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2016-01-23刘长生

关键词:化瘀肝炎西药

刘长生

(吉林省白山市中医院,吉林 白山 134300)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刘长生

(吉林省白山市中医院,吉林 白山 134300)

目的 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76.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1.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6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3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重型肝炎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解毒化瘀颗粒,效果优越,值得推广。

解毒化瘀颗粒;重型乙肝;效果观察

重型肝炎是最为严重的一种肝病类型,具有死亡率高、预后差的特点,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中医理论中,主张从消除黄疸入手,以延长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时间,缓解病情发展。解毒化瘀颗粒是治疗重型肝炎的常用药方之一[1],为探讨其具体疗效,本文以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对比了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及解毒化瘀颗粒的应用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男30例,女9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2.5±3.1)岁,病程2~25年,平均病程(11.1±1.7)年;对照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3.0±3.3)岁,病程1~23年,平均病程(12.1±1.9)年。经检查,所有患者均存在身目尿黄、乏力、口干或口苦、痞满食少、满色晦暗、大便塘泄等症状,符合《肝衰竭诊疗指南》[2]中有关重型肝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获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合并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遗传性肝病、硬化性胆管炎、肝外胆管梗阻等疾病者。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西药对症处理,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类药物,120 mg/次,1次/d;静脉滴注还原性谷胱甘肽药物,1.2 g/次,1次/d;静脉注射促肝细胞生长素,120 mg/次,1次/d。以上药物均与5%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使用,同时,对照组应配合卧床休息、饮食控制、纠正低蛋白血症、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纠正酸碱失衡、加强消毒隔离、预防并发症等对症治疗[3]。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基础上的解毒化瘀颗粒(具体药方:赤芍50 g、茵陈30 g、白花蛇舌草30 g、大黄15 g、石菖蒲15 g、郁金15 g)治疗,每日1包,温开水溶解后冲服,早晚各服1次。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患者的TBIL、DBIL、ATL、AST、PTA等肝功能指标,根据所得数据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

1.4 评价标准

显效各项症状表现均减轻,患者的肝功能有明显好转,表现为TBIL下降50%以上,ALT、AST下降50%以上,PTA提高50%以上,且稳定2周以上;有效:各项症状表现均有所好转,肝功能有所改善,表现为TBIL下降25%以上,ALT、AST下降25%以上,PTA提高25%以上,且稳定2周以上;无效:患者的症状表现及肝功能均未出现明显好转,其病情继续恶化,甚至出现了死亡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治疗有效率[4]。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中治疗显效11例,治疗有效19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30/39);对照组中治疗显效6例,治疗有效14例,无效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1.28%(20/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中电解质紊乱1例,腹水1例,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69%(3/39);对照组中共1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分别为电解质紊乱5例,腹水4例,感染3例,自发性腹膜炎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9%(14/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重型肝炎一般是在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以乏力、腹胀、黄疸为主要表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重型肝炎的发病率有所提升,同时其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这是当前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中医中认为重型肝炎属于“黄疸”、“瘟黄”、“急黄”范畴[5],黄疸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治疗预后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治疗时主张以凉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要原则。解毒化瘀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该药物中的茵陈有清热解毒、退黄之效,大黄、白花蛇舌草就具有辅助退黄、清热解毒之效,赤芍有阻止邪毒入侵、消肿解淤之效,石菖蒲有化痰去浊、畅三焦之效,郁金有祛除湿热、清热解毒、化痰之效,以上药物何用,可以起到三焦通利、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醒神智心、气畅血行之效,可从根本上缓解病症,消除病因及高危因子,帮助患者缓解病痛折磨,达到改善预后的效果。另外,和常规西药相比,解毒化瘀颗粒的药效更加明显,安全性高,较少发生毒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的依从性高。另外,为了保证更好的治疗效果,应该坚持中药与西药结合使用的方法,这样能够优化两种药物的药效,在短时间内作用于患者的病症,改善其肝功能指标,起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基础上的解毒化瘀颗粒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1.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6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3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期间还应该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如配合卧床休息、饮食控制、纠正低蛋白血症、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纠正酸碱失衡等,保证治疗效果,延缓病情发展。综上所述,对重型肝炎患者采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1] 龙富立,毛德文,盛庆寿,等.解毒化瘀颗粒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3,01(08):11-13.

[2] 毛德文,龙富立,盛庆寿,等.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3,06(12):78-80.

[3] 王 娜,徐 刚,易铭敏,等.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性重型肝炎30例[J].河南中医,2014,25(10):124-125.

[4] 伍玉南,孙克伟,彭建平,等.解毒化瘀温阳健脾与解毒化瘀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01(06):4-7.

[5] 龙富立,毛德文,陈小明,等,徐刚.SOFA评估解毒化瘀颗粒对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2015,01(22):10-12.

本文编辑:吴宏艳

R259

B

ISSN.2095-6681.2016.35.193.02

猜你喜欢

化瘀肝炎西药
《世界肝炎日》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主要成分的配伍研究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化瘀解毒健脾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结节的临床观察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