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梦教育的课程教学思考

2016-01-23李纯斌

世纪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大学生

李纯斌

摘要:中国梦课程教学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主要是,增强认知度,提升中国梦理论的吸引力;注重互动性,优化中国梦课程教学设计;注重有效性,创新中国梦课程教学的方式与手段;提升践行}生,延展中国梦课程教学的日常教育。

关键词:中国梦教育;课程教学;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1-0074-02

中国梦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梦如何进行课程教学,引导大学生自觉理解、认同和践行中国梦,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强认知度:提升中国梦理论的吸引力

把中国梦融人大学生课程教学,要基于科学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理性认知基础,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客观性。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中国梦所追求的总目标,是对中国梦本质内涵的高度概括,包括从“国家、民族和人民”三个层面的包涵和从三个层次的实现。中国梦是近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走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这既是立足于对鸦片战争以来对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和对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传承,又是植根于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人的梦,中国梦的道路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之努力奋斗。因此,大学生要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认识到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梦想,认识到“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现实需要,在社会现实需要基础上确立个人梦想;只有把个人梦与民族梦紧密结合,以“青春梦”托起“中国梦”,这才是大学生人生价值的真正意义和归宿。

二、注重互动性:优化中国梦课程教学设计

“中国梦”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任课教师一定要避免对大学生进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灌输式教育,要考虑到大学生有其自身特点,转向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上。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育活动来为学生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教、学双主体都采取行动,教学相长。

首先,立足教学对象主体性。罗素说:“教育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主思考。”从这个角度说,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从“中国梦”课程教学的现实来看,一方面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需要,但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从社会的需要、党和国家的需要的角度向学生讲授教学内容。这样就容易造成一种假象:学生自己的需要是接受知识技术教育,份外的需要是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是一种外加的需要;这样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缺乏、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因而“中国梦”课程教学要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把握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正确引导他们求真求善求美的需求、提高思想境界的需求,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把自己的需要统一到国家、社会的需要上,把个人梦和社会梦、国家梦结合起来。

其次,注重组织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在准确界定科学认识成果与价值认识成果的基础上组织“中国梦”课程教学。由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有成长心理的批判属性、对生活经验和自发信念感性、对自身利益倾向的选择、对一味灌输的排斥等等,往往在教学中对传递的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的接受是主动的、积极的,对于价值信息倾向淡漠、抑或拒绝。因此一定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要在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对理论的思考、分析过程,使学生接受正确的理论、观点,真正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大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积极投身于中国梦的实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来。

三、注重有效性:创新中国梦课程教学的方式与手段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中国梦课程教学既要坚持灌输原则,发挥理论魅力,又要注重形式创新,展现技巧艺术。一方面要发挥任课教师的理论魅力。任课教师只有充分掌握理论、加强自身理论修养、树立用正确成熟的观点和充实可靠的知识教育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驾驭政策,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中国梦的课程教学,涉及到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等等。在讲课时,要从各门课程知识相互关联的角度,根据不同的内容有选择地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只有在一个复合型的“中国梦”课教学平台中,融合多学科知识,形成厚实、宽口径的理论背景,才能提升“中国梦”课理论的魅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全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师要善于收集大量典型事例、材料,坚持运用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比较法,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坚持运用辩证法,引导学生形成大局、主流的思维角度和模式,形成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统一的思想认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授课中辅之以课堂提问、讨论等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交换各自不同意见和观点。“中国梦”课程教学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视频、音频、文字、美术等兼具,具有记录、储存、控制、传输和再视等功能,信息容量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诸如论坛、微课、慕课等形式,能进行多样化的、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趣味性的课程教学,推进学生时时处处、随心所欲的泛在学习。同时,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领域的现实状况,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必须找到中国梦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个人梦的结合点,所讲知识要紧贴社会热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达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目的,并将这些结合点作为课程教学的作用点。

四、提升践行性:延展中国梦课程教学的日常教育

要延展中国梦课程教学的日常教育,进行中国梦的养成性教育,突出实践教学对中国梦课程教学的资源整合。

首先,在中国梦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在课前和课后布置相关专题供学生讨论、研究,让同学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逐渐熟悉本专题的内容。这样,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就会无形之中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主题、重点和难点阐释,并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去做一个相关主题的展示网站或展示PPT。

其次,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如运动会、演讲赛、辩论赛、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等,有针对性的开设“专家论坛”、“焦点论坛”、“文化论坛”、“学生在线”等讲座或讨论,邀请一些著名专家学者或社会知名人士来校讲学,以及有针对性的组织大学生参观青年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三下乡”、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鲜活的资源,寓中国梦教育于活动中,进行鲜活的中国梦课程的实践教学。

再次,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社会资源。第一,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电子邮件、电话、QQ、书信、家访等与家长进行经常性的沟通,让家长也参与其中,使其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在中国梦教育工作中起到积极有效的辅助作用,与此同时,教育者还要协助家长做好家庭资源方面的建设,引导和帮助家庭建立温馨平和的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思维变化以及心理思想健康发展。第二,积极开发社会资源,开发社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社区的物质和精神资源,例如各种带有民族特色或者有着积极向上影响的地方,积极组织大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进行参观和学习,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染,进而达到精神面貌的升华,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努力实现中国梦、民族梦和个人梦。

最后,要积极开发大学生身边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传播载体中所蕴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其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如中国梦教育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来实现;不仅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来实现,更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等交流方式来实现。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中国梦教育的理实一体化资源,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从大学校园扩大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乃至整个社会,实现中国梦课程教学的内外贯通,促使兼具“课内+课外”以及贯通“理论+实际”的转变,从而达成中国梦课程教学的预定目标,获得应有的效果,提高中国梦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