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物语:中式思维的转换

2016-01-22

创意设计源 2015年5期
关键词:民艺将人物语

此处所言“物语”,不是日文里《源氏物语》之类的故事或杂谈之谓,而是根据事物的特性、人群的习俗等,将人的表达物化,或将事与物拟人化,赋予情感的寄寓。

别具风情的民俗民艺就是这样的“物语”,却有许多湮没于时光尘埃或“养在深闺人未识”。扎染、漆艺的古老神奇,纹饰、用色的象征寓意,匠作之间数不胜数的约定俗成,我们对这些有多少了解和想象?

时尚生活的光怪陆离,每每造成对民俗民艺的稀释甚至伤害——以为“土”,以为不足道,一种轻慢与偏见其实是浅薄和无知。

中国的民俗民艺当然属于“中式”。中国(人)的格式、样式、范式,外在为表征符号,内里即诗性意境,凸显的是“中式”立场、“中式”视角。中式思维的转换诠释“中式”的美学建构,更是对“中式”之文化身份的认同。

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对传统形态的研究与梳理,常被疏离于高等教育之外,许多“遗珠”散落在民间而自生自灭;我们对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民艺所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要有警醒的思考;相当多的传统民俗和民艺,更应引入到发展创新的机制中来。

文化的生态调理着社会氛围和生命气息,愿我们的人生景观与物语不再于浸漫于浮躁与粗鄙之中,让开往“春天”的列车在“梦里老家”的穿梭里向前!向前!是中国!最中国!

姜鸣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艺将人物语
冬日物语
溢彩几何
十号物语
让爱“可持续”的旧衣再造
萌虫物语
清晨的叫卖声
爱民艺的小集市开张啦!
我们为什么关注民艺??
民艺是什么
元旦