证及对症个体化乐曲调治。如梁辉等[19]研究指出我国传统音乐疗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耳鸣的诊治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五音疗法,兼具了普通音乐疗法以及中医五音的双重特点,不仅可以掩蔽、适应耳鸣,而且辨证施乐,在耳鸣患者症状改善和整体脏腑功能的提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4 评价和展望
音乐疗法[20]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它是以音乐活动作为治疗的媒介,增进个体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研究音乐对人体机能的作用,以及如何应用音乐治疗疾病的学科,是一种辅助治疗身心疾病的自然保健疗法。综上所述,音乐疗法治疗耳鸣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其方式灵活、安全、有效,临床应用正日渐成熟,以往临床较多的运用在精神类疾病的治疗中,目前其在耳鸣的治疗中正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2014年由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撰写的最新耳鸣临床应用指南[21]也把声音治疗作为耳鸣诊疗的常规推荐,但相关研究仍相对较少,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怎样选择音乐的类型使得耳鸣的疗效评价更加客观?音乐治疗耳鸣的疗效评价方法如何完善?影响音乐治疗耳鸣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另外,文献显示国内音乐治疗耳鸣的生理、心理的机制研究较少,大多集中在临床观察上,思维略有局限,国外则研究方法多样。从音乐疗法治疗耳鸣的发展历程看,音乐疗法有希望成为将来治疗耳鸣的重要方法,但在成为耳鸣临床诊治的常规前,还需要进一步的神经生理研究和大量临床观察。
1张丽萍,张曼,张伯礼.音乐机理浅析及其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3):420-422.
2马俊杰,朱萱萱.中医药治疗耳鸣的研究进展 [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3):588-588.
3何斌.浅谈音乐疗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8):501-501.
4马越,刘明明,高恩华,等.基于《黄帝内经》五音理论的中医音乐疗法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5):1294-1297.
5杨鑫,王璟,赖文莉,等.音乐疗法在疼痛领域的应用及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4):513-515.
6周杰玉,马永明.52例慢性耳鸣习服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2,18(3):198-200.
7Christoph M.Krick,Miriam Grapp,Jonas Daneshvar-Talebi,et al.Cortical reorganization in recent-onset tinnitus patients by the Heidelberg Model of Music Therapy[J].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2015,9:49.
8Stein A,Engell A,Junghoefer M,et al.Inhibition-induced plasticity in tinnitus patients after repetitive exposure to tailor-made notched music[J].Clinical Neurophysiology,2015,126(5):1007-1015.
9Hutter,Grapp,Argstatter,et al.Music therapy for chronic tinnitus:variability of tinnitus pitch in the course of therapy[J].J Am Acad Audiol,2014,25(4):335-342.
10Argstatter Heiker,Grapp Miriam,Elisabeth Hutter,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neuro-music therapy according to the Heidelberg model compared to a single session of educational counseling as treatment for tinnitus:A 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15,78(3): 285-292.
11裘建尧,任广水.乐音疗法治疗老年性耳鸣115例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00,9(5):12-13.
12任飞,周慧芳.声音治疗116例慢性耳鸣患者的疗效观察[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4,20(3):233-235.
13孙永柱,罗家胜,刘志,等.声治疗主观性耳鸣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1):101-103.
14许轶,王铭歆,任飞,等.声治疗结合心理咨询治疗慢性耳鸣[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
15黄紫青,黄超英,韦梦燕,等.音乐噪音掩蔽治疗耳鸣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2):335-335.
16陈爽,古道健,易景成,等.音乐噪音掩蔽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8,30(1):22-23.
17罗红强.耳鸣掩蔽结合音乐放松治疗耳鸣35例观察[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杂志,2009,8(3):36-37.
18易景成.音乐噪音掩蔽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J].山东医药,2007,47(30):77-78.
19梁辉,李艳青,李明,等.五音乐曲疗法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1038-1040.
20李铁菊,韶红,游丽莹,等.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 [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206,20(5):355-356.
21贺璐,王国鹏,彭哲,等.耳鸣临床应用指南[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1-24.
(收稿:2015-04-24修回:2015-06-15)
郭裕,主任医师.guoyilun007@sina.com
10.16542/j.cnki.issn.1007-4856.2016.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